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的韩信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的韩信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922 更新时间:2024/3/25 22:01:05

韩信是个能屈能伸、宽宏大量、以德卖裂耐报怨的人。而韩信却不是以人品好出名的,有也许是他在军事上的能力更加耀眼,掩盖了他人品上源源的闪光点。后世称韩信为军神,他的灵活用兵之法,即使在几千年之后的如今也少有人能出其右。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扩展资料: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中春“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信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没谈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

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

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韩信熟谙兵法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差察陵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

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

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虚戚、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韩信,汉族,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卖烂,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韩信的主要成就: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册薯”。“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中姿漏,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韩信(?—前196),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年少时父母双亡,家道贫寒,却刻苦读书,熟演兵法,怀安邦定国之抱负。苦于生计无着,于不得已时,在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时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剑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圆消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跨下之辱”。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韩信配剑从军,投身项梁的西楚军。项梁战死后,继随项羽,但未受项羽重用,只是充当一名执戟卫士。他多次向项羽献策,均不被采纳。于是他愤然逃出楚营,投奔汉王刘邦。刘邦初始也没把他当将才使用,只任命他为治粟都尉。韩信见刘邦不肯重用,决意离罩腔此汉营而去。丞相萧何素知韩信之才,闻讯即刻骑马月夜苦追,将他劝回,由此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后来,刘邦在萧何的屡次劝说下,亲自与韩信讨论军国大事,确信韩信为稀世之才,遂举行仪式,拜为大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韩信派人修复刘邦进入汉中时烧毁的栈道,迷惑雍王章邯,自己却率军悄悄沿南郑故道东出陈仓,大败章邯军,一举拿下了关中地区,使刘邦得以还定三秦。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二月,韩信引兵出函谷关,将兵锋逼至洛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邛等项羽所属的封国,先后归降。然后便与齐赵联合共谋击楚,四月,大军就已进至楚都彭城。攻势之凌厉,令人赞叹。未想刘邦进入彭城后就把防务丢在一边,遍搜宝货美人。正在与齐军鏖战的项羽听说彭城失守,急率三万精骑星夜赶回,一战将刘邦击败。韩信闻讯即刻赶来收集溃败的部队,和刘邦在洛阳地区会师,又成功地进行了阻击战,在京县、索亭之间把楚军打得大败,使项羽西进的兵锋顿挫。战线最后在荥阳稳定了下来。刘邦兵败彭城,齐、赵、魏等重又倒戈向楚。八月,刘邦封韩信为左丞相,领兵攻魏。魏王豹陈重兵于黄河东岸的蒲坂,韩信针对魏军部署,将大量船只集中在蒲坂对面的临晋,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用木框架绑扎瓦罐做成临时渡河器才,从上游夏阳渡河奇袭安邑,突然出现在魏军背后,大破魏军,俘获魏王豹。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年九月,韩信又引兵东向阏与,活捉代相夏说,收复了代郡。这时,刘邦却命韩信急调其力主至荥阳加强该地守备,故韩信只带了万余部队东下井陉攻赵。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韩信先以两千轻骑,乘夜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天明后亲率主力前出到河边背水列阵,诱使赵军出营攻击。汉军背河而战,无路可退,人人拼死作战。预先伏下的两千轻骑乘机攻入赵军空营,遍插汉军红旗,赵军见状,军心大乱。韩信挥军趁势反击,大破二十万赵军,斩杀赵军统帅陈余,生擒赵王歇。接着,韩信用“上兵伐谋”办法降服了燕。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韩信又用重兵急袭的办法攻破了齐都临淄。楚将龙且急领二十万人马来援,与败退的齐军会师于高密,然后与汉军隔淮水对峙。韩信秘密派人物迅用一万多个沙袋,乘暗夜在上游把淮水堵住。天明后派部分军队渡过淮水,在侧后攻击楚军,继而佯装溃败。龙且误以为汉军胆怯,率主力渡淮水追击。韩信命部属掘开上游堤坝,将楚军冲成两段,汉军运用半渡而击的办法,把已渡水的楚军全歼,龙且被杀。未渡水的齐楚联军不战自溃。韩信趁势挥军追歼逃敌,俘虏齐王田广,全部平定了齐地。韩信攻占齐地后,项羽恐慌万分,连忙派人去游说韩信,以三分天下为条件,希望韩信反汉联楚,被韩信所拒绝。韩信的谋士蒯通劝他:“将军难道没有听说过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的道理吗?……将军如今既有震主的威名,又挟难赏的大功,归楚,楚不信;归汉,汉王震恐。若不自立为王,何处是你的归宿呢?”韩信听了连连摆手道:“请不要再说了,汉王待我十分厚恩,把他的车给我乘,把他的衣给我穿,把他的饭给我吃。古人说过:乘人家的车,要替人分担忧患;穿人家的衣,也应替人分担忧患;吃人家的饭,就应该为人家卖命。我怎么能见利忘义呢?”于是,谢绝了蒯通的建议。可是齐地初定,需立王掌政以安民心。所以韩信已遣使修书请求刘邦立他为假齐王(代理齐王)。当时,刘邦正被项羽困在荥阳,自顾不暇,看罢来书后勃然大怒,本不想应允。后来,听取了张良和陈平的意见后,又说:“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是真王,当假王干什么!”于是,立韩信为齐王,并征调他的部队攻楚。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刘邦以韩信为主将,统一指挥各路大军。项羽指挥十万楚军,从正面向汉军阵地猛攻。韩信采用典型的侧翼攻击战法,令汉军中军稍稍后退,避开楚军锐气,而将两翼展开,实行侧击,然后再令中军推进,一下子完成了合围。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终使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于亥下。项羽眼见大势已去,慷慨自刎于乌江边。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韩信以项羽帐下执戟卫士的低微身份,几年内登坛拜将,屡建奇勋,终至成为左右楚汉战争的一方诸候。蒯通以“略不世出”来赞誉这位叱咤风云的军事人物。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他曾著有《韩信兵法》三章,可惜已经失传。韩信的军事才能令刘邦极度不安,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软禁于刘邦身边。一天,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答“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之军。”刘邦又问:“那末你呢?”韩信怔了一下,突然狂傲的大笑:“我是多多益善啊!”韩信的绝世军功和才华终于招来了杀身之祸,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吕后和萧何诱韩信至长乐宫的钟室,以谋反罪名杀之。一代名将,死非其所,实堪哀伤。

韩信爱惜人才,善于纳谏,但无政治远见,很自私。韩信爱惜人才,对谋士李左车,通予以重用。韩信听李左车的计策,派人成功说服燕,齐两国投降。后来刘邦派郦腔册食其成功说明齐归汉,韩信认为不用出兵了。通说:“汉王派郦食其说服齐乎烂国归顺,难道有诏令让您停止进军吗?您一个将军的功劳反不如一个书生功劳大?韩信听从通劝解,攻灭齐伍顷宏国,立下大功。但韩信缺乏政治远见,不知“狡兔死,走狗烹”的古训,认为刘邦对他有恩,不听通让他自立门户的建议。结果当得知刘邦要抓他时,亳无办法,甚至逼钟离昧自杀来求生存。韩信不听通建议,最终被刘邦,吕后杀掉,他死前才悔悟。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共青团的光辉历史(中国共青团的光辉历史及发展历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我对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习和思考后,使自己对如何开展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如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及今后在工作中如何体现共青团员意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更好开展今后的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也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不断增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

  • 大熊猫的可怕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四姑娘山与熊猫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熊猫浑身雪白,无半点黑色。有四位美丽的牧羊姑娘整日与熊猫为伴,突然一日熊猫遭到豹子袭击,四位姑娘为救大熊猫而亡。熊猫们身披黑纱,戴着黑袖章,一起向四位姑娘致哀。大熊猫们悲伤得痛哭流涕,它们用黑袖章擦眼睛,眼泪与臂章上的黑色混合一起,眼圈被抹黑了;它们悲痛地揪自己的

  • 浪漫的地域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1、吴越文化:产生于吴越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其形成、发展与吴越地区融入中国文化发展的主序列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吴文化的早期发展过程中,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两种文化所走的是不同的发展道路,而到越灭吴之后,吴越文化才逐步融为一体,成就了吴越文化。太湖地区属于越文化的范围,宁镇地区是吴文化的中心。吴、越文

  • 给孩子的中国历史(静波叔叔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位妈妈写给孩子的信写这信给你,基于三个原因:1、你正站在人生节点上:回首,是悄然溜走的童年时光,向前,青春的帷幕徐徐向你

  • 有关中国近代历史的书(有关中国近代历史的书籍推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泰国史(世界历史文库)戴维K.怀亚特(Wyatt.D.K)、郭继光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遗址是指人类活动的遗迹,属于考古学概念。遗址的特点表现为不完整的残存物,具有一定的区域范围,很多史前遗

  • 1950年中国历史(1950年中国历史地图)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有很多种说法。最早的起点当属传说时代,传说中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其次是三皇五帝时期为起点,最早的皇是燧人氏约公元前10000年前,人文始祖伏羲氏,约公元前7724年。其次的起点是华夏民族始祖黄帝时期,应当是公元前2697-公元前2599年左右。若认为朝代的起点是历史起点,那么中国第一个朝代夏的建立便是

  • 天赋不高,但后来经过努力成才的名人事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从小看起来不那么机灵,三岁才会说话,四五岁的时候经常一个人发呆,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辩戚起玩耍,曾被认为是智力发育迟缓,家里的女佣还经常喊他“笨蛋”。却在12岁时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2、牛顿少年时的牛顿童年身体瘦弱,头脑并不聪明。在家乡读书的时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

  • 1921年中国历史(1921年中国历史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有很多种说法。最早的起点当属传说时代,传说中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其次是三皇五帝时期为起点,最早的皇是燧人氏约公元前10000年前,人文始祖伏羲氏,约公元前7724年。其次的起点是华夏民族始祖黄帝时期,应当是公元前2697-公元前2599年左右。若认为朝代的起点是历史起点,那么中国第一个朝代夏的建立便是

  • 1900年中国历史(1900年中国历史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有很多种说法。最早的起点当属传说时代,传说中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其次是三皇五帝时期为起点,最早的皇是燧人氏约公元前10000年前,人文始祖伏羲氏,约公元前7724年。其次的起点是华夏民族始祖黄帝时期,应当是公元前2697-公元前2599年左右。若认为朝代的起点是历史起点,那么中国第一个朝代夏的建立便是

  • 哲理故事,200---3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在印度洋航行的船只上,船员们时常会看这腔罩样有趣的情返圆物景:一望无际的海面上,突然跃出了成群的“小飞机”,它们就犹如群鸟一般掠过海空,时高时低,自由翱翔,景象十分壮观。有的时候,它们甚至会直接“飞”到轮船的甲板上,让船员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坐收渔利”。这种像鸟儿一样会飞的鱼,就是闻名遐迩的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