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趋势: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
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1840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为止。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社会近代化时间?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
1859年洪仁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
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北京政变
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
1911年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清帝退位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孙中山逝世
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
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27年底广州起义
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近代中国社会最大的矛盾是?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和改善人民生活和政治地位的提高扫清障碍,创造必要条件。
伊拉克近代历史?
1921年8月,伊拉克宣布独立,成立伊拉克王国,在英国保护下建立费萨尔王朝。
1932年,伊拉克获得完全独立。这让伊拉克成为凡尔赛和约签署之后,第一个成立的国家。然而英国仍然在其境内保有军事基地;费萨尔一世死后,由加齐继位,直至1939年他因车祸而逝世为止。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一再要求英国人离开伊拉克,但为英国所拒。
独立后,由于政治情势的紧张使英国势力仍存在于伊拉克。政府内部也分裂为以努里赛义德为首的亲英派,以及RashidAlial-Gaylani代表之反英派。
1936年至1941年间,伊拉克军方发动五次政变,迫使当局让步以为回应。
1941年的政变推翻了努里赛义德,改由RashidAlial-Gaylani执政。阿里虽未终结王室,但使之更为顺从;并试图限制英方在1930年的条约中所拥有之权益。
同年4月30日伊拉克军队自行在南部的高地上建立哈巴尼亚空军基地,派特使前往请求。英国拒绝,然后要求伊拉克军队离开该地区。殆5月2日最后通牒到期后,遂于清晨5点开始轰炸伊拉克军队以胁迫之,敌对行动从4月18日持续至1941年5月30号,此后英国又占领伊拉克多年。
英伊战争结束后,赛伊德复任首相并支配政坛直到1958年王室被推翻为止。在他执政期间推行亲西方的政策。
1958年7月14日以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费萨尔王朝,成立伊拉克共和国。
1963年2月8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推翻卡塞姆,建立以该党为主的政权,但由党外人士阿里夫任总统。
1968年7月17日,以艾哈迈德哈桑贝克尔为首的复兴党军官集团联合阿卜杜勒拉扎克纳伊夫青年军官集团推翻了阿里夫,复兴党再度掌权,推行阿拉伯“统一、自由、社会主义”的纲领,贝克尔出任总统。
1979年7月贝克尔因病辞职,复兴党人萨达姆侯赛因接任总统。
1980年伊拉克因同伊朗边界纠纷发动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战争,受到联合国制裁。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单方面发动伊拉克战争。4月9日,美军攻占巴格达,萨达姆政权被推翻。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
2011年12月20日,美国实现从伊拉克的完全撤军。
2016年10月28日,伊拉克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任期从2017年至2019年。
2017年6月7日晚,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政府发表声明宣布,2017年9月25日将在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以及辖区外的库尔德地区举行独立公投。美国国务院对此回应称,美方理解库尔德自治区的诉求,但是担心这样的公投可能不具备约束力。
2017年12月9日,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宣布收复被恐怖极端组织占领的全部领土,取得反恐战争的重大胜利。
近代埃及历史?
1882年9月,英军占领埃及。埃及名义上从属奥斯曼帝国,实际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经济畸形发展,外国投资激增,大片土地被外国人占有。埃及成了英国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政治家和政论家穆斯塔法卡米勒和穆罕默德法里德在号召埃及人民反对英国占领、争取民族独立方面作出重大贡献。1907年,卡米勒创立民族党,要求英军撤出埃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埃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于1914年12月18日单方面宣布埃及为其保护国,取消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宗主权,废黜阿巴斯二世(1892~1914在位),立侯赛因卡米勒为埃及苏丹。在华夫脱党的领导下,埃及人民开展了全国性的反对英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1918年3月8日,英国统治当局逮捕扎格卢勒等人,开罗和全国许多城市为此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罢课、罢教、罢市和游行示威,一些地方的群众运动发展为武装斗争,甚至建立了政权机构。英国统治当局不得不释放扎格卢勒等人。但1921年底,英国统治当局再次逮捕扎格卢勒等人。埃及又一次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英斗争。英国被迫于1922年2月28日承认埃及独立,但仍保留其四项特权:英军驻守苏伊士运河区;保留防卫埃及国防和交通线的权利;保护在埃及境内的外侨及其财产的权利;保持对苏丹的最高统治权。
1923年4月11日,埃及颁布宪法,规定埃及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拥立前苏丹福阿德一世为国王。1936年8月,英国以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危及埃及安全为借口,同执政的华夫脱党政府签订了为期20年的英埃同盟条约,将英国1922年提出的四项特权用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
苏伊士运河中的船只(绘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埃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埃及人民展开了更大规模的反英、反封建王朝的斗争。1946年2月,埃及工人学生联合会成立。在该组织号召下,2月21日和3月4日,埃及举行了两次全国性的抗议斗争。要求终止英埃同盟条约、英军撤出埃及、改变现行制度、消灭贫富悬殊。同年10月,在人民强烈反对下,埃英签订的英军继续留驻埃及的秘密协定被迫废止。1947年,埃及群众性反英斗争继续高涨,迫使政府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控诉,要求英国无条件撤军。
1948年5月,埃及参加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的第一次战争(见中东战争),战败。国内政治和经济状况恶化,广大人民、士兵和下级军官对法鲁克国王为首的封建王朝的统治极为不满。以纳赛尔为首的、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军官组织逐渐成为埃及革命的领导力量。
1951年10月15日,埃及政府宣布废除英埃同盟条约和1899年的英埃共管苏丹协定,并拒绝加中东司令部。1952年7月23日,由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革命,夺取了政权,国王法鲁克宣布退位。1953年6月18日,埃及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1971年9月1日埃及改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近代历史霸主?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特指西欧)的统一便只存在于信仰基督教之中,教皇成为了中世纪欧洲这个天下的主宰。
而随着宗教改革的出现和天主教的分裂,欧洲近代的争霸史也来开了帷幕,这一幕其实与我国古代的春秋五霸很相似,只不过我国最终完成了统一,而欧洲至今仍然在统一的路上。
01
1、哈布斯堡帝国时期
欧洲近代的第一个霸主自然还是当年名义上西欧唯一的皇帝所在地神圣罗马帝国,而随着哈布斯堡家族通过联姻几乎统治了除法国之外的整个西欧,神圣罗马帝国也开始和开启人类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帝国合流。
因此,近代初期哈布斯堡家族所在的帝国是欧洲当之无愧的霸主,查理五世是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尼德兰君主、德意志国王、也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国君。
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
查理五世的哈布斯堡帝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时间是公元16世纪。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的霸权,一直延续到公元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
此时的中国,处于明亡清兴之际。
02
2、法兰西帝国时期
三十年战争源于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宗教之争,宗教改革促使天主教内部分裂出了基督新教,而这一点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和罗马教皇都无法容忍,于是战争爆发了。
不过,这场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迅速演变为整个欧洲的内战。战争的两方主力分别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和迅速崛起的法国。
法国本来是信天主教的,但为了争霸欧洲,选择了与德意志新教诸侯、瑞典、丹麦站在一起,并得到了荷兰、英国、俄罗斯的支持;
神圣罗马帝国,与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是战争的另一方,并得到了罗马教皇和波兰的支持。
最终的胜利者是法国,此后,法国开始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法国在欧洲的霸业在路易十四(1643年-1715年在位)手中达到了顶峰,至拿破仑在1812年兵败莫斯科而结束。
三十年战争后,欧洲也是世界上的第一个国际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并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最初的国界。
此时的中国,处于康熙大帝时期。
03
3、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
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先行者,荷兰、法国、英国则后来居上。如果说公元16世纪的还是属于西班牙和葡萄牙,公元17世纪的海上属于荷兰,那么从公元18世纪开始,海洋的争霸战便在英国和法国之间展开。
当年的哈布斯堡帝国不仅是欧洲大陆的霸主,还通过西班牙成为世界海洋的主宰。随着三十年战争的结束,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而英国则成为世界海洋的霸主第二个日不落帝国。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之路,主要通过两场战争:
其一,是七年战争(1756-1763年)
这其实是一场以英法为交战双方的世界大战,从欧洲各国波及全球,战争最终以英国的胜利而结束,此战后法国丧失了几乎所有的海外领地。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乾隆攻灭准噶尔汗国一统蒙古三部,便在七年战争期间。我们不知道乾隆对当时的世界局势了解多少,但他选择的时机无疑是准确的,因为支持准噶尔汗国的俄罗斯正忙于欧洲争霸战。
其二,拿破仑战争(1803-1815年)
法国在拿破仑时期重新崛起,为了击败拿破仑,大英帝国组织了七次反法同盟,最终浇灭了法国再度称霸欧洲的欲望。
不过,与哈布斯堡、法国,以及后来的德国、苏联不同,大英帝国从未谋取在欧洲大陆占据领土,它一直奉行的是“欧陆均势”政策,法国强则组建“反法同盟”,德国强则组成反德盟国,苏联强则引入美国进行制衡。
至今不变。
04
4、德意志帝国时期
拿破仑战争的结束,促使欧洲开始重画政治版图。
公元1815年,战胜国在维也纳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这便是维也纳体系。这一体系以英、俄、奥、普为首,目标就是阻止法国重新崛起。
法国在欧洲败于反法同盟之后,大英帝国成为真正的世界霸主,而俄罗斯则成为“欧洲宪兵”,显赫一时。
与此同时,普鲁士王国开始崛起。
普鲁士和奥地利本是神圣罗马帝国内部最大的两个王国,而奥地利则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所在地,也就是正统所在。
为了打破维也纳体系对法国的桎梏,法皇拿破仑三世(拿破仑的侄子)开始与普鲁士的俾斯麦联手,最终的结果如俾斯麦所愿,却不是拿破仑三世所想要看到的。
为了统一德意志,普鲁士在击败丹麦、奥地利后迅速出兵法国,通过击败法国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
德意志帝国统一后,在威廉二世和希特勒之时先后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挑战英国的世界霸权。
这一阶段,应当说是德国挑战大英帝国霸权失败的时期,以1945年苏联攻占柏林而结束。
两次击败德国,战胜国分别组建了国际联盟和联合国,这一时期的中国处于清末和民国。
05
5、俄罗斯和苏联时期
苏联的前身是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在拿破仑战争之后曾与大英帝国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广泛的争霸战,这一时期有一个专有名词大博弈。
中国、印度、中亚、波斯、奥斯曼,都是大英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博弈的对象。最终,公元1853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终结了俄罗斯帝国的陆上霸权,俄罗斯落后的农奴制已然跟不上世界工业化的大潮。
公元1856年,这一年,大英帝国在东方击败了中国的清朝,在中东则作为奥斯曼帝国的后台击败了俄罗斯帝国,显示了日不落帝国的实力之强大。
不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固然争霸未成,大英帝国的荣耀也不复存在,而苏联则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若非美国被引入欧洲来制衡苏联,或许整个欧洲都将匍匐在苏联的钢铁洪流之下,被苏联平推而统一也并非不可能。
这一阶段,至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而结束。
如今的欧洲,当年的哈布斯堡帝国今日的西班牙、奥地利已然沦为二流强国,而英~法~德~俄仍然是欧洲四极。
阜阳近代历史?
秦代始置汝阴县,汉属汝南郡。三国魏置汝阴郡。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32年)置颍州,隋设汝阴郡,唐设颍州,宋设顺昌府,元属汝宁府,明属凤阳府。清为颍州府。清雍正十三年,颍州更名阜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阜阳地区专员公署,下辖八县一个行政办事处。1998年2月,亳州市从阜阳市划出,由省直辖。2000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亳州市、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划归亳州市管辖。
目前,阜阳市辖界首市和太和、临泉、颍上、阜南四县及颍州、颍泉、颍东三区。
南非近代历史?
南非的最早的土著居民是桑人、科伊人及后来南迁的班图人。1652年荷兰人开始入侵,对当地黑人发动多次殖民战争。19世纪初英国开始入侵,1806年夺占“开普殖民地”,荷裔布尔人被迫向内地迁徒,并于1852年和1854年先后建立了“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土瓦共和国”。1867年和1886年南非发现钻石和黄金后,大批欧洲移民蜂拥而至。英国人通过“英布战争”(1899~1902),吞并了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士瓦共和国。1910年5月英国将开普省、德兰士瓦省、纳塔尔省和奥兰治自由邦合并成南非联邦,成为英国的自治领地。
1961年5月31日,南非退出英联邦,成立了南非共和国。南非白人当局长期在国内以立法和行政手段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先后颁布了几百种种族主义法律和法令。1948年国民党执政后,全面推行种族隔离制度,镇压南非人民的反抗斗争,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裁。1989年,德克勒克出任国民党领袖和总统后,推行政治改革,取消对黑人解放组织的禁令并释放曼德拉等人。
1991年,非国大、南非政府、国民党等1方就政治解决南非问题举行多党谈判,并于1993年就政治过渡安排达成协议。1994年4~5月,南非举行了首次由各种族参加的大选,南非举行首次不分种族大选,非国大与南非共产党、南非工会大会组成三方联盟并以62.65%的多数获胜,曼德拉出任南非首任黑人总统,非国大、国民党、因卡塔自由党组成民族团结政府。这标志着种族隔离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平等新南非的诞生。1994年6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南非在联大的席位。1996年12月,南非总统曼德拉签署新宪法,为今后建立种族平等的新型国家体制奠定了法律基础。
古巴近代历史?
20世纪50年代,古巴爆发了一场武装起义,经过5年多武装斗争,于1959年1月取得胜利,在美洲大陆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国。
古巴曾沦为西班牙殖民地。为争取独立和解放,古巴人民从1868年到1898年的30年中,进行了两次独立战争。但是,当古巴人民行将赶走西班牙殖民者时,美国又把手伸向古巴。
1898年,资本主义发展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美国发起了对西班牙的战争。战争结束后,美国在古巴实行新殖民主义政策,扶植亲美势力,强迫古巴接受“普拉特修正案”,规定美国有权干涉古巴内政和在古巴建立海军基地。1902年,古巴宣布成立共和国,但至50年代,历届政府均受美国控制。
龙岩近代历史?
1962年,永安、宁化、清流3县从龙岩专区划归三明专区,龙岩专区辖县7个:龙岩、长汀、上杭、武平、连城、漳平、永定。1970年,龙岩专区改称为龙岩地区,辖区不变。1997年,龙岩地区辙地设地级龙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