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朝历史(中国历朝历史纪年表)

中国历朝历史(中国历朝历史纪年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218 更新时间:2023/12/6 18:24:54

中国历朝首都?

展开全部

中国历朝历代都城:

一、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1、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2、西楚彭城(今江苏徐州)公元前207年--公元前202年

3、南越番禺(今广东广州)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10年

二、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前8年)

1、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前202年公元前202年

2、栎阳(今陕西西安临潼东北)公元前202年公元前200年

3、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公元前200年公元8年

4、新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公元8年公元23年

汉更始(公元23年~公元25年)

三、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1、雒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25年公元190年

2、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公元190年公元195年

3许昌(今河南许昌)公元196年公元220年

四、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1、魏(公元220年~公元265年)

2、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221年--公元265年

3、蜀成都(今四川成都)公元221年~公元263年

吴(公元229年~公元280年)

1、建业(今江苏南京)公元229年--公元265年

2、、武昌(今湖北鄂州)公元265年--公元267年

3、、建业(今江苏南京)公元267年--公元280年

五、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

1、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265年公元313年

2、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公元313年公元316年

六、东晋

建康(今江苏南京)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七、十六国(公元304年~公元439年)

1、成(汉)(公元304年~公元347年):成都(今四川成都)

2、汉(前赵)(公元304年~公元329年):离石左国城(山西离石县北)、蒲子(山西隰县)、平阳(山西临汾西南)、长安(陕西西安西北)

3、前凉(公元317年~公元376年):姑臧(甘肃武威)

4、后赵(公元319年~公元351年):襄国(河北邢台)、邺(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东北)

5、前燕(公元337年~公元370年):龙城(辽宁朝阳)、蓟(北京城西南)、邺(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东北)

6、前秦(公元351年~公元384年):长安(陕西西安西北)

7、后燕(公元384年~公元407年):中山(河北定州)、龙城(辽宁朝阳)

8、后秦(公元384年~公元417年):长安(陕西西安西北)

9、西秦(公元385年~公元431年):勇士(甘肃榆中东北)、金城(甘肃兰州西北)、苑川(甘肃榆中大营川)、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

10、后凉(公元386年~公元403年):姑臧(甘肃武威)

11、南凉(公元397年~公元414年):广武(甘肃兰州永登)、乐都(青海乐都)、西平(青海西宁)、姑臧(甘肃武威)

12、北凉(公元397年~公元439年):建康(甘肃高台西北)、张掖(甘肃张掖西北)、姑臧(甘肃武威)

13、南燕(公元398年~公元410年):滑台(河南安阳滑县)、广固(山东益都西北)

14、西凉(公元400年~公元421年):敦煌(甘肃敦煌)、酒泉(甘肃酒泉)

15、夏(公元407年~公元431年):高平(宁夏固原)、统万(陕西靖边北白城子)

16、北燕(公元409年~公元436年):龙城(辽宁朝阳)

17、冉魏(公元350年~公元352年):邺(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东北)

18、西燕(公元384年~公元394年):长子(山西长治长子西南)

19、翟魏(公元386年~公元391年):滑台(河南安阳滑县)

20、西蜀(公元405年~公元413年):成都(四川成都)

八、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南朝

宋(公元420年~公元479年):建康(江苏南京)

齐(公元479年~公元502年):建康(江苏南京)

梁(公元502年~公元557年)

1、建康(江苏南京)公元502年--公元552年

2、江陵(湖北江陵)公元552年--公元554年

3、建业(江苏南京)公元554年--公元557年

4、陈(公元557年~公元589年):建康(江苏南京)

北朝

北魏(公元386年~公元534年)

1、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公元386年公元398年

2、平城(山西大同)公元398年公元493年

3、洛阳(河南洛阳东)公元493年公元534年

东魏(公元534年~公元550年):邺(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东北)

北齐(公元550年~公元577年):邺(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东北)

西魏(公元535年~公元557年):长安(陕西西安西北)

北周(公元557年~公元581年):长安(陕西西安西北)

九、隋(公元581年~公元619年)

1、大兴(陕西西安)公元581年公元605年

2、洛阳(河南洛阳)公元605年公元619年

十、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1、长安(陕西西安)公元618年-公元690年

2、武周神都洛阳(河南洛阳)公元690-公元705年

3、长安(陕西西安)公元705年-904年

4、洛阳(河南洛阳)公元904年-公元907年

少数民族政权

吐谷浑(公元4世纪初---公元663年约350多年):伏俟城(青海湖西22.5公里)

吐蕃王朝(公元6世纪--公元9世纪(877年)约300年)

1、匹播城(西藏琼结县)

2、逻些城(西藏拉萨市)

渤海(公元669年--公元926年):东京龙泉(黑龙江宁安县东京城)

南诏(公元738年---公元902年):羊咀咩城(云南大理太和村)

大长和(公元902年--公元928年):羊咀咩城(云南大理太和村)

大义宁(公元928年--公元937年):羊咀咩城(云南大理太和村)

十一、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60年)

五代

后梁(公元907年~公元923年)

1、开封(河南开封)公元907年公元909年

2、洛阳(河南洛阳)公元909年公元913年

3、开封(河南开封)公元913年公元923年

后唐(公元923年~公元936年)洛阳(河南洛阳)

后晋(公元936年~公元946年)

1、洛阳(河南洛阳)公元936年公元937年

2、开封(河南开封)公元937年公元946年

后汉(公元947年~公元950年)开封(河南开封)

后周(公元951年~公元960年)开封(河南开封)

十国

1、前蜀:成都(四川成都)

2、后蜀:成都(四川成都)

3、楚:潭州长沙府(湖南长沙)

4、南汉:广州兴王府(广东广州)

5、闽:福州长乐府(福建福州)

6、吴越:杭州西府(浙江杭州)

7、吴:扬州江都府(江苏扬州)

8、南唐:西都江宁府(江苏南京)、东都江都府(江苏扬州)

9、南平(荆南):荆州江陵府(湖北江陵)

10、北汉:太原(山西太原)

十二、北宋

东京(河南开封)(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

1、南京(河南商丘)公元1129年公元1138年

2、临安(浙江杭州)公元1138年公元1276年

辽(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

1、上京临潢府(内蒙古巴林左旗)公元918年公元1007年

2、中京大定府(内蒙古宁城西南)公元1007年公元1125年

西辽(公元1132年~公元1218年)八剌沙衮(别称虎思斡耳朵、虎思斡耳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即唐代碎叶城)

大理(公元937年~公元1253年)大理(云南大理)

西夏(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兴庆府(中兴府)(宁夏银川东南)

十三、金(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

1、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东城东南)公元1115年公元1153年

2、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城西南)公元1153年公元1214年

3、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公元1214年公元1232年

4、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公元1232年公元1234年

十四、元(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大都(元京师,北京)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十五、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1、南京(江苏南京)公元1368年公元1420年

2、北京(北京)公元1420年公元1644年

十六、清(公元1616年~公元1912年)

1、兴京(辽宁新宾西)公元1616年--公元1621年

2、辽阳(辽宁辽阳)公元1621年--公元1625年

3、盛京(辽宁沈阳)公元1625年--公元1644年

4、北京(北京)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

十七、中华民国

1、南京公元1912年1月1日-公元1912年4月2日

2、北京公元1912年4月2日-公元1928年6月8日

3、南京公元1927年4月18日-公元1932年1月29日

4、洛阳公元1932年1月29日-公元1932年12月1日

5、南京公元1932年12月1日-公元1937年11月17日

6、重庆公元1937年11月17日-公元1946年5月5日

7、南京公元1946年5月5日-公元1949年4月23日

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公元1949年10月1日-至今

扩展资料:

都城历史沿革

后人亦将都城称国都(各国及诸侯国或封国首都)为“都城”。

现特指“首都”。

明孔贞运:“己巳,虏薄都城。公(袁可立)条上方略,密致当事。”

《东周列国志》第四回:“公子吕又奏曰:‘臣非虑失地,实虑失国也。今人心皇皇,见太叔势大力强,尽怀观望,不久都城之民,亦将贰心。主公今日能容太叔,恐异日太叔不能容主公,悔之何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历代首都

中国历朝国都排名?

中国历史上建都次数比较多的城市,大概有这么几个:咸阳、商丘、安阳、郑州、洛阳、许昌、开封、成都、杭州、临漳、北京、西安、南京。

建都次数前三名的城市是西安、洛阳和南京,而建都次数最多的城市是西安,竟然有13次之多。难怪西安遍地王陵,我国悠久的历史和频繁的朝代更迭为西安留下了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气息,文化古都,当之无愧!

中国历朝历代顺序?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为: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秦朝、西楚、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曹魏、蜀汉、孙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朝、唐朝、武周、唐朝中后期、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南吴、南唐、前属、后属、南汉、南楚、吴越、闽国、荆国、北汉、北宋、南宋、辽朝、西夏、金朝、元朝、明朝、清朝。

中国历朝剑的特点?

剑的演绎变化整体趋势材料:青铜剑>铁剑>夹钢剑、纯钢剑样式及铸造:短、宽、无格>直身、细长、轻巧、宽格剑的样式铸造特点的演变(以出土的剑来说明这个过程)

一、青铜剑时期:夏、商、西周和春秋

羊首铜剑(商后期)1961年河北青龙出土

商代中晚期一种曲柄青铜短剑,整体浇铸而成,剑身有脊,剑身与剑柄交接处有类似剑格的突物。西周早期长三角形无格剑。剑腊成长三角形,扁茎有二穿,应为接柄所用。

西周带鞘柳叶短剑宝鸡竹园沟出土西周早期柳叶形剑。柳叶形扁茎剑,剑体短呈柳叶形,无脊,中央稍隆起;无格,腊与茎呈自然过渡;扁茎,茎上有二穿,应为接柄之用。西周中期柳叶形人面纹短剑。柳叶形人面纹短剑,除在剑身茎部装饰人面纹外,且于基部两面作成凹槽,便于嵌装木柄之用。西周晚期后,剑体相对修长,无格,剑脊为圆棱状不达锋,剑茎为圆柱状,剑首为圆饼形。此类剑为连体合铸,显然不镶接木柄。无格,圆棱脊,圆柱形剑茎至剑首处有相对的小耳各一。

鹰首短剑、马首短剑、绳纹短剑。西周早期。北京昌平白浮出土

春秋早期和中期,仍以短剑为主,剑身状如柳叶,较为修长,除无格外,剑的结构部位均已出现。这种脊茎相连的结构显然是增加了剑的刺杀时的强度。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战事频繁,剑得到充分发展。此时的青铜剑以吴国和越国所产者最为上乘。吴越青铜剑的形制较为统一,故有“吴越之剑”“越式剑”之称。剑长一般在40厘米至60厘米之间,各部位结构已基本完备。吴越青铜剑有“三绝”之说,即菱格形暗纹,剑首同心圆及青铜复合技可以认为春秋后期至战国前期是吴越青铜剑的鼎盛时期,其制剑技艺以及剑的形制独树一帜,并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春秋楚国青铜剑吴王夫差青铜剑吴王剑在战国晚期的诸国中,秦国青铜剑以瘦长著称,其形制为剑通长一般在80厘米左右或更长,柳叶形剑身,细而长,锋尖、茎较长,多在18厘米左右。剑格平窄,微凸,扁茎,无首,应为镶装木柄之用。

秦剑被认为是继承和发展春秋战国制剑技艺的产物,其冶炼和制作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个高峰正是青铜剑最后的,也是最辉煌的颠峰。

二、铁剑时期:始于西汉前期至清朝洋务运动前。秦以后,青铜剑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至东汉铁剑开始扮演正统宝剑的角色。中国古代剑的黄金时代,是在西汉中期前一千年左右的时间内,西汉后期,特别是魏晋以后,剑突然迅速地少下去,虽然作为传统兵器一直流传至今,但是其普及程度远不如后来居上的环首刀。铁制铠甲的大量使用,应当说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此之后,剑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放缓、式微,进入了剑的后期。

西汉南越王墓汉剑

上海博物馆藏六面汉剑西汉早期贵族配饰剑

狮子山西汉楚王墓所出之环首长刀

魏晋至唐代剑的形象,通过发掘的五代拄剑武士像以及同时期的敦煌壁画,我们发现,从这时候的剑,剑身已呈直尺状,上下宽窄一致,剑身中间仍是突起的剑脊,身与茎之间有较宽大的剑格,这是后期剑的主要特征。

北宋初期剑的真实面貌,剑身与五代时期相比较显得短而厚重、剑锋方而钝,剑脊处有的开有血槽,剑格,上铸有花纹,某些部位还镶嵌宝石,剑首扁平成卷云纹,中间有穿孔。

钢铁剑明朝(1368-1644)

而之后的元明清元明时期的剑基本上保持了五代以来的形制,外形上都大同小异。剑的形象可以归纳出宝剑的发展趋势,是向直身、细长、轻巧的方向发展,虽然宋代的剑是个例外,显得短而重,但在其它方面还是一致的,这一发展趋势与西汉后期的铁剑保持了连续性。由此也证实了五代以来艺术作品中所提供的剑的形象基本是准确的。三、钢剑

时期:自清朝以后。宝剑的制式,与后期剑一脉相承。古法的失传,机器的引进,使宝剑行业的制造,与以前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我们龙泉宝剑的师傅及大师们借鉴古法和运用现代工业,所制造出来的龙泉宝剑,使国人心目中的传统宝剑,再次散发出璀璨的光彩。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顺序?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共分十一部,作者系民国时期著名历史学家蔡东藩先生,由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出版。一九一六年至一九二六年九月,该书局依作者蔡东藩成书次序陆续出版了这十一部演义:清、元、明、民国、宋、唐、五代、南北朝、两晋、前汉、后汉等,许文续民国通俗演义后四十回。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顺序?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

3.汉景帝(刘)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

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

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

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

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

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

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

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

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

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

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

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

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

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

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

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

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

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

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

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

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

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

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

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雄图大略的皇帝

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

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昏庸、荒淫皇帝

31.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南朝皇帝在位最久的皇帝

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骄子

33.南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历史上最癫的皇帝

34.隋文帝(杨坚)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

35.隋炀帝(杨广)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

36.唐高祖(李渊)大唐帝国的奠基人

……

中国历朝人口数量?

中国各朝代人口数量

秦朝:3000万。

西汉:6300万。

东汉:6500万。

三国:800万。

西晋:3500万。

南北朝:5000万。

隋朝:5032万。

盛唐:8050万。

北宋:12600万。

南宋:8060万。

元朝:9000万。

明朝:2亿。

康熙晚年:1亿。

乾隆中期:2亿。

中国历朝历代年份表?

朝代起止时间都城都城今址建立者

夏朝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存疑)

阳城、阳翟、斟、商丘、纶城、帝丘、原、老丘、西河

河南郑州、许昌、洛阳、商丘、濮阳、济源、开封

夏王姒启

商朝

约前1600年-约前1046年(存疑)

亳、西亳、嚣、相、邢、殷、朝歌

河南商丘、洛阳、郑州、安阳、焦作、鹤壁

商太祖子履

西周

约前1046年-前771年

镐京、成周

陕西西安、河南洛阳

周武王姬发

东周

前770年-前256年

洛邑

河南洛阳

周平王姬宜臼

秦朝

前221年-前207年

咸阳

陕西咸阳

秦始皇帝嬴政

西楚前206年-前205年彭城江苏徐州西楚霸王项羽

西汉

前206年-8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汉太祖刘邦

新朝

8年-23年

长安

陕西西安

建兴帝王莽

玄汉

23年-25年

南阳、洛阳、长安

河南南阳、河南洛阳、陕西西安

汉更始帝刘玄

东汉

25年-220年

洛阳、许昌

河南洛阳、河南许昌

汉世祖刘秀

三国(220年-280年)

曹魏

220年-266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文帝曹丕

蜀汉

221年-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汉烈祖刘备

孙吴

222年-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吴大帝孙权

西晋

266年-316年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

317年-420年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304年-439年)

南朝(420年-589年)

刘宋

420年-479年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南齐

479年-502年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南梁

502年-557年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

南陈

557年-589年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386年-581年)

北魏

386年-534年

平城、洛阳

山西大同、河南洛阳

道武帝拓跋

东魏

534年-550年

邺城

河南安阳

魏孝静帝元善见

北齐

550年-577年

邺城

河南安阳

齐文宣帝高洋

西魏

535年-557年

长安

陕西西安

魏文帝元宝炬

北周

557年-581年

长安

陕西西安

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

581年-618年

大兴城、洛阳

陕西西安、河南洛阳

隋文帝杨坚

唐朝「前期」

618年-690年

长安、洛阳

陕西西安、河南洛阳

唐高祖李渊

武周

690年-705年

神都洛阳

河南洛阳

圣神皇帝武则天

唐朝「中后期」705年-907年长安、洛阳陕西西安、河南洛阳唐中宗李显五代(907年-960年)后梁

907年-923年

开封府

河南开封

梁太祖朱温

后唐

923年-936年

河南府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

936年-947年

开封府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

947年-951年

开封府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知远

后周

951年-960年

开封府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十国(891年-979年)

南吴902年-937年东都江都府、西都金陵府江苏扬州、南京南吴太祖杨行密南唐937年-975年江宁府江苏南京唐烈祖李前蜀907年-925年成都四川成都前蜀高祖王建后蜀933年-966年成都四川成都后蜀高祖孟知祥南汉917年-971年兴王府广东广州南汉高祖刘南楚896年-951年长沙府湖南长沙楚武穆王马殷吴越907年-978年杭州、越州浙江杭州吴越太祖钱闽国909年-945年长乐府、建州福建福州、福建建瓯闽太祖王审知荆南924年-963年江陵府湖北秭归楚武信王高季兴北汉951年-979年太原府山西太原北汉世祖刘崇

北宋

960年-1127年

开封府

河南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

1127年-1279年

应天府、临安府

河南商丘、浙江杭州

宋高宗赵构

辽朝

916年-1125年

临潢府、开封府

内蒙古巴林左旗、河南开封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西夏

1038年-1227年

兴庆府

宁夏银川

夏景宗李元昊

金朝

1115年-1234年

大兴府、会宁府、开封府

北京、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开封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元朝

1271年-1368年

大都路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1368年-1644年

应天府、顺天府

江苏南京、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44年-1912年

奉天府、顺天府

中国历朝历代皇后服装?

华夏文明千秋万载,衣食住行皆博大精深。“衣”既位置首位,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服饰类型不一而足,尤以礼服最为华丽与庄重。而皇后作为母仪天下的女子,在出席重要场合之时,服饰则必然分外考究,因而礼服制度便应运而生。“衣”作为皇后礼服之一,由来已久,而在宋代,“衣”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兼有一定的发展,其制度值得钩考与推敲。

“我源于你,你造就我”

关于衣的由来,《周礼天官内司服》记载:“掌王后之六服:衣、揄狄、阙狄、鞠衣、衣、衣”。由历史可知,周朝是一个较为重视礼制的朝代,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在礼的范围之内被管制。而作为制度典范,源于周朝的礼服制度,在后世不断沿袭下来。可以说礼服制度源于朝代礼乐文化,而朝代礼乐文化则造就礼服制度。

中国历朝历代顺序年代表?

中国朝代顺序: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楚,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海油历史(中国海油历史交易数据)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青海石油勘探从1954年开始,经过40多年的工作,累计发现地面构造140个,探明油气田23个。2003年生产原油220万吨,天然气13亿立方米。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是中国第三大国家石油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负责在中国海域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及天然气资源,是

  • 中国开国历史(中国开国历史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1946年,中国的科学家们觉得,中国的院士也应该诞生了。起初拟命名为“会员”,觉得太俗。后称为“学侣”、“院侣”,没有了科学倒有了宗教味。有的说按西方叫法译为“院员”吧,更不好听,好像扫大街的清洁工。几经周折,傅斯年先生倡议称为“院士”。听着看着,都有深邃和高雅的感觉,经表决,一致通过。1948年3

  • 中国历史元朝(中国历史元朝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政治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另外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治,兴建了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完善府

  • 中国的历史使命(中国的历史使命和大国担当)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使命古时指使者奉命而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先分开说:历史,一是指过去事实的记载;二是指已过去的事实;三是指经历,底细;四是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沿革,来历;五是指以过去的经历和事迹的痕迹;六是指历史学科。使命感,即人对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的一种感知和认同。历史

  • 一个爱的故事作文300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一、爱的故事有一次,我下课的时候,天上下起了倾盆大雨,尽管我们带了一把伞,但雨实在是太大,又是两人合用,所以根本是挡不住风雨!正在我犹豫的时候,妈妈带着我冲进了茫茫的雨帘中。在雨中,我本以为自己会变成“落汤鸡”,可是,我没想到我只是裤子有点湿。我看了看雨伞,发现它基本上是偏到我这来的。我把雨伞往妈妈

  • 中国海防历史(中国海防历史交易数据)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海防史的内容简介写回答中国海防史的内容简介海防事务主要是指防御外敌从海上入侵的事务。海上外敌入侵是危及国家领土主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问题。明代的倭寇之乱,破款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危害了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清代西方列强的入侵,给国家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灾难,使中国从封建大帝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 中国辣椒的历史(中国辣椒的历史发展过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辣椒原产于墨西哥,在明代时期的末年才传入到中国,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推进为被传播开来。根据史料的记载,贵州、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而普遍开始吃辣椒更迟至道光以后。辣椒在中国各地普遍栽培,是中国境内最晚传入却用量最大且最广泛的香辛料。明《草花谱》记载了“番椒”,最初吃辣椒的中国人都在长

  • 中国海员历史(中国海员历史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方枕流方枕流,江苏无锡人,1938年毕业于上海海关总署税务专科学校。1946年年初,他到上海招商局任船舶驾驶员。解放前,他历任船舶驾驶员、二副、大副、船长。1949年9月19日,他组织国民党招商局“海辽”轮起义,获得毛主席的嘉勉电。“海辽”轮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直接领导的第一艘海轮起义,方枕流也

  • 影响中国历史的女人(影响中国历史的女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中国的世家有利和弊两方面。世家也就是敬天、祭祖、兴旺、庞大、实事求是、偏向现实需求的家族,既有稳定、精明的主家,也有数量众多、适应能力强的支脉。所以,先说结论,世家把周朝从“长安洛阳”附近地区稳定全面的扩张到了“从河套、辽东到浙闽、广东,从山东的威海到甘肃的六盘山”的广大地区!世家塑造了秦朝、汉

  •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这当然是有的,而且在历史上留名的人物太多。比如说:姜子牙,亦作姜尚,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子牙就是一个在西府渭水河畔钓鱼的老头,后被周文王器重,拜太师伐纣,辅佐武王建立周朝。姜子牙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