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时间?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开始:鸦片战争。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扩展资料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近代中国发明?
近代中国科技落后,但也取得一定成就。比如,化学家候德榜发明先进的制碱工艺,被命名为候氏制碱法。
近代中国著名国货?
张裕(葡萄酒);哈德门(香烟);哈尔滨(啤酒);三角(毛巾);茅台(白酒);全聚德(饮食);瑞蚨祥(丝绸等);王麻子(剪刀);张小泉(剪刀);同仁堂(制药);荣宝斋(文具,现为古玩);东来顺(饮食);狗不理(饮食);楼外楼(饮食);胡庆余堂(医药);南洋兄弟(糖烟);亨得利(钟表);王老吉(饮食)……
近代中国的国情?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近代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二个主要矛盾:一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二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帝国主义通过野蛮的侵略战争,不但操纵了近代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
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因此,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第1部?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俄国十月革命
什么是近代中国精神?
近代中华民族精神,是指自1840至1949年这段时间内发生发展起来、迄今仍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统。
近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为:
“进步”、“斗争”、“创造”、“科学”、“民主”、“大同”、“平民”、“人的解放”等八大观念或八种精神。
近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
第一,中国近代的核心问题是民族的生死存亡问题。
第二,近代中华民族精神是在解决民族前途命运的过程中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它的主题是爱国主义。
第三,近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都与中国近代社会主旋律近代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第四,近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又是近代中国变革的实践在精神上的体现。
第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代中华民族精神的诸种观念,在“五四”之后,都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得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诠释。
近代中国的抗战史?
中国近代五次著名的战争,揭开列强侵略中国的序幕。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
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结束。
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和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
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
其中著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既英法联军及八国联军之后再遭强盗劫掠,终成废墟。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在后来也承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结果,中国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沉痛的灾难。
四、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五、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什么是近代中国时尚?
说到近代中国时尚的起源和发展,需追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曾经的一部《花样年华》从高领到十字扣,从印花到刺绣各种领、襟、开衩等细节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时尚到骨子里的精致。这种骨子里的时尚,在解放后中国发展的春风中,渐渐泯灭与埋藏在岁月的记忆中。
直到八九十年代代表了时尚、先进的西方文化传入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亟待改变的中国。这种在当时代表着发展方向的西方文化迅速的对国人生活产生了影响,人们穿上了更时髦的洋装,泡泡袖、收腰裙、喇叭裤、单肩包,和旗袍时代的完美再续,以另一种时髦进阶在全国引领潮流。
与此同时,很多地方的建筑也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进行了“西化”,一幢幢巴洛克式风格、哥特式风格、罗马式风格的建筑拔地而起,鳞次栉比的矗立于各个角落,中国建筑也走上了反传统道路,开始一味的模仿甚至抄袭西方建筑。一味的向西方现代主义走入,不屑于提传统文化和东方建筑的最终却发现自己底气不足。
正因如此,国内建筑学术界开始提出将民族性的建筑文化传承下来。由此,中国建筑转身面向宏大的东方历史,对古代建筑、东方美学进行评估和反思,作为现代建筑重新创造的参照系,进而提升现代建筑的精神内核。新东方风格盛行的实质是失落的东方文明与现代人本主义完美平衡下国人文化本底的觉醒。
近代中国尝试了哪些出路?
首先肯定的是当今中国人的生活很幸福,虽然说不是很完美。特别当前新冠病毒疫情下,全世界一锅粥!只有我国独善其身,这和我们政府治国的优越性分不开关系。
要知道读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从1840鸦片战争开始就是被人欺负,直到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断地向前发展着,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这种独立发展的进程中断了,资本主义列强用大炮、鸦片和廉价的商品,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并逐步和中国封建统治者勾结,来实现他们独霸中国的目的。这样,中国便一步步地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从此,中华民族成了一个被压迫的民族。
其间国人尝试了很多选择:
从君主立宪失败的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到中山先生辛亥革命领导的资本阶级救国。再到最后中国共产党的全体阶级全体中国人自己救国!
无论如何,当下中国是成功的!最少国人用几十年做完了欧美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中国人目前至少是幸福,安全的!国家政府再为我们一路前行背书!所以珍惜这种安全的当下生活环境!
近代中国为什么要革命?
因为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工业革命后,国内的生产资料无法满足要求,他们迫切需要从外地掠夺原料维持发展。
而此时的中国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了先进文化的传播,国力衰退,列强的入侵广大人民苦不堪言,在加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样的政府以不能领导人民过上好生活。
因此只有通过革命来改变现状,创造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