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转变的特征?
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对真个中国古代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能为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在先秦、秦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文化上:在学术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基础;
中国铁路在1978年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1978年秋天,邓小平在日本考察新干线时感慨地说:“像风一样快,我们现在很需要跑!”当时,国外高速列车时速已达300公里,而中国旅客列车的旅行时速仅为43公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此后,铁路建设步伐加快,上世纪80年代“南攻衡广、北战大秦、中取华东”;90年代“强攻京九、兰新,速战宝中、侯月,再取华东、西南”;到世纪之交,先后建成了大秦、京九等铁路干线,衡广、兰新等铁路复线,以及一大批铁路干线电气化改造项目。
2008年中国拥有了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截止至2016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65%以上。
请阐述中国旅游业经历了哪些历史的转变?
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旅游活动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古代旅游,其特征是:限定在有闲阶层中,以游乐为主,规模较小。
近代旅游,其特征是:开始普及到中产阶层。现代旅游,其特征是: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
三大历史性转变的事件?
第一次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的里程碑。
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半封的社会历史,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目标,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促使英国园林风格转变的历史原因?
英国自然风景园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最初受到古典主义园林影响的规则式园林逐渐过渡到园艺式风景园,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与风格。
这一时期造园与诗歌、绘画等的关系密切,威廉肯特是自然风景园早期的造园家,常常以法国风景画家洛兰、普桑等人的风景画为设计蓝本,他的名言是“自然厌恶直线”,主张造园完全模仿自然和再现自然。
而兰斯洛特布朗则是英国自然风景园时期的代表性造园家,他追求极度纯净的园林景色,喜好辽阔深远的风景构图,甚至希望将“草地铺到门前”。
胡弗莱莱普顿则是继布朗之后18世纪后期英国最著名的造园家,强调将实用与美观相结合。
中国铁路从哪一年发生历史性的转变?
中国铁路从1998年第一条高速铁路投入运营开始,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1998年8月28日,广深铁路营运列车最高行驶速度200千米/小时,成为中国第一条达到高速指标的铁路。12月,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出现“传统轮轨技术”“磁悬浮轨道技术”两种互斥争议方案,导致该项目长期搁置,同时也一度左右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方向。
1912年中国教育思想方针的转变和历史背景?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1.制定教育方针: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教育方针,“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基本体现了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观点。
2.颁布课程标准: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规定了中小学课程总的科目,还具体规定了各级学校各学年的科目及相应教学时数,颁行了各级学校的暂行课程表。
中国铁路从哪一年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铁路仍然是客运和货运兼顾的常规铁路,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和常规铁路虽然基本形式相同,但在技术方面,包括机车和车辆、线路和轨道以及列车的编组和运行都各不相同。因此,各国铁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技术修建或改造本国的铁路。铁路运输的这些发展,成为铁路新发展时期的突出特点。
中国铁路的发展中国从1876年修建淞沪铁路以来,到1981年止的105年内,共建铁路50181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平均每年只修建铁路300余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对铁路的修建有了统筹规划,修建铁路的速度达到平均每年800余公里。到1981年底中国大陆铁路营业里程为50181公里,其中双线铁路为8263公里,电气化铁路为1667公里。铁路总延展里程为89580公里。从1876年到1981年止,中国铁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即清朝和中华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
中国扶贫减贫理念转变路径?
以人民为中心的扶贫减贫理念。以精准为原则的扶贫减贫方略。志智同扶的扶贫减贫行动。全社会协同发力的扶贫减贫格局。多元路径布局的扶贫减贫体系。
中国石油向天然气的转变?
中国油产量退居第二,天然气产量增至首位中国石油最新版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20年其国内天然气产量突破1300亿立方米,首次在油气结构中占比超过一半。
这家以往以产油为主的传统石油企业,如今历史性地改变了它的能源供应结构,大力开发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