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常识?
一、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
《礼》《易》《春秋》。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员。
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殿试,是科举制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中国文学之最
1、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2、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6、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7、古代最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8、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9、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10、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11、古代最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12、古代最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1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1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1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1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19、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20、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21、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22、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23、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常识历史怎么答?
常识历史首先要找准关键词答题,其次找日常生活兴趣点切入理解题目,最后选择最佳选项
人文历史常识大全?
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两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多万年了。
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3、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4、距今5000-7000年期间主要是新石器时代,代表性的有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位于陕西半坡文化、位于河南平顶山的仰韶文化、位于山东泰安的大汶口文化,其中河姆渡是已知最早栽培水稻的。
5、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史称逐鹿之战。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逐鹿之战
6、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颛顼、帝喾、尧、舜,这五人被称为五帝。
7、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于是舜传位与禹。
8、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9、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10、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暴虐无道。东方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这场战争史称鸣条之战。
11、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有很大的发展。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
12、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古代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在殷墟出土的15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中,总字数达到160多万字,其中有单字4600多个,已识别的有1000多个。最早发现甲骨文的是清代学者王懿荣,我们称他为甲骨文之父。
13、商朝最后的统治者纣王好酒淫乐。周武王时,周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商朝,经过牧野之战,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
14、周朝建立后,分封了大大小小71个小国,有鲁、齐、魏、晋、宋、燕等。这些小国的国君叫诸侯。这种制度叫做分封制,诸侯是可以继承的,继承的方式叫做宗法制,也叫嫡长子继承制。
15、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东迁,名为“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的名字来源于孔子的著作《春秋》,战国来源于刘向的著作《战国策》,两个阶段的分界线是三家分晋。
16、春秋时期,100多个诸侯国林立,互相争夺,胜者成为霸主,出现了“春秋五霸”,一般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还有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
17、与齐桓公有关的成语,老马识途,管鲍之交,一鼓作气
18、与晋文公相关的成语,秦晋之好,退避三舍(一舍等于90里),此外还有寒食节的由来。
19、与楚庄王相关的成语,一鸣惊人,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20、与吴王阖闾相关的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1、与越王勾践相关的成语,卧薪尝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22、约2500年前,中国出了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的道教尊为太上老君,著作《道德经》又名《老子》,书里写着:祸有时会成为福的因由,福中有时藏伏着祸。因此要注意“物极必反”,所以老子的思想运用了朴素辩证法。
23、生活于公元前551前479年的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最早在中国兴办私学,他有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仁义,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整理编订了《书》、《诗》、《礼》、《乐》,序《周易》,撰《春秋》,后世成为《六经》。因为《乐经》遗失,所以有了五经之说。孔子的学生们追忆孔子日常教诲和生活行为,整理成一部语录体书,称作《论语》,这部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24、孙武,是春秋末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传世有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孙子兵法》提出了著名的“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等许多战争原则。孙武是兵家代表人物,除此,还有孙膑。
25、战国时期开始后,各个诸侯国都和周王一样,自称为王,其中的七个强国号称“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
26、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了124件古代乐器。有一套大型编钟,在地下埋藏了2400余年,现在仍能以准确的音调、优美的音色演奏古今乐曲。被称为曾侯乙编钟。
27、中国古代第一个享有盛誉的名医,是春秋战国后期的民间医生扁鹊。扁鹊精通各种医术,又总结前人方法,创造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传统医学所采用。
28、战国七雄之间发生了很多大的战争,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桂陵之战,产生了成语围魏救赵;马陵之战,产生了成语,增兵减灶;长平之战,产生了成语,纸上谈兵。
29、秦在公元前770年才被封为中国西部的一个诸侯国,疆域较小,国力不盛,始终被中原诸侯鄙视。但自从实行了商鞅变法后,国势蒸蒸日上,很快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支持商鞅变法的是秦孝公,商鞅相关的成语有立木取信,作法自毙,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军功爵制,土地私有,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此外还有韩非子和李斯。
30、公元前238年,雄才大略的秦王赢政,开始亲理朝政,经过短短的17年,灭其他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
31、秦灭六国后,赢政称“皇帝”,意即“德过三皇,功高五帝”。为巩固秦王朝的统一,秦始皇下令统一币制,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秦始皇还下诏统一度量衡,并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修弛道,车同轨,书同文”。
32、中国古文字中,最早有甲骨文、金文,西周时期有大篆等文字,秦统一后,秦始皇让李斯将文字统一成为了小篆,后来,秦朝出现了一种更加便于书写的隶书,这种字体从汉朝起在官方和民间通行,至今仍在广泛使用。
33、秦、赵、燕等北方诸侯国,为抵御北部游牧民族的入侵,曾分别修筑过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把不相衔接的各段长城连成一体,再向东西延伸,全长达1万多华里,号称万里长城。长城大都修筑在高山峻岭之上,易守难攻。
秦始皇
34、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7年项羽和秦军主力在巨鹿大战,史称巨鹿之战,项羽命士兵砸破锅鼎,凿沉船只(“破釜沉舟”),只带三天口粮,以示决战必胜的决心。
35、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刘邦曾与秦朝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并且下令废除秦朝全部苛法,明令禁止犒军扰民。由于实施德政,得到广泛拥护,刘邦被封为“汉王”。
36、与项羽相关的成语、破釜沉舟、作壁上观、锦衣夜行、沐猴而冠、乌江自刎、霸王别姬、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
37、公元前202年,刘邦围项羽于垓下,项羽自刎。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王朝。为顺应民心思安、期盼休养生息的现实,刘邦制定了各种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霸王别姬
38、鸿门宴:即范增劝项羽杀刘邦所摆的一场宴会,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由此而来。
39、锦衣夜行,项羽率军破咸阳之后,看到秦朝宫室都被火烧得残破不堪,又思念家乡想回去,就说:“富贵不回故乡,就像是穿着锦绣衣裳在黑夜中行走,有谁能知道呢?
40、沐猴而冠,项羽攻占并烧毁咸阳之后,想要东归彭城。韩生听到后说:“人说楚国人像是猕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这样。”项羽听见这话,便把韩生扔进锅里煮死了。
人文历史常识科普?
列举了五条人文历史常识如下:
一、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的文明表现在:象形文字,十进制位的计算方法,制定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等。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表现在:楔形文字,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用肉眼观测月蚀等。古印度的文明表现在:《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部世界著名史诗,建筑和雕刻艺术发达。古中国的文明集中表现在: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和造纸术四大发明。
二、欧洲文艺复兴
15至16世纪,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以其绘画及雕塑艺术,被后世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代表作品:意大利的但丁,代表作《神曲》;薄伽丘的代表作小说《十日谈》;英国的莎士比亚,代表戏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威尼期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西班牙塞万提斯,代表作长篇小说《堂吉诃德》。
三、英国革命
英王查理一世于1640年召开议会,企图通过征收新税,以讨伐苏格兰起义,遭到议会反对,议会反而要求限制王权,这一事件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清教徒克伦威尔率议会军打败王党,成立共和国。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死后其弟詹姆士二世继位,1688年,辉格党人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赶走詹姆士二世,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共同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1689年,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共同继位,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四、美国独立
1773年,以“波士顿倾茶事件”为导火索。1775年春,英军与北美民兵在来克星顿交火,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告独立。1777年,美国取得萨拉托加大捷,1781年英军投降,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五、法国大革命
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第三等级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路易十六讽集军队准备镇压,激起了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同年7月14日,革命群众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1792年,推翻君主制,建立吉伦特派当权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5月至6月,实行雅各宾派的革命专政。1794年热月政变发生,大革命中断。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为此后革命树立了榜样。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农事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髻: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筏、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史诗”。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豪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宋: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留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的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矛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四、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
《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痒、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朝至明清)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成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句型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五、诗句与人
1、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难堪伯仲间诸葛亮
4、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5、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6、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7、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8、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9、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六、一句话评书
1、《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2、《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
3、《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英李约瑟)
4、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5、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
6、隽永的说辞:《战国策》
7、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
8、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
七、人的称谓
1、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2、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现实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3、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4、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5、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6、称官名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7、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八、谦称
1、自称:愚、敝、卑、臣、仆
2、帝王自称:孤、寡、朕
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九、敬称
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对将军:麾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
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十、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地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
垂髻: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态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十一、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1、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谪:降职并远调
3、拜:授给官职
4、授:授予官职
5、擢:选拔、提拔
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罢:罢免、停职
8、免:免除官职
9、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十二、地理部分
1、阴:山北水南
阳:山南水北
2、左:东为左
右:西为右
3、河:黄河。江:长江
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6、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8、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9、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
成都:锦官城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淮扬、杨城、淮山、江都、广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1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昆明春城
苏州中国的威尼斯
重庆山城、雾城
拉萨日光城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十三、天文部分
1、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
2、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
3、二十四节气:(见字典节气歌)
4、传统节日。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寒食,清明前2/3天
重阳,九月初五
端午,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
中秋,八月十五
5、纪年法。
(1)公元纪年法
(2)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3)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除10)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除12)4、5、6、7、8、9、10、11、0、1、2、3
计算方式: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
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
例如:1919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
6、纪月法。
7、纪日法。
初一朔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望
8、纪时法。
日出5-7
食时7-9
隅(yú)中9-11
日中11-13
日13-15
晡时15-17
黄昏19-21
人定21-23
夜半23-1
鸡鸣1-3
平旦3-5
佤邦历史常识大全?
佤邦在历史上为中国领土,唐代属于南诏国,宋代属于大理国,元代先属镇康路、后分属孟定路与木连路,明代分属孟定府、孟琏司、孟艮府,均为傣族世袭土官封地。
清中期,阿佤山部分地区脱离原傣族土司控制,成为瓯脱地,较知名者有葫芦、莽冷。
在英国统治缅甸时期,佤邦曾和英属缅甸分开,有过佤邦(WaState)这一名称。历史上的“佤邦”与现阶段的“佤邦”有很大的区别。
中国历史常识?
综述古今中外历史名人跌宕坎坷的人生命运。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澈,王安石,曾巩,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北宋书,南宋书,齐书,梁书,陈书,巍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旧唐书,引五代史,新五代史,宋书,辽书,金书,元书,明书。
桂林历史文化常识积累?
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和其闻名于世的秀美山水一样有着深厚的底蕴。
比如甑皮岩石器时代的史前文化;兴安秦代至今的水利建筑灵渠;隋代位于独秀峰的颜延之读书岩和万寿巷化缘寺内的建筑舍利塔;从隋代开始开凿的桂海碑林;靖江王陵和靖江王府;象鼻山南麓的太平天国纪念馆;八路军办事处;李宗仁官邸;以及大量歌颂桂林的诗词文章等等。
生活中有哪些历史常识错误?
在这秋高气爽的天气,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看法,在这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这个问题。
说到历史错误,最常见的就是清装剧中的发型问题,非常有名的大型古装剧甄传,步步惊心延禧攻略,如懿传等说的是雍正帝和乾隆帝,这两位皇帝都是在清朝鼎盛时期即位的,从努尔哈赤到最后的溥仪,雍正帝和乾隆是属于前中期。
在下面优质内容我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我也觉得可能是三国,三国时期和《三国演义》讲述可能真的不同,在小说中为了提现刘备一方的不容易和近乎完美,把历史上的很多事情都安放在了刘备一方。我所想举的一个例子就是草船借箭,这个事情真的有待考究,在哪里看过,历史上草船借箭是孙权一方想出的计谋并实施。但是为了提现出诸葛亮的计谋厉害,小说中边将此计安放在了他的身上,我更觉得此一役为孙权一方计谋。
以前看问题的角度和现在也有所不同,以前觉得诸葛亮就是最厉害的,但当进入社会,走进单位,发现其实不然,诸葛亮虽很厉害,但却没有培养太多人才,不能使大家成长起来,从来匡扶汉室,多年的北伐,也无法使汉室天下哒伐天下,从而一统天下。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实想法与观点,同时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于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走进这话题。
我在这里,发自内心真诚的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拥有身体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最后欢迎大家关于这个问题畅所欲言,有喜欢我的记得关注下哦,每天为大家分享与解答我的想法与见解哦。
中国历史常识大全?
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170多万年了。
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顶洞人”的远古人类。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