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欧洲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及其精神?

欧洲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及其精神?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333 更新时间:2023/12/13 10:42:25

欧洲化的起源与发展及其精神?

欧洲文化源自“两希”文化,“两希”文化是指希腊罗马文化和源于希伯来人的基督教文化,这两种文化构成了现代欧洲文化的精神家园.其中,希腊罗马文化形成较早,成就辉煌,对欧洲文化具有根源性意义.

欧洲历史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欧洲历史文化的特征: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开放的海洋性地理环境,奴隶主民主政治,以及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人类的古代社会大多以农业为主,古希腊、罗马社会,商品生产较发达,这在整个古代世界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与其特定的海洋地理环境有关。

商品经济的发达,造就出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商业阶层,他们推翻稿槐橘了氏族贵族的统治,建立了民主政治。这一传统的建立,使历史的发展一开始就有着较强的运转机制,使国家机体充满活力。商品经济发达,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这样,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念易于形成。

社会生活的内容也就丰富多彩,这又促使人们开阔视野,外探求,把发现世界和改造世界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和获取自由的主要途径。生产力的发展也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文化等上层建筑的繁荣,于是,西方人渴求知识,把知识作为人类文化的最高价值范畴,从而不固步自封。

他们有“爱知”的传统,对知识从来是孜孜以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的海洋性地理环境,使西方人产生了外向好动、冒险的性格。他们有独立不羁的人格,开拓精神和变异观念。古希腊哲人赫拉克里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哲理,说明了这一点。

这种变动和开拓观念,使他们思想活跃,锐意进取,创立了不少学术思想和文化艺术的领域,如理性主义、自然主义、经验主义、存在主义等等。古希腊罗马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使西方文化产生了民主传统和科学精神。他们提倡人权,讲平等。这种对个性自由的肯定,发展为民主与法制的整体。

西方人键团在人生态度上锐意进取,也易趋绝望,好走极端等等。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极不相同。西方文化从纵的方面看源远流长,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横的方面看,它广阔多姿,丰富灿烂,有着瞬息万变的面貌。

下面只能就其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概括如下,这就是它的个体激进性,开放吸收性。西方文化个体激进性特征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西方经济的发展,从古希腊开始,西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很快,尤其是资产阶级产生以后,生产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经济的急剧发展给文化带来的是急剧的冲击和突破。从文艺复兴起,西方的文化观念不断地更新,而且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在哲学上,理念、理性、超理性、人的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相继迭起;在文学上,古典主义、蒙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等。

随着文化观念的交替涌现,新学派、高流派、思潮风起云涌,构成了西方文化日新月异的奇观。在文化心理上,突出表现为对个人的人格、价值、尊严等多方面的肯定,对人的个体独立性的尊重和倡导。

从文艺复兴至今,西方文化的个体性问题,在思想上集中体现在它的人道主义传统上,在行动上集中体现在自由竞争上,在文学上主要体现在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和人格价值的肯定上。在后来的西方文化特征上,个体性不是抗衡自然力而出现的,而是以“个性解放”为口号的。

提倡个性合理发明改展,反对摧残人的禁欲主义。用恢复个人的天性,求知欲和理性来反对宗教的蒙昧主义等。文艺复兴不仅是西方,而且是人类的一场巨大革命。它所倡导的人道主义是人类解放的一道曙光,标志着人已具有了不依赖自然而依赖于自身的巨大历史转变。

对个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肯定,标志着人已完全超出了由群居来对付自然环境与天敌的落后状态,而独立于物质世界之林。西方文化中的这种个体性的体现,标志着西方文明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它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其次,西方民族的特殊性格,也是形成西方文化个体激进性的重要因素。

西方人有尚武精神,崇拜力量之美。这种民族性格的形成起源于古希腊,希腊人自古就具有尚武精神。这种尚武精神到罗马帝国时期,转变为风行各地的奴隶角斗。罗马的角斗精神到中世纪转变为“骑士精神”。所谓“骑士精神”,就是孤注一掷的冒险精神。

启蒙运动以后,在德国出现的“狂飚突进”运动,所显示出的个体激进性,使欧洲文化的发展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尖锐思想、巴黎公社起义的枪声,都反映了西方人有着奋激和猛进的文化心理。他们无论是大刀阔斧地摧毁,还是大张旗鼓的建设,都有着足够的勇气和魄力。

西方人的民族性格,除具有尚武精神之外,还具有感情奔放、激进、大胆坦露为特征的性格,他们对真理和自由的追求是十分执著的。罗曼·罗兰的“不自由勿宁死”的格言很有概括性和典型性,集中反映了西方人的刚直性格,它与中国以忍耐而求大全的大谋略心态形成鲜明对比。

西方人打仗,常以勇相见,以力服人;而中国则是“先礼后兵”,“功心为上,破国次之”,东西方用兵之道也是大相径庭。在艺术上,西方人率直写实,重墨挥洒,推崇雕刻、油画等直观感强烈的艺术,推崇直接表现力量美和赤裸美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诗歌传统上多以直抒胸怀和感情的坦露为主流。

这与中国的淡远、含蓄、味之无穷的艺术美学标准也相去甚远。从古希腊、罗马时起,在西方的文学作品里,歌颂英雄,尤其是歌颂爱情的作品,都显示出某种狂热的精神。不管是赤裸地宣泄内心的情感,还是放荡不羁对爱情的追求,都有着一种狂热劲。这成为西方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

同时,西方人还偏爱具有激荡气氛的悲剧和强烈冲突色彩的喜剧情节。古希腊悲剧成就,拉辛和高仍依古典主义悲剧,以及莫里哀的喜剧等,就是西方民族性格的反映。西方文化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开放吸收性。这个特点突出表现为宽容、更新和增宏自己等几个方面。

扩展资料:

西方人有一句格言:“假如你能从最坏的东西中学到最好的东西,那世界将更美好。”这是西方人普遍的一种文化心理。开放吸收性这一特征也是与西方的地理环境、历史特点以及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等条件分不开的。

希腊半岛海岸线较长,岛屿较多,航海业和商业贸易得到了较迅速的发展。商业贸易促进了文化交流,文化得到了繁荣和发展。欧洲诸国的特殊历史,也造成了西方文化的开放吸收精神。欧洲诸国,在远古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国界的变迁,民族的频繁迁徙,使它们对异族文化的接受和吸收成为家常便饭。

欧洲诸国国土也较窄小,不像中国幅员辽阔,自给自足,闭关锁国。所以它们之间的往来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它们之间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另外是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本身就充满着频繁的商品交换,充满着资本的输出和原料的输入。

这种商业资本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和科学的发展,又为人类的交往创造了优越条件。西方文化的这种开放吸收精神,有两根强大的支柱:一是自由的精神,一是理智的态度。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他把自由看得与生命同等价值,甚至更甚于生命。

这种自由观,反映在文化心理上是自由地、理智地择善而从。因此,西方人无论是对本民族、本地区的,还是外来的学说、理论、思想、传统、习俗等等,都是比较自然地、和谐地进行合理吸收,即使是信仰也是如此。

基督教本来是来自东方的一种宗教,几经改革之后,很快在西方的精神土地上扎下了根。宗教作为一种民族的精神灵魂尚且如此,对其他理论和学说的吸收就可想而知了。西方的学者、哲人和文士们对东方文化的其他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都采取了大胆吸收的态度。

启蒙运动时,曾形成了向东方文化学习的高潮。印度佛学、中国儒学和道家学说等,在很大程度上同西方文化合流,产生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化,我们在研究萨特的存在主义时,如果不了解印度佛学、中国的道家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就很难理出一个合乎逻辑的头绪。

如果不了解印度佛学和中国的禅宗理论,以及古典诗词理论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就很难理解西方文学艺术的巨大飞跃。西方文化的吸收性,还表现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互相吸收上。文学从神话开始就跑到了科学的前面,但科学的发现又成为文学发展的一个雄厚基础和跳板。

可以想像,如果没有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没有达尔文的进化论,没有瓦特的蒸汽机,没有牛顿的力学定律,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那今日的西方文学、哲学等等又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如果我们不去研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带来的新气象,不研究文学和哲学问题如促进了科学家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又如何研究意识形态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复杂因素呢?

根本的原因是西方的学者、思想家和作家,思想比较解放,他们在吸收营养时,把自己的根须尽量地延伸到一切可以吸收到有益营养的地方去。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生动、活泼、开放的学说体系,借鉴西方的长处,发展我们的文化。

欧洲有着悠久的文明发展史。公元前4000~前2500年在南欧和西欧曾广泛分布有巨石文化,随后位于欧洲东南部的爱琴海地区勃兴为世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称爱琴文明,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公元前6世纪,古罗马国家兴起,逐渐发展成握冲陆一个囊括半个欧洲(大不列颠群岛至多瑙河口一线以南)及北非、西亚在内的庞大帝国,而意大利所在的意判塌大利半岛一直是其政治和经济的核心区域。纪元初年,欧洲人口约3200万,其中半数以上分布于南欧,而东欧、北欧及不列颠群岛合计尚不足1/10。公元3世纪后,罗马帝国渐趋衰弱,原先居住在北欧的日耳曼人及居住在东欧的斯拉夫人相继大量入侵,这一历史进程所伴随的人口大迁移和经济、文化上的广泛交流,大大促进了欧洲的全面开发,14世纪中叶全洲人口达到8100万,南欧的比重降至1/3,其他地区尤其是东欧均明显上升。15~16世纪,在南欧和西欧的一些国家中,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通过地理大发现和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相继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强国,在随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中,西欧进一步确立了在欧洲经济、文化中的领先地位。19世纪中叶,北欧、中欧和东欧诸国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南欧国家发展则相对缓慢。1900年欧洲人口为4.15亿,南欧的比重已不足1/4。由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19世纪欧洲的经济、文化水平在世界上已遥遥领先,几个欧洲列强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几千万欧洲人移居海外,对世界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0世纪的前半期,欧洲先后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策源地。由于战争的破坏,以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对下降,其人口占世界的比重由1900年的25%下降到1950年的20%,工业生产所占比重亦由65%降至45%。在这个过程中,欧洲政治地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17年并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涌现出一批新的国家。自50年代起,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为一方,以华沙条约缔约国为另一方,在欧洲形成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长期对峙,这一基本形势迄今没有根本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40年中,欧洲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世界上仍有着广泛的、举足轻重的影响。段顷由于原有基础或社会制度等的不同,战后欧洲各地区的发展速度有较大差异,南欧、中欧和东欧发展较快,但西欧、北欧的经济、科技发展总的水平在全洲范围内仍处于领先地位.

文化:欧洲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欧洲史前美术体现了欧洲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的成就,其中欧洲旧石器时代艺术是迄今所知人类最早的真正的艺术品。此外欧洲史前器具艺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被学者们称之为活动艺术。

11~17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奠定了现代高等教育的模式。

欧亚:欧洲各国在帝国主义时代曾多次入侵位于东亚的中国,现在已与中国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中华民国在欧洲仅与梵蒂冈有邦交,但与欧洲各国均有深厚的经贸关系。欧洲各国在亚洲各地曾建立广大的殖民地,例如:英国拥有印度、香港、马来西亚等;法国拥有印度支那,即今日中南半岛东部地区;葡萄牙管治澳门和东帝汶;荷兰曾拥有东印度群岛,亦即今日的印尼。也因此东南亚国家与欧洲国家的关系非常深厚,由于这般深厚的关系,今日国际关系中,欧洲对于东南亚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在曾受西班牙统治,以天主教为国教的菲律宾,教宗所指派的枢机主教亦有政治及社会上的影响力。东北亚的日本曾与德国、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组成轴心国,现在日本、韩国与欧洲各国主要是以经济关系为主,政治上的结盟已渐次减少。

欧美:欧洲与美国虽然在文化、民风等各方面,有著浓厚的历史渊源和联系,但大致上于二十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和欧洲有一种较紧密的盟友关系。在此之前,由于美洲在17世纪时期,曾是欧洲国家流放异见人士和囚犯的地方,所以,在美国开国1786年的初期,与欧洲殖民主义者,尤其是曾经统治过美国的英国,有著对立的关系。其后由于美国和欧洲长时期实施政治互不干预的政策,两者在18至19世纪各自发展。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令欧洲元气大伤,但美国经济却有高度增长,西欧诸国均需要美国的经济援助,自然靠近美国。再加上东欧诸国加入阵营,因而与美国关系降落冰点。战时期,以苏联为首的阵营的威胁加强了除东欧外其他欧洲国家与美国的亲密度。但是在冷战结束后,威胁消失,欧洲(主要是欧盟成员国)与美国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欧洲更需要有自己的声音,因此某些欧洲国家在九一一事件、伊拉克问题、以巴冲突等方面与美国产生了不同意见,甚至有较大的分歧,但是其根深柢固的盟友关系还将保持不变。英国却在上述事件中更加靠拢美国,与美国结成极为坚定的同盟关系,但也遭人取笑这个美国原属的殖民主几乎反倒成了美国的附庸。西班牙、波兰等在美伊第二次战争时对美国的强力支持,使得美国称赞这些国家为新欧洲,但随著恐怖份子对西班牙发动攻击,西班牙已退出她与美国间的盟约,从伊拉克撤军。

欧洲与中东:地理上,欧洲与中东是紧邻,历史上,欧洲与中东的关系一向紧张,基本上是由于两者在宗教理念上的根本不同:欧洲大部份国家以基督教为主要信仰,而中东阿拉伯国家多以回教为国教。中东多个地区曾经在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英国和法国的委任统治地。欧洲帝国主义统治者在区内制造民族矛盾,导致今时今日中东地区的政治动荡。横跨欧洲与小亚细亚的回教国家土耳其本身与传统欧洲各国的关系就非常微妙,她既终结了拜占庭帝国,现在又极渴望加入欧盟。另外,欧洲各国对于阿拉伯世界遭到美国的控制与攻击产生同情,因为欧洲亦希望得到阿拉伯国家所拥有的石油资源。二次大战纳\德国虽曾屠杀犹太人,但仍有许多视阿拉伯人为宿敌的犹太人居在欧洲,并发挥影响力。

欧非:欧洲和北非的关系,跟她与中东的关系差不多,因为北非与欧洲隔地中海相望,而北非亦是回教国家地区。历史上,只有中世纪时期,阿拉伯帝国曾经统治过西班牙p葡萄牙和法国南部。自欧洲殖民主义兴起,非洲各地成为欧洲的殖民地,法国在中非p西非和北非建立的法属西非洲殖民地,是非洲大陆当时最大的殖民地。欧洲殖民主义者在非洲争夺自然资源,情况直至1950年代开始非洲国家各民族的独立运动浪潮,多个国家纷纷独立,才有所改进。欧洲和非洲亦循著经贸的方向发展。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1517年欧洲宗教改革开始

1521年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出现

1555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与新教诸侯签订《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1566—1609年尼德兰革命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失败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

1603—1868年日本德川幕府统治时期

1618—1648年欧洲三十年战争,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国际关系大事年表(二)

1640-164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3-1715年法国路易十四在位

1644年中国清军入关

1659年法国和西班牙签订《比利牛斯和约》

1682-1725年俄国彼得一世在位

1683—1699年奥土战争

1688年反法的奥格斯堡联盟成立,英国光荣革命

1701—1714年西班牙位继承战争,参战各国签订《乌得勒支和约》

1709年俄国在波尔塔瓦会战中打败瑞典

1718—1721年英西战争,签订《马德里条约》

1733—1735年波兰王位继承战争,签订《维也纳和约》

1740—1748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签订《亚琛和约》

1756—1763年七年战争

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1793年3月英、普、奥、西等国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

1795年俄普奥第三次瓜分波兰,波兰灭亡

1796年拿破仑远征意大利

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英、俄、奥等国组成第二次反法同盟

1799年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执政

1801年2月法奥签订《吕内维尔和约》

1802年英、法签订《亚眠和约》

1804年拿破仑加冕成为法兰西帝国皇帝

1805年英、俄、奥等国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

1806年11月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推行大陆封锁政策

1807年7月拿破仑与沙皇来历山大一世在涅曼河上会晤,法国同俄、普签订《提尔西特条约》

1808年3月法国入侵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战争开始

1809年4月英、奥等国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

1813年3月英、俄、普、瑞典、西班牙组成第五次反法同盟

1814年

4月6日拿破仑退位,波旁王朝复辟

9月维也纳会议开幕,战胜国重建欧洲秩序

1815年

9月俄、普、奥签订《神圣同盟条约》

11月法国与反法同盟国家签订第二次《巴黎和约》;英、俄、奥、普签订《四国同盟条约》/p>

1818年亚琛会议

1820年特洛波会议

1821年莱马赫会议

1822年维罗那会议

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

1827年英、俄、法签订《伦敦条约》

1828-1829年俄土战争,签订《亚德里亚堡条约》

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

1832-1834年葡萄牙王位继承战争

1834年1月英、西、葡三国同盟条约签订

1840-1842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

1846年美墨战争,美国吞并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法国、普鲁士、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等国爆发革命

1851-1864年中国太平天国革命

1852年路易·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迫使日本向西方开放

1854年

3月克里米亚战争开始

3月31日日美签订《神奈川条约》

1856年2月克里米亚战争交战国签订《巴黎和约》

1857年5月印度民族起义

1859年苏伊士运河开工(1869年完工)

1861-1865年美国内战

1861年意大利统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1864年普奥联军向丹麦开战

1866年普奥战争

1868年6月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加冕称帝,德国统一

1873年10月22日三皇同盟成立

1874年中日签订《北京条约》

1876年2月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

1879年10月7日德奥同盟成立

1881年6月18日三皇同盟重新订立

总体特征是资本主义开始兴起,封建主弯悄义势力指闹前加速衰落。

政治上的表现主要有宗教唯清改革和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经济上表现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思想领域:文艺复兴运动。

关于欧洲历史爱琴念激塌海,据统计岛屿数量在世界上要排在第一位,仔圆获得“多岛之海铅灶”的称号。

到了20世纪中期,因世界大战,出现了第一个国家——苏联。

巴洛克时代,艺术达到了发展的顶峰时代。

古典时代,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在音乐上到达了至上的境界。

战争侵略文艺的复兴科技的重大飞跃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玩转历史百科作文(玩转历史百科作文800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送花是起源于汉族的生养仪俗,用花来表达的语言实在太丰富了,收花人的您可曾领会其中的深意?要送花的你,又是否有点困扰?知道红、白玫瑰组成的花束的意义吗?知道探病时送百合要先作些处理吗?等等,要很好的表达和领悟送花的意义,才能更好的表达这种艺术。只需要平时多操作就可以无师自通印度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出

  • 荣耀手机百科历史(荣耀手机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荣耀是全球标志性的科技品牌,也是一个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全渠道品牌,创立于2013年12月16日,主打潮流设计和极致性能。该品牌旗下有V系列、HONOR系列、X系列、Play系列等手机产品,致力于打造手机+IoT产品生态圈。2014年12月16日,荣耀成立一周年,召开“荣耀之路”周年庆暨新品发布会。在会

  • 假面骑士历史百科(假面骑士历史百科全书)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魔法师是什么,是逆境中的希望,神秘力量的操控者绝望,化作我体内的魔力希望,解封被封印的戒指青林,是来自异世界的假面骑士魔法师,在他的体内寄宿着两个魅影,他可以利用魔力戒指施展出各种不同的能力,他本身也拥有无比强大的魔力,足以改变整个多元宇宙无限宝石,宇宙之心,成为我手中的戒指吧《假面骑士飙车中》是连

  • 缅甸历史百科简介(缅甸历史百科简介视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1、柬埔寨历史:史前和早期历史、扶南王国、真腊王国、吴哥王朝、柬埔寨黑暗时代、法国殖民时代、西哈努克时期、高棉共和国、越南占领和民主柬埔寨、现代柬埔寨。2、甸史自史前伊洛瓦底江始,10世起族、孟族等族建立起合印度教佛教之王朝。甸蒲甘,吁(固)等王朝,到19世末最後的王朝榜亡。19世末至太平洋前甸大英

  • 革命与历史百科(革命与历史百科百度)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现象。当时这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化学知识的形成、华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它的发展

  • 瘦百科品牌历史(瘦百科产品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瘦百科拥有高品质产品、高科技仪器、高标准服务,铸就了瘦百科在专业养生纤体流通业务中领头羊地位。送花是起源于汉族的生养仪俗,用花来表达的语言实在太丰富了,收花人的您可曾领会其中的深意?要送花的你,又是否有点困扰?知道红、白玫瑰组成的花束的意义吗?知道探病时送百合要先作些处理吗?等等,要很好的表达和领悟

  • 微阅读历史百科(微阅读历史小百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打开微信阅读,点击“我”,然后最后一个是“阅读记录与订购”,点击进入,里面有两类,一个是“阅读记录”,就是你在微信阅读上面读过的所有的书,它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是有记录的,就可以看到过去自己所读的书。另一个是订购,是预订想要看的电子书。以小米手机为例,恢复阅读历史的操作方法∶打开手机,找到桌面中

  • 黑人历史月百科(黑人 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绿皮书》是由彼得法拉利执导,维果莫特森、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剧情片。讲述了意裔美国人保镖托尼,他被聘用为世界上优秀的爵士钢琴家唐开车。钢琴家将从纽约开始举办巡回演奏,俩人之间一段跨越种族、阶级的友谊的故事。影片于2018年9月11日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2019年3月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影片于20

  • 欧美历史百科问答(欧美历史百科问答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知识回答就从中国的历史来说起吧,中国历史上下5000年,从夏商周开始然后到春秋战国,然后就是秦朝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然后到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历史就经过了5000年。我们华夏历史是世界上最长久的古老文明。历史文化也是世界上最长久的。第一个冷知识:古代的女子爱簪花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在

  • 宁夏书法家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如今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汉末三国时期属于凉州的安定郡和北地郡。与邻近的甘肃省一样,宁夏地区在汉末三国时期的局势也非常复杂,战乱不止。不过,令人诧异的是,宁夏并未如甘肃那样在汉末三国时期出现了几位威震天下的名将,而是出现了几位在文学、艺术、医学方面颇有造诣的名人。本文根据史料记载,对汉末三国时期隶属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