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俄罗斯历史书上的中国(俄罗斯历史书怎么写中国)

俄罗斯历史书上的中国(俄罗斯历史书怎么写中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356 更新时间:2024/1/22 16:44:31

中国和俄罗斯的历史关系?

历史上中国被俄罗斯强占了上百万平方公里土地,被迫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近代两国关系有好有坏,目前两国关系是比较密切,融洽的战略伙伴关系。

俄罗斯历史书上元朝是他们的吗?

不是。

元朝和四大汗国都属于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只不过元朝皇帝名义上担任蒙古帝国的大汗,但不能简单的把元朝等同于蒙古帝国。和元朝同一时代的是莫斯科公国,它被术赤的儿子拔都建立的钦察汗国所控制。从文化上看,蒙古对俄罗斯是外来侵略者,并不属于他们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元朝建立后,施行尊儒崇文的国策,在文化上与中国其他朝代无异,所以属于中国的朝代。现在为了照顾蒙古国的感情,中国史学界把这段历史称为两国共同的历史。

中国和俄罗斯的历史渊源?

新中国以后,就比较重视中国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努力维持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

中国和俄建交时间久,发展关系好,但也有曲折,中国两国的历史渊源更是理不清,但两国也非常重视互相的交流关系,现在中国以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也成为中国第二大的贸易伙伴,两国之间现在都离不开谁了,中国和俄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两国领土之间有相邻,战略意义更大。总之中国是很努力和两个国家都保持良好的关系。

俄罗斯历史与中国历史时间对比?

中国呢,有3000年文明史,俄罗斯建立国家不过500年。

俄罗斯原来是蒙古人统治下的一个小民族。是依附于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管理的金帐汗国下面的一个小公国,叫基辅罗斯。后来借着蒙古统治衰落而崛起。逐渐控制了前金帐汗国的地盘。罗斯人,在希腊罗马典籍里称斯基泰人,泛指从高加索以东,伊朗以北,直至远东大片土地当中的土著,后来在文字记录以前,确信的是一部分北欧人向东入侵了该地区,后来逐渐与当地人民融合。

俄罗斯的历史?

俄罗斯历史分为四个时期:留里克王朝、罗曼诺夫王朝、苏联、俄罗斯联邦。

一、留里克王朝

西元六世纪时,居住在第聂伯河流域的原始部落以波利安人为中心形成部落联盟,因其居住在德聂伯支流罗斯河两岸,被称为罗斯人。蒙古人将罗斯转音称为「俄罗斯」。

九世纪时,来自北欧的瓦良基人首领留里克征服了罗斯人,建立了俄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882年,留里克王朝定都基辅,称为基辅罗斯。此时阶级与贫富虽已出现,但农村公社制依旧根深蒂固存在了近八百年,成为俄罗斯民族的一个显著特色。

王朝初期,对内实行索贡制。每年春夏两季,俄罗斯大公率领亲兵向平民商人征收手工业品、蜂蜜、蜂蜡等物品。到十一世纪,罗斯人才从原始生产力转变为封建制度。

随著经济文化发展,基辅罗斯不断通过战争扩张。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让全体罗斯人受洗,改信东正教,抛弃多神教信仰。

改信东正教的罗斯加强了与西欧、拜占庭的文化融合。基辅成为连接东方西欧之间的交通要道,随著商业的发展,手工业开始在罗斯发展进来,基辅城内开设了锻造刀剑的作坊。

基辅罗斯成为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国家,城内建筑了辉煌的皇宫、威严的教堂、牢固的城墙,著名的苏菲亚教堂。

蒙古人统治时期

十一世纪后半期,由於王位之争和各地原始农奴制生产力的发展不平衡,波兰、北欧、西欧民族的入侵,基辅罗斯造成分裂。

十二世纪时,在蒙古草原上崛起的蒙古人,凭藉他们骠悍的骑兵,灵活多变的包抄、围堵战术、铁血纪律、纵横欧亚大陆。他们每个骑兵拥有两匹马,饥食马肉,渴饮马血,日夜行程二、三百公里。蒙古人所到之处,城市化为灰烬,人民血流成河。他们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大帝国。中国本部(含蒙古)是大汗直辖之地,是为元朝。伊儿汗国包括伊朗、阿富汗、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察哈台汗国包含中亚大部分地区,金帐汗国统领北亚、东欧。印度汗国涵盖南亚。蒙古帝国势力一度达到亚平宁半岛、希腊半岛、波罗的海、德意志、波兰、印尼群岛。除了日本、英国、西欧和一些偏远岛屿,整个欧亚大陆都在蒙古人的铁蹄之下。1240年起,罗斯王公和教会成了金帐汗国的奴仆。罗斯各城最豪华的房子里住著大汗的代表,他们催取税收,发布命令,王公和神甫各个低声下气,唯恐侍奉不周,每年各个王公定期朝拜大汗,领取浩命,作为自己统治的凭证。

蒙古人二百四十年的统治,使俄罗斯经济、文化、发展停滞不前。十三、四世纪时,被毁的城市开始重建,手工业、农业开始恢复,商业的发展也加强了与罗斯各地的联系。

蒙古人的统治越来越不能为罗斯人民忍受,随著各地王公势力的兴起,他们迫切需要取得独立地位。教会势力和商人、农奴主想从大汗手中获取收税权力,平民百姓也把自己的苦难原因归结为蒙古人。

十四世纪蒙古人从中国退出后,又在中亚、印度等地遭到重大失败,加上各王公之间内讧,导致金帐汗国开始衰落。

十四世纪时,莫斯科公国兴起。莫斯科地处欧洲,远离金帐汗国统治中心,又有森林沼泽掩护,大批罗斯人在那里找到避难之所,莫斯大公运用权谋从金帐汗国大汗那里取得了驾其他大公之上的权利,以大汗之名大大加强了自己的威望。

1480年,伊凡三世打败蒙古人。罗斯脱离蒙古统治。

罗斯受蒙古统治,学到了优良的军事技术,继承了金帐汗国广大领土以及残酷的专制制度。从此罗斯人几百年都无法明白,什是"自由"、"平等"、"民主"。西欧重现个体价值的蒙思想无法被罗斯人了解,他们将"自由"当做无法无天,"平等"当做"贫富",而民主不过是"人民当家作主"。罗斯走向了既非西欧又非东方三大文明(中国、伊斯兰、印度)的方向,他们自称是"欧亚人"。

长期的战争形成了俄国人的流动性格。贵族打仗、农民种地,

"民族的流动性格"、"专制"、"农村公社"成了俄罗斯的三大痼疾。军役贵族阶层的相对扩大,使农村劳动力缺乏,罗斯走向了"农奴制"的道路。

伊凡雷帝(1533-1544)进一步加深了封建制度,打击、削弱贵族势力,连年征战,扩大版图。

1598年,留里克王朝绝嗣,波兰人大规模入侵。俄罗斯人纷纷起义,打击波兰侵略军,恢复了国家的独立。

1605年,戈都诺夫突然死亡,罗斯,进入“混乱时代”。下诺夫哥罗德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率领民兵把波兰侵略军赶出莫斯科以后,这一动荡才终告结束。1613年贵族们推举伊凡四世的亲戚,即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新沙皇,建立了罗曼诺夫王朝。

二、罗曼诺夫王朝

罗曼诺夫王朝始於1613年,第一位沙皇为米哈伊尔,他的皇位不是传来的,不是抢来的,也不是偷来的,可以说是捡来的或请来的。米哈伊尔的姑婆是沙皇伊凡的皇后,米哈伊尔的父亲虽然曾得过沙皇重用,但早已遭恶运,双亲被强迫分开,皆被贬入寺院为僧为尼,米哈伊尔因此在寺院中长大。父亲重去投军又被德军俘虏。沙皇伊凡之子无后,死后俄国陷入混乱15年。从伊凡苛政到乱世,罗斯人的日子并不好过。但罗曼诺夫家族最后却终於时来运转,一些东正教会和俗世人士请尼姑母子出庙,立米哈伊尔为沙皇。16岁的米哈伊尔的皇位据说是众权贵感念他的姑婆-伊凡皇后-的德行而来。米哈伊尔掌政之后,於1619年将父亲从德国俘虏营赎回,把治国实权交给父亲。当时俄国皇室想与欧洲其他王族攀亲,却到处碰壁,有些王室连米哈伊尔的父亲派来的求亲者都不接见。欧洲王室看不起的不只是新沙皇。当时欧洲国家以自我为中心,鄙视俄国,将之排斥在欧洲之外,视俄国为亚细亚国家。罗曼诺夫家族成员虽然为皇权有过不人道的争斗,可是在富国强兵面前,和“欧洲化”(彼时俄国“现代化”的代名词)的过程中却是一致的。其中以彼得大帝和凯萨琳二世影响最大。

虽是米哈伊尔的孙子,彼得大帝的皇位却得来不易。他的父亲阿列克赛,1645年米哈伊尔去世后也在16岁时即位为沙皇。阿列克赛与第一任皇后生的多个子女中只有两子一女存活,两个儿子体弱多病,小儿子先天痴呆。彼得的母亲与沙皇所生的子女中只有彼得能活到成年,且身体强壮。彼得的父亲去世之后,他的异母长兄继位。6年后去世,无子嗣。权贵们决定立10岁的彼得为沙皇。但是,彼得同父异母的姐姐索菲娅靠宠臣和宫庭卫队逼权贵们增立比彼得年长的痴呆为共同沙皇,以年龄为排序标准,其目的是为了要立索菲娅为摄政王。索菲娅也推行过一些欧化措施,也让自己的宠臣带兵打仗,但成效不大。少年彼得喜好西方文化。常到莫斯科的外国使馆区,耳闻目睹了西欧文化。他身材高大,脾气暴躁,喜玩军事游戏,自组两个团,从使馆区招来外国“军事顾问”,从国库中领取枪炮。1689年,17岁的彼得靠著已有一千官兵的这两个团逼索菲娅退位,进尼姑庵。

彼得掌权后,於1697年派一使团一起出访西欧,(刚开始假装为一小军官),一年半中亲眼目睹西欧各方面实情,医院,博物馆,天文台和各式工厂,包括制币厂、军工厂,彼得最爱看的是造船厂,包括荷兰和英国的,在当时最好的一个英国造船厂待了六个星期。彼得回国后,推行“全盘西化”。衣服款式改穿西欧式的,臣民须剃须(这在当时为势力强大的教会所反对的),设立第一个俄国解剖博物馆。

彼得推行政治改革、鼓励工业化、安内攘外,陆军越战越勇,海军也从无到有,先在陆地上,后以第一个波罗的海舰队在海上,打败当时的强国瑞典,也战胜过奥斯曼帝国。俄国从瑞典这个以前大不在意自己的国家手中夺得一片靠波罗的海的土地,成了俄国西部。在这片土地上,彼得大帝下令设计建造圣彼得堡。其后多半时间,俄国首都也被移到圣彼得堡,而不是莫斯科。

彼得大帝在位期间,以严刑治贪官污吏,但是腐败问题还是愈演愈烈。他遇到了皇位继承的问题。他与第一任皇后的关系在婚后几周内就生变,虽有一子,但彼得从西欧回来不久就将她赶进尼姑庵。后来他从亲信大将门切尼可夫那里转来一位出身低微的立陶宛女子,对她大加宠爱,以至她成为有子女参加婚礼的人的榜样,即是先生育子女而后结婚。第二任皇后生的四子和六女多半早逝,最后生下两女。第一任皇后所生之子后来以企图谋反父皇之罪,被判决死刑。直到彼得大帝於1725年驾崩,第一任皇后所生之子留给彼得的一个孙子只有9岁。最后,在彼得大帝没有明确遗嘱的情况下,有权贵翻到了一纸彼得大帝赞扬其皇后辅帝有方的信件,作为皇位传给彼得的第二任皇后的理论依据。第二任皇后继位后就是凯萨琳一世。她靠门切尼可夫的辅佐在位2年。因无子嗣,死后传给彼得大帝第一任皇后所生之子留下的这时已11岁的孙子(彼得二世)。但他在位不到3年即去世。此后皇位继承陷入一片混乱。

凯萨琳一世与彼得大帝所生的次女伊莉莎白想继位,未果。因为彼得大帝痴呆的哥哥(伊凡五世)的后代女儿中有一位嫁到中欧小公国因为守寡而回俄国的安娜,最上层的权贵立她为女皇,附带要她在一个秘密协议上签字,即所有的大事都要经这几个人的同意。安娜女皇先是答应,但很快就撕毁了协议。可惜她揽权有术,治国无方,她请了许多她所嫁去的德国小公国的外国人出任多个要职。她有的是外观的欧化而缺乏对国力的推进。

安娜在位十年(1730-1740),死后传位给亲姐姐的三个月的孙子(伊凡六世)。刚满一年,凯萨琳一世与彼得大帝的女儿伊莉莎白在宠幸和宫庭卫队支持下推翻了摄政王,废小沙皇并将他终生囚禁,伊莉莎白遂自任为女皇。

伊莉莎白女皇在位二十年(1741-1761),重新推动其父彼得大帝政策。在“七年战争”中打败了普鲁士,在文化上发展了俄国文化新时期。罗曼诺索夫和苏马罗科夫都是出身於伊莉莎白女皇时代。出身渔夫的罗曼诺索夫被公认为俄国第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化学物理各领域中都有杰出表现,他多才多艺,普希金称之为历史学家、力学家、化学家、矿物学家、艺术家和诗人。出身贵族的苏马罗科夫在文学和戏剧方面为俄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伊莉莎白女皇接受罗曼诺索夫建议,在1755年设立了俄国第一所大学,这就是久负盛名的莫斯科大学。经过伊莉莎白时代,彼得大帝开创的文化上的西化在俄国贵族阶层被普遍接受,甚至是造成“崇洋媚外”,也加大了贵族阶层与平民之间的差异。在传宗接代上,伊莉莎白把自己的亲姐姐的儿子彼得从外国接回,帮他娶了中欧另一小公国的妻子凯萨琳。伊莉莎白死后,彼得三世继位不到半年,凯萨琳在宠幸和宫庭卫队支持下逼自己的丈夫放弃皇位,自立为女皇,是为凯萨琳二世。她的宠臣们找藉口挑衅已经被关的彼得三世,将他杀害。正式宣布他的死因是“急性肠痉挛尽力医治无效”。

凯萨琳二世与罗曼诺夫家族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为一德国人,不放心已被关了近二十一年的十五个月起就被伊莉莎白废了皇位的伊凡六世。他从小就为亲姨婆和母亲背罪,被表姨婆关起来的青年,最后被表姨指使的人杀了,做了生於皇族之家而歹命的例子。

凯萨琳二世也称为凯萨琳大帝,在位三十四年(1762-1796),虽是德国人,却使俄国人长了民族气慨。继位初期先整顿军队和国家,宠臣波登金建造新城市,协力建造黑海舰队。稍后镇压了农民起义,以后战过奥图曼帝国,瓜分了波兰,扩大了俄国版图。在“西化路线”上,熟悉西欧文化的她更新法律,送贵族青年留学,引进西欧文学、哲学。凯萨琳大帝以金钱和权力来支持外国和本国的“知识份子”,让他们出版图书。她喜欢法国的伏尔泰,西欧的艺术品。此时西化风气在俄国盛行的程度也更家普遍,而不再局限於大城市了。

在以农民利益为代价的情况下,凯萨琳二世给了贵族庄园主较多优待,想巩固他们对外国来的女皇的忠诚或支持。她也利用自己的众多宠幸中的一些人来辅政。其中以波登金最有成效,而最后一位小她近四十岁的朱波夫,大误她的国事却不为察觉。凯萨琳二世后期在面临自己起初大力提倡的西化思想带来“持不同政见”的情况时,却不能容忍。拉基谢夫、诺威科夫等一些出身贵族但却不满现实的作家,因为在作品中敢於描绘俄国农村现状、讨论不同意见,或被流放西伯利亚,或关监狱。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凯萨琳二世更是下令停止翻译包括一些以前她自己提出要翻译成俄文的西方著作,禁止出版包括以前她提倡引进的书。从此,一场最初由沙皇开始的自上而下的西化过程,在政治和思想方面民间开始超前,而且开始了与沙皇政权有了利益冲突。在沙皇政权最得意之时,埋下了最终被推翻的种子,虽

俄罗斯的历史故事?

公元前五世纪成立基辅罗斯,后一部分迁入莫斯科成立莫斯科公国,向东逐步吞并喀山克里米亚哈萨克西伯利亚楚科奇,直至阿拉斯加,向南吞并高加索,向西北吞并瑞典,向西吞并波兰立陶宛大公国

俄罗斯最早的历史?

1、俄罗斯历史始于东斯拉夫人,亦是后来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988年开始,东正教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这些国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2、13世纪以后,莫斯科逐渐成为原先基辅罗斯文化的中心。16世纪中叶伊凡四世时代,莫斯科大公国改称沙皇俄国。到18世纪彼得一世时代,已变成为庞大的俄罗斯帝国,横跨从波兰到太平洋的广袤地域。1861年,俄罗斯废除农奴制度。随后农民不断增加,对土地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急剧加大了革命的压力。从废除农奴制度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推出了斯托雷平改革、1906年宪法和国家杜马,极大地改变了其经济和政治状况,只是沙皇依然没有意愿放弃独裁统治。军事战败和食物短缺引发了1917年俄国革命,此后共产主义布尔什维克登上权力的舞台,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

3、从1922年至1991年,苏联逐渐成长为一个超级大国。但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的缺点所引发的矛盾越来越尖锐,1991年苏联解体。1991年后,俄罗斯联邦成立并继承了苏联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然而,俄罗斯已不再是超级大国。直至今日,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结构依然带有沙俄和苏联的特点。

俄罗斯红场的历史?

红场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著名广场,位于莫斯科市中心,西南与克里姆林宫相毗连。原是前苏联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和阅兵的地方。西侧是克里姆林宫,北面为国立历史博物馆,东侧为百货大楼,南部为瓦西里布拉仁教堂。临莫红场的地面很独特,全部由条石铺成,在红场的西侧是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的红墙及三座高塔,在列宁墓与克里姆林宫红墙之间,有12块墓碑,包括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捷尔任斯基等前苏联政治家的墓碑。红场南边是莫斯科最经典象征的瓦西里大教堂;北侧是国家历史博物馆,建于1873年,也是莫斯科的标志性建筑。附近还有为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而建造的二战英雄朱可夫元帅的雕像,以及无名烈士墓。东面是世界知名十家百货商店之一古姆商场。斯科河。列宁陵墓位于靠宫墙一面的中部。墓上为检阅台,两旁为观礼台。红场上的每一个建筑都与著名的历史事件有关的!希望你能采纳,谢谢.

历史书上比较难的字?

答案是BiangBiang面”中的“biang”字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的字

最难写的简体的中国汉字还有:nàng、yù、ān、dá、zōu、dúqú、xí、mén、zhú、yán、lóu、láo、fēn、shù、fēi、谳yàn、bìng、yà、爨cuàn、yuán、jī、yì、fēng、dú、piǎo、luán、biāo、xiān、líng、cū、yù、líng、zhuó、dá、náng、chán、yù、zhuó、fēng。

历史书上对李鸿章的评价?

答案是李鸿章,本名章桐,字渐甫,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人。

他是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也是淮军的创始人和统帅,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尽管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美国记者都给予了李鸿章以极高的评价,称他为“大清帝国唯一有能力扭转乾坤之人”,但是,在中国人们的心中,李鸿章却是一个徒有虚名的伪君子,一个十足的卖国贼。然而,李鸿章果真有着让后世人如此痛恨的“业绩”吗?“卖国贼”的称号当真可以理所当然地戴到他的头上吗?李鸿章之所以被后世所唾弃,其一是他所创办的洋务运动;其二是他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其三是他镇压了太平天国。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金价历史(中国金价历史走势图)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周大福黄金价格历史最低的,应该是2015年的300元左右每克。从2012年到2022年的十年间,周大福品牌的历史最低进价要数2015年左右。黄金首饰每克的价格在300元左右,并且那时候黄金首饰的手工费都是比较低的。每克一般在15元左右,是比较划算的。在MT4上看历史金价MT4是投资国际黄金常用的软件

  • 快速了解中国历史(快速了解中国历史的书)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学历史的话,首先就是积累。你这样杂看看没有关系,其实也算是一种积累。到了一个程度,你就要开始梳理。首先,是时间的梳理。例如中国历史主要朝代时间排序是:夏,商,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你要渐渐的把你看过的故事放到这个时间表来。不

  • 中国悲惨的历史(中国悲惨的历史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1.每一段历史都让我感到特别的遗憾,中国的悲惨历史,让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对历史最大的安慰!2.我深深地感受到特别的可恶,那些侵略者们,他们完全不顾及任何的因素,我深深感受到中国民族发展的不易!3.中国发展之不易,中国的悲惨历史,让我感觉到深深的痛恶,让我觉得那些历史真的是太过于痛苦了!悲歌慷慨成语释义

  • 中国布票的历史(中国布票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80年代使用粮票和布票的原因:社会主义初期的一种国家经济形式一一统购统销。全国实行计划经济,商品短缺,供不应求,一切生产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了多少东西,按数量发行相应数列票证。中国粮票是在粮食统购统销年代城市居民购买粮食和粮制品的凭证票据,尤其出差旅游人士在那个时候如果没有粮票那就连吃饭问题都无法解

  • 中国的悲惨历史(中国的悲惨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1.每一段历史都让我感到特别的遗憾,中国的悲惨历史,让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对历史最大的安慰!2.我深深地感受到特别的可恶,那些侵略者们,他们完全不顾及任何的因素,我深深感受到中国民族发展的不易!3.中国发展之不易,中国的悲惨历史,让我感觉到深深的痛恶,让我觉得那些历史真的是太过于痛苦了!悲歌慷慨成语释义

  • 中国的光辉历史(中国的光辉历史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1952年

  • 中国裹脚的历史(中国裹脚的历史中国女人裹脚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但可以确定的是唐朝以前是不裹脚的,很多人望文生义,把行缠绑腿等等,和后世那种残忍的裹小脚陋习混为一谈。《汉杂事秘辛》已经给证实是明朝文人伪作的。目前最给认可的说法是始于五代南唐后主李煜,逐渐流入民间。但由于没有明确的记载,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个事件中,娘只是跳舞时裹脚表演。并不是伤筋动骨,搞得脚骨畸

  • 中国的光荣历史(中国的光荣历史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就现代中国来说,光荣历史主要有:1.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从1931年9月18日到1945年9月3日,进行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二战时期,中国战场是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寇,据日本资料统计,中国战场毙伤日军133万,占日军伤亡总数的70%。而据中国资料统计,中国战场毙伤日军180万,占日

  • 中国的历史底蕴(中国的历史底蕴从何而来)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国精神始终贯穿其中。在不同时期,中国精神逐步积淀,最终形成的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多元价值体系的思想精粹,成为我国各个民族的精神之魂。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以中原地带、黄河流域及长江文明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逐步得以融合,其文化也得以全方位发展和积淀,期间积累起

  • 中国的历史屈辱(中国的历史屈辱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火烧圆明园》是由新昆仑影业有限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出品的历史片,由李翰祥执导,刘晓庆、梁家辉、陈烨、张铁林等主演。该片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为历史背景,讲述了慈禧是如何从一位不被人注意的少女成长为咸丰帝宠妃的故事。1983年9月21日,该片在香港首映;同年,该片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