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排名?
前十名为:中建一局建设发展、中建三局一公司、中建五局三公司、中建五局土木么司、中建七局三公司、中建三局二公司、中建四局六公司、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中建二局三公司、中建八局三公司。
中国建筑标准?
国家标准的级别要高于建筑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中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四级。低级别的标准须要严于高一级的标准。否则,“低级别”的标准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标准的级别高低与技术难度成反比.注意:标准不是法律,国标不是“宪法”,不存在服从一说。
行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由我国各主管部、委(局)批准发布,在该部门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称为行业标准。例如:机械、电子、建筑、化工、冶金、轻工、纺织、交通、能源、农业、林业、水利等等,都制定有行业标准。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当同一内容的国家标准公布后,则该内容的行业标准即行废止。行业标准由行业标准归口部门统一管理。行业标准的归口部门及其所管理的行业标准范围,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定,并公布该行业的行业标准代号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并在公告后需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文件,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以外,一般有一定的推荐意义。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协调项目分工,组织制定(含修订),统一审批、编号、发布。法律对国家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和国家标准发布的年号(发布年份)构成。强制性国标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推荐性国标是指生产、检验、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国家标准。
中国建筑常识?
中国古代建筑以单间的建筑为例,从上到下可分为四部分,屋顶、斗拱、墙与柱、台基。一、屋顶屋顶最上方为一条横向的屋脊,称为正脊.较大的殿宇的正脊两端有鸱吻(鸱尾、龙吻).垂(斜)脊的外端(檐角一端)排列着一系列脊饰,最外面是若干个小动物称为蹲兽,最后面龙头状的,称为垂兽。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可分为庑殿式顶、歇山式顶、悬山式顶、硬山式顶、攒尖式顶和录顶等形式。按屋檐的层数分,庑殿顶、歇山顶和攒尖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歇山式、悬山式和硬山式又分出一种没有正脊的卷棚式屋顶。此外,歇山式还分出一种极少见的十字歇山顶。
1、庑殿顶庑殿顶又称四阿顶,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庑殿顶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现存的古建筑物中,如太和殿和曲阜孔庙大成殿。重檐庑殿顶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只有皇帝和孔子的殿堂可以使用。
▲图为重檐庑殿顶宫殿建筑2、歇山顶歇山顶又称九脊顶,除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歇山顶主要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与庑殿顶的第二檐基本相同。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目前的古建筑中如天安门、太和门、保和殿、乾清宫等均为此种形式。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用歇山式顶(单檐)。
▲图为单檐歇山(蓬莱院后院三清殿)3、悬山顶悬山顶五脊二坡,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屋顶左右屋檐出山墙),又称挑山。
▲图为悬山顶(趵突泉公园西北围墙边)4、硬山顶硬山顶五脊二坡,与悬山顶不同之处在于,两侧山墙从下到上把檩头全部封住(屋顶左右屋檐不出山墙)。硬山顶出现最晚,是随着明清时期房屋墙壁广泛使用砖砌以后才大量采用的。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式或硬山式屋顶。
▲图为硬山(广智院的一座建筑)硬山防风火,悬山防雨,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多硬山5、攒尖顶攒尖顶用于正多边形或圆形建筑,顶部有一个集中点,即宝顶。角式攒尖顶有与其角数相同的垂脊,圆攒尖顶则由竹节瓦逐渐收小,故无垂脊。故宫中和殿、天坛祈年殿属攒尖顶。
▲图为太和殿(重檐庑殿顶)、中和殿(四角攒尖顶)、保和殿(重檐歇山顶)6、录顶录顶屋顶(四边或正多边形)上部做成平顶,下部做成四面坡四向(或多面坡多向)。垂脊上端有横脊,横脊排水的数目与角数相同。各条横脊首尾相连,故亦称圈脊。
▲上面是平顶,往下有斜坡和屋檐7、卷棚顶卷棚顶屋面双坡,屋顶最上方没有突出的正脊。从梁架结构看,梁架最上方没有正中的脊檩,而是在上方两侧并列两个脊檩,上加弧形罗锅椽,使两坡相接处呈圆弧形。硬山式、悬山式和歇山式都可以做成卷棚顶。此种建筑,园林中居多;宫殿建筑群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
▲图为前面为卷棚式硬山
▲图为卷棚式歇山
▲图为悬山式卷棚顶8、十字歇山式屋顶
▲图为歇山式的变种十字歇山式(临汾东岳庙元代戏台)9、三川脊式屋顶硬山式变种三川脊式硬山正脊中间高起来,并在高起来的两侧增加垂脊
▲图为三川脊式歇山二、结构框架中国古代建筑的承重部分为框架结构,主要包括梁、柱、檩、椽、枋等。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各承重部分的名称,有不同的说法。一般来说,如果以横向的屋脊作为x轴,以房屋进深方向为y轴,以垂直的立柱方向为z轴的话,z轴方向的圆木为柱;y轴方向的圆木或方木为梁,梁由下至上层层重叠,逐渐缩短,最下方的长梁落在柱头上或通过斗拱落在柱头上,上下的每层梁之间由短柱支撑形成梁架;x轴方向的圆木为檩,最上方为脊檩;沿屋顶向下,在相邻两个梁架之间的每根梁端架檩;在檩架形成的斜面上,在檩上排列椽,形成屋顶的两个坡面的骨架。在骨架上加置望板,覆以瓦,就形成了屋顶。
图为结构框架示意图:
三、斗斗拱中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般置于柱头和额枋(位于两檐柱之间,用于承托斗拱)、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由斗形木块、弓形短木、斜置长木组成,纵横交错层叠,逐层向外挑出,形成立大下小的托座。明清时期,斗拱的结构作用已逐渐消失,成了纯粹的装饰、等级的标志。
1、斗营造流程:(1)、
(2)、
(3)、
(4)、
2、斗名词解释:踩:1、说斗几踩,这个“几”是奇数的。2、斗向内、外挑出,清代叫“出踩”,以正心为中心向内或向外每加出一排,就叫一踩.斗拱共有三种不同的位置,1、在柱头上2、在屋间额枋之上3、在屋角柱头之上,这三种各有专名叫:柱头科、平身科和角科。斗在结构上有四种重要的分件,略似弓形,位置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叫做。形式与拱相同,而方向与拱成直角的叫做翘。翘之向外一端特别加长,斜向下垂的叫做昂。
四、墙与柱墙与柱构成房屋建筑立面的组成部分,房屋建筑一般三面围墙,正面为木质楹柱与门窗,左右墙面称为山墙。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或称“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中国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字,所以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为单数,每两根立柱之间为一间;而且开间越多,等级越高。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迎面为十二根立柱,开间为十一间,曲阜孔庙大成殿,迎面为十根石质龙柱,为九开间。
五、台基台基一称基座。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大致有四种。1.普通台基用素上或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约高一尺,常用于小式建筑。2.较高级台基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边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3.更高级台基即须弥座,又名金刚座。中国古建筑采用须弥座表示建筑的级别。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4.最高级台基由几个须弥座相叠而成,常用于最高级建筑,如故宫三大殿和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即耸立在最高级台基上。
六、装饰及色彩特征
古建的各部分装饰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不是离开建筑构件独立存在的,它们只是构件的外部形式,它是一种起到装饰作用的建筑构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装饰也慢慢失去了原来的作用而成了纯粹的装饰作用。
▲宫殿建筑采用黄色屋顶和红色屋身。
▲园林建筑多采用白色的粉墙,褐色的梁架,黑色的望砖。
▲佛教寺庙建筑多以黄墙黑瓦为主,暗红门窗,整个建筑多处在绿色建筑之中。
▲皖南乡土建筑多采用白色的粉墙,黑色的瓦,灰色的砖。
中国建筑级别?
1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3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中国建筑泰斗?
林徽因,既是作家、诗人,也是建筑学家,她的《你是人间四月天》非常出名,但在大众眼里记住的往往是她的前两个身份,一般提到林徽因,也会联想到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但是很少人知道她在中国古代建筑方面很有成就,她关于建筑的论著,以及设计的一些作品。在很多读物里,她往往被塑造成一个人间烟火的民国美才女,但是她曾和丈夫梁思成深入基层考察古建筑,在战争中保护了国家文物,也为新中国城市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除此之外,她本人很爱国,也很有节气。总之林徽因并不单单只是个文艺女青年。
中国建筑日?
中国建筑节是一种流传于建筑圈儿的民间节日。农历六月十三,建筑节,源于这一天是中国古代巨匠鲁班的生日,而鲁班被中国的土木工匠尊为祖师,所以中国建筑节是中国建筑人尊师敬祖的日子,这个日子便被定为“中国建筑节”(ChinaArchitectureFestival)。
中国建筑史的梁思成著作《中国建筑史》?
版本一
书名:中国建筑史
作者:梁思成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1-1-1
ISBN:9787108033536
开本:16开
定价:65.00元
版本二
书名:中国建筑史
ISBN:978-7-5306-4881-0
作者:梁思成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
字数:266千字
定价:¥24.00
版印次:1-1
原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责任编辑:董令生
出版日期:2007-09-01《中国建筑史》是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梁思成于战火纷飞的1944年在四川宜宾的李庄完成的扛鼎之作,是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建筑史。当时对中国建筑的研究尚处于起步的阶段,对古建筑的实地调查也仅仅限于l932--1937年这短短的5年时间。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要弄清中国建筑两千年来发展的历史源流,梳理清楚其发展脉络,自然只能先从主流建筑人手,这就是为什么此书内容侧重于宫殿庙宇(即重点在大木作)。而对中国建筑中极富特色的园林,丰富多彩的民居基本没有论及。此书完成后,先生深感建筑史尚需深入的课题还很多。但当时正是抗战胜利,军兴以还,各地城市摧毁已甚,失地收复之后,立即有复兴焦土的艰巨工作随之而至,所需人才当以万计,当务之急是为国家造就建设人才,首先是建筑师。今后数十年,国家建设实有待于此辈人才之养成。因此他到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建筑史的研究只得暂缓进行。
本书是先生的重要遗著,因此补充的图片也全部采用当年先生所拍摄的图片,尽管这批图片经过水残质量已大不如前了。《中国建筑史》除供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作教材外,也可供考古、风景园林、旅游、工艺美术、舞美等专业人员及广大读者阅读、参考。全书分中国古代建筑、近代中国建筑、现代中国建筑三部分,每一部分除对发展概况进行综述外,重点对城市建设与各类型的建筑作了分章论述。其中古代建筑部分所占分量较重,内容较系统、全面,对木构建筑特征和清式建筑做法也辟有专章介绍;近现代建筑部分则着重于建筑发展的概括论述和典型实例的分析,使读者对近、现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有一个完整而具体的了解。为了使读者获得更丰富而形象的相关信息,《中国建筑史》还配有光盘,收录古代建筑重要实例的彩色照片约千幅。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代序)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国建筑之特征
第二节中国建筑史之分期
第三节《营造法式》与清工部
《工程做法则例》
一《营造法式》
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第二章上古时期
第一节上古
第二节春秋战国
第三节秦
第三章两汉
第一节文献上两都建筑活动之大略
第二节汉代实物
第三节汉代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
第一节文献上魏晋建筑之大略
第二节南北朝之建筑活动
第三节南北朝实物
第四节南北朝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五章隋唐
第一节隋唐都市宫苑陵墓寺观建筑之梗概
第二节隋唐实物
第三节隋唐之建筑特征
一建筑型类
二细节分析.
第六章五代宋辽金
第一节五代汴梁之建设
第二节北宋之宫殿苑囿寺观都市
第三节辽之都市及宫殿
第四节金之都市宫殿佛寺
第五节南宋之临安
第六节五代宋辽金之实物
一木构
二砖石塔幢
三其它
第七节宋辽金建筑特征之分析
一建筑型类
二细节分析
第七章元明清
第一节元明清宫殿建筑大略
第二节元代实物
一元代木构
二元代砖石建筑
第三节明代实物
一都市
二明代木构
三陵墓
四明代佛塔及其它砖石建筑
第四节清代实物
一宫殿
二苑囿离宫及庭园
三坛庙
四陵墓
五寺庙
六砖石塔
七住宅
八桥梁
九牌坊
第五节元明清建筑特征之分析
一建筑型类
二细节分析
第八章结尾清末及民国以后之建筑
附文一油印本《中国建筑史前言》
二读乐嘉藻《中国建筑史》辟谬
后记
中国建筑发展理念?
战国后期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修建了空前规模的宫殿、陵墓、万里长城、全国性公路驰道和水利工程等。不久秦亡汉兴,经过四百多年为魏、蜀、吴三国所代替。西汉与东汉曾先后建设规模宏伟的首都长安和洛阳。汉末曹操又营建了规制整齐的邺城。而文献描述的长安宫苑建筑的壮丽情况,与近年来考古发掘及其他遗物相印证;说明汉朝建筑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如当时已大量使用成组的斗、木构楼阁逐步代替了高台建筑。同时砖石建筑也发展起来,出现了砖券结构,宫殿遗址中所发现的各种瓦、下水管以及墓葬中所使用的大块空心砖都充分反映了当时制陶业的技术水平。中国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到汉朝已经基本形成了。
中国建筑史作家?
《中国建筑史》作者是梁思成。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
中国建筑500强?
20家工程建筑企业上榜
基建、建筑作为500强榜单中企业总收入体量最大的行业,今年该行业上榜公司有20家(主要为工程施工企业),总收入达约6.12万亿,同比去年增长了约15.5%。传统产业仍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柱。
这20家上榜单位里,包含了8家建筑央企、9家建筑国企以及3家建筑民企:
央企(8家):中国建筑(4.61,0.00%)、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中冶、中国能建、中国化学
国企(9家):上海建工集团、陕西建工、四川路桥、安徽建工、重庆建工、上海隧道、浙江交科、山东高速路桥、宁波建工
民企(3家):江苏中南建设(5.14,+1.58%)、河北建设、龙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