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里历史沿革著名?
中国七大古都是: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所在省份分别是:陕西、江苏、北京、河南、河南、浙江、河南。
中国十三冶历史沿革?
中国十三冶具有六十多年的施工经历。
1951年6月在黑龙江齐齐哈尔成立,雏形为北满工程处,六十多年的历史中,几经易名:
1953年迁址后,改名为本溪钢铁公司工业工程公司,
54年2月重工业部将后北满钢厂与本溪钢铁公司工业工程公司合并成立本溪钢铁公司北满钢厂。55年1月改为重工业部北满钢铁建设公司。
56年3月改名为重工业部建筑局第四冶金化学建筑总公司。
56年9月北满钢厂竣工后迁址太原,建设太钢,改名太原化学冶金建筑总公司。
57年10月与太钢合并。
62年11月从太钢分出,改名冶金部第四冶金建设公司。后来改名太原冶金建设公司
64年12月改为第十三冶金建设公司
70年5月划归太钢管制,改为太原钢铁公司基本建设指挥部
75年7月恢复十三冶金建设公司名称,隶属冶金部和山西省的双重领导。
中国海防股历史沿革?
中国海防股(英文缩写:CSSC)是中国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之一,其历史沿革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
1952年,中国政府成立了中央造船总公司,负责国内所有船舶设计、建造和修理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家战略的调整,该公司也不断发生变化。
1999年,原中央造船总公司进行改制,分别划归中央和地方管理。其中,中央划归成立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CSIC)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CSSC),后者是中国唯一的海军建造企业。
2009年,CSSC进行了重组,并成立了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CSSC)作为上市公司。2011年,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海防股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船舶制造企业,在建造各类船只和海洋工程设施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功,并不断开发新技术和领域,推动着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历史沿革?
1951年7月10日,中国农业银行的前身农业合作银行建立,隶属中国人民银行领导,承担金融服务新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恢复与发展的职责。1952年7月,与中国人民银行合并,职能并入人民银行。
1955年3月,按照为农业合作化提供信贷支持的要求,正式以“中国农业银行”名称建立。1957年4月,与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合并。
1963年11月,根据统一管理国家支援农业资金的要求,中国农业银行再次建立,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965年11月,与中国人民银行第三次合并。
1979年2月2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中国农业银行第四次恢复建立。
1984年6月1日,农业银行引进首笔世界银行贷款。
1985年6月24日,中国农业银行首次统一行名字体。
1985年6月25日,中央决定成立中国农业银行党委。
1993年12月,国务院明确做出“中国农业银行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决定,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
1994年4月,中国农业银行向新组建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划转了绝大部分政策性业务。
1996年8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农业银行不再领导管理农村信用社,与农村信用社脱离行政隶属关系。
1999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向新组建的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
2004年,农行第一次上报股改方案。
2007年1月,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中国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总原则,中国农业银行进入股份制改革新阶段。
2007年9月,农行选择吉林、安徽、福建、湖南、广西、四川、甘肃、重庆等八个省(区、市)开展面向“三农”金融服务试点。
2008年1月23日,农业银行明确提出“3510”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
2008年3月,农行开始推动在6个省11个二级分行开始“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
2008年8月,农行总行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全面推动全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
2008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总体实施方案》,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2008年11月,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向中国农业银行注资,与财政部并列成为中国农业银行第一大股东。
2009年1月15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10年4月,中国农业银行启动IPO。
2010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A+H股于15日、16日分别在上海、香港挂牌上市,实现全球最大规模IPO。
中国劳动法的优缺点?
优点:
1.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加强了合法用人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3.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有利于减少纠纷
弊端:
1.依法实施难度大
2.劳动合同法易造就懒人
3.把劳动划分等级
4.对劳动者一定程度上有束缚
中国农业大学历史沿革?
中国农业大学(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历史沿革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
1954年和1984年将北京农业大学列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年7月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60年10月,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85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年9月,经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
学科建设历经近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为特色和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共设有13个学院,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医学、哲学等9大学科门类。
设有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校拥有19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其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八),15个部级重点学科。10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研究中心,11个部级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国的十六所一流大学之一。大学科门中农学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80个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等7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其数量在全国排第三,仅次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师资力量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1170余位专职教师,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教授(含研究员)403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64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专家13人,“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11人。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国际著名农学家NormanBorlaug在内的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该校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拥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学、化学两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重视教学质量,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4488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355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065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05余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262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139人。成人教育学生及网络教育学生35093名。
科研成果中国农业大学广泛深入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学校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着重开展具有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和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应用研究,生物与农业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居领先水平。近二十年来,获得国家级奖励94项,省部级以上奖励750项,其中70多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迄今为止,实用技术成果推广覆盖全国28个省市(区),累计农作物技术推广面积超过10亿亩,畜牧技术推广规模达到14亿头(只),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石元春院士主持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研究与开发”项目荣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许启凤教授主持的“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农大108的选育与推广”项目荣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农业大学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73项目)总数为9项,居全国高校第三位。200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0余项,列全国农林高校第一位,北京高校第三位。2005年该校SCI收录论文425篇,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其中,农学学科论文该校列全国第一位,生物学类论文该校列全国第二位。2005年该校有2篇论文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发表。2006年该校科学家分别在《CELL》和《NATURE》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奠定了其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
劳动法在中国有用吗?
《劳动法》当然是有用的,至少是一个规范的作用。有了《劳动法》,很多企业才会按照《劳动法》去制定用人、工作、休假和工资制度,很多职工也会依据《劳动法》来维护权益。如果没有《劳动法》,那么所有的企业都能随心所欲,马上就都会变成血汗工厂了。而目前,虽然也有血汗工厂,但毕竟也有很多守法企业。
中国劳动法第50条是什么?
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中国关于出国劳务派遣的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2021中国护士劳动法?
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如果护士与医院存在劳动关系的,医院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