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则徐是一位怎样的人?
林则徐是中国清代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缴获和焚毁大批鸦片,并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连头号鸦片贩子英国商人在如此清廉的钦差大臣面前,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手从来没有被贿赂玷污。在中国政治家中,这种情形是闻所未闻的。”
林则徐官场40载,行迹踏遍14省,统兵40万,到头来仍两袖清风,一贫如洗,正如晚年他在《自定分析家产书》中所述:“田地家产折价三百银有零”,“况目下均无现银可分!”实在令人可钦、可佩!所有这些,正如他故居厅堂悬挂的那幅亲笔所书的格言所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查看全部4个回答
高中历史人物都有哪些?北大学霸传授...
最近11分钟前有人申请相关服务
高中历史人物高考怎么提分?想要高中成绩神速超越别人,北大学霸在线传授快..
tql.hquxhxjj.cn广告
宜春历史,1800万家长的选择,精英...
最近6分钟前有人申请相关服务
掌门1对1历史,五层筛选全国优秀教师,紧扣各地教材...
zhangmen.org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
二、林则徐简介生平简介?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历史治水名人[1]。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闽侯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瓶泉居士等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38年9月20日,湖广总督林则徐奏陈严禁吸食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虎门硝烟。
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中国近代民族英雄,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
林则徐曾多次粉碎英国人到中国海域进行武装挑衅。虽然不少中国人视其“虎门销烟”之行为为一次壮举,但这同时亦是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近因。
林则徐多次抵抗西方的武力入侵,对于西方的政治势力进行的艰苦的斗争,对于西方文化、科技和贸易,林则徐则持开放性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懂得英语和葡语两种外语,并且着力翻译西报及西方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成《海国图志》,此书其后启发了晚清后期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是韦庄敬的朋友。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
林则徐-评价
中国清代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缴获和焚毁大批鸦片,并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林则徐的生平简介林则徐生于1785年8月30日,字元抚,晚号“俟村老人”,清朝后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体中国人的敬仰,曾多次粉碎英国人到中国海域进行武装挑衅,其虎门销烟之壮举被载入中国史册。
他是清朝政府的一位重要官员,一八三八年,外国毒贩子在广州汇集,想用鸦片来打开中国的大门.一八三九年三月,林则徐到广州让外国毒贩被迫交出鸦片二万多箱.
林则徐还想出了销毁鸦片的办法:先挖好两个大池子,把鸦片放进去,池中放上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将池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经过二十二天后,才能把收缴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硝烟”.
林则徐的这次虎门硝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人们无不拍手称快,也给了外国毒贩子一次次重重的打击,严重地挫败了外国侵略者侵占中国的野心,也维护了中国人民的尊严
林则徐生于1785年8月30日,字元抚,晚号“俟村老人”,清朝后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体中国人的敬仰,曾多次粉碎英国人到中国海域进行武装挑衅,其虎门销烟之壮举被载入中国史册。
三、近代十大英雄人物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故事
1、贤德在《林则徐集戏》中出现了一闪一闪的语言:政府的方式,官员的检查第一。
林则徐痛恨此,及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杜绝任何不当行为的发生,选出了大批忠诚的六月人和富才人才。在日常生活中,林则徐也非常注重人才的识别和考核。《冥想》记录在这篇文章中:林则徐:每个客人都必须首先问问自己的生活、技能、爱好和山川的习俗,交给了郝杰
退市即使,4人专门处理此事。寨中的大柜子,方框18,分为藏族。凡审查,根据国籍。在《林则徐年表》中,还写道:林则徐接待了边锋绅士,一定要在桌子上,在屏幕后的小官员准备语言,每天大家都是。
2、惠及四方林则徐在10个省管辖下的数千个县。无论身在何处,他都坚持为人民服务,做实事。在河南,他看到洪水,数千人无家可归,立即轻轻汽车,亲自赶往受灾严重的兰考现场办公室,帮助那些流离失所的受害者迅速返回自己的故土。
当他发现河南州长齐河的缺点时,他立即建议法院扣押经销商囤积的河流材料,以负担得起的价格购买。因此,一方确保了和平。
在江苏和浙江,他不仅带领人民修复了海堤、兴水利,而且倡导改进稻种,增加新技术,促进农业发展。他还鉴于实际情况,,消除管理不善,创造性地实施盐票制度,从而打击非法商人,大大增加了国家的盐税收,促进人民的生活。特别是江苏发生严重洪灾后,又饿又冷的人们曾经包围了这位松江官员,强烈要求减租、分配救济。江苏省长韩文贤连夜招兵买马时,准备被武力镇压。林则徐赶忙劝阻庭审,并前往松江安抚遇难者,布置救灾,从而缓解了迫在眉睫的严重局势,使数千人饥饿,避免了杀戮。
3、教子有方林则徐一向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早在他担任两广总督时,因次子聪彝随夫人住在老家,便特地给夫人写信说:“务嘱次儿须千万谨慎,切勿恃有乃父之势,与官府妄相来往,更不可干预地方事务……次儿在家,实赖夫人教诲。”后来,他被发配新疆,其夫人和女儿、儿媳住在西安,他又给夫人写信,请夫人勿忘每日教他们读书写字。当夫人和女儿、儿媳从西安返回福建后,又常常给次子写信,向他提出自己的希望和要求。
有一次,林则徐给其次子写信说:“你的哥哥在北京做官任职,我又被流放到边远的新疆,只剩下你侍奉你母亲和带领弟妹在家居住了。照顾家庭,责任是很重的。你应该认真遵守的事有5条:第一必须勤奋读书,尊敬老师;第二必须十分孝敬地侍奉母亲;第三必须对弟妹友爱;第四对于亲戚本家必须和睦相待;第五必须爱惜光阴,努力上进。”
之后,他又写道:“士、农、工、商四种人中,农民最重要,是世界上第一等高贵的人”;“你如果能够舍弃应科举,而改学种田作农夫,这是我最为高兴的事。”还劝他“长期住到乡下去,跟着长工学习种田技能,天刚明就起床,整天勤劳动。”
中国若林则徐,至少还要被鸦片折磨不知道多少载!这就是林则徐,中国近代十大英雄人物之一的林则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