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两大历史任务?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的原因:
(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国力衰微,社会混乱,人民贫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
(2)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
这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
(1)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中国近代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1.中国近代两大历史任务是: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中国近代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既是互相区别,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两大历史任务四个历史时期?
1.中国近代两大历史任务是:
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中国现代史四个时期:
一是过渡时期(1949年10月~1956年12月)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政治:完成土地改革运动,和平解放西藏。
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完成“一五”计划,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
外交: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其中“一边倒”方针对促进经济恢复。
二是曲折发展时期(1956~1966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政治: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经济: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经济建设遭受严重挫折。
外交:反对来自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压力,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友好外交关系。
三是十年文革时期(1966年~1976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严重错误
政治:中央领导人错误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认为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敌我阶级矛盾,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运动。
经济:工农业生产秩序遭到破坏。
外交: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政治:制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得到重建并获得发展。
经济:对内改革,实行农村承包责任制,实行对外开放。
外交: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理论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两大历史任务的实现方式是什么?
中国近代两大历史任务是: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实现方式: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因为帝国主义列强决不会自动放弃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封建主义势力也决不肯自动放弃自己控制的政权,所以,以改良的方式是不可能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合统治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
实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实现方式:实现人民富裕,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两大历史任务完成标志是什么?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国力衰微,社会混乱,人民贫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两大历史任务完成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难题?
中国近代史主要面临的矛盾是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以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近代社会转型的血与泪的历史。
如果说是今天主要面临问题,则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是随着环境污染,经济发展,现在也面临着一些非主要矛盾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答: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二者的关系:1.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二者主体、内容不一样,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2.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二者相互关系,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三大选择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三大选择:一是中国人民为中国革命实践和中国的建设历程选择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二是选择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三是选择社会道路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
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中国近代粮食历史?
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当时全年的粮食产量仅有1亿多吨,人均粮食仅有200千克出头。经济要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于是粮食问题便成为当时全国发展的头号问题。在接下来的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中,着重于土地改革和粮食增产,经过几年的发展,粮食产量终于有所提高,但还远谈不上安全。
1953年,中国开启了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也开启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其中农村的组织从互助组到初级社,最后发展为高级社,为粮食的统购打下了基础。到1958年,五年计划完成后,进入到了人民公社发展时期。
中国近代农业历史?
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业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运用于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