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屈原投什么江而亡(屈原投身汨罗自尽的真正原因)

屈原投什么江而亡(屈原投身汨罗自尽的真正原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718 更新时间:2024/1/31 5:43:30

屈原为何投身汨罗、葬身鱼腹?

说起屈原,我们都知道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

那从小受过良好教育、博闻强记又学识渊博,

才华横溢、爱国爱民,又满腔热血!为何会以投身汨罗水这样悲壮的结局来结束自己一生呢?

这要从他身处战国末年,七国争雄,动荡不安的混乱时期说起。

出身贵族、天资聪颖、敏而好学

屈原出生在楚国一个贵族家庭,小时候受过良好的教有,对国家的兴衰治乱有着深刻认识。

战国末年,七雄争霸,战乱频繁。楚国虽地广人多,经济发达,但政治落后,统治集团,横征暴敛,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年轻的屈原,看到祖国衰败的政治局面,十分忧虑。便决心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使国家再强盛起来。

仕途多舛,屡遭陷害,君主无能,流放汉水

约公元前318年,二十二岁的屈原怀着远大的志向,从故乡来到郢都,经常找机会向楚怀王陈述自已富国强兵的主张与见解。

楚怀王(与电视剧芈月传的中芈月,为同父异母兄妹关系)发现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就把他留在身边,给予重用,任命他为左司徒。

他建议楚怀王对内严明法纪,任用贤能,改革政治,对外联齐抗秦,禁止秦扩张。

这些主张,直接动了落后势力群体的奶酪,遭到强烈反对,并缕缕设计陷害屈原。

楚怀王听信谗言,软弱无能,没有主见,屈原被改任三闾大夫,之后就被流放到汉水一带。

被流放汉水的屈原,忧伤愁闷,沉郁深思,创作了《离骚》借此打发自已郁郁不得志的情怀和心中的愤懑。

杜甫有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有文有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嫉。

楚怀王意气用事,以卵击石,终大败而归,然不知顿悟,一错再错,抑郁死去

楚怀王放逐屈原以后,又中了秦国派来的奸细张仪的离间计,为了得到六百里土地,他断绝了楚国与齐国的联盟。

当他派使者去秦国接收士地时,张仪却说:和楚王定的是六里,没有说六百里。

楚怀王这时才大梦初醒,一气之下,便大举挥师证讨秦国,结果被秦国打得满地找牙、大败而归。

这时怀王才想起来联齐抗秦主张的好处。公元前312年,他又重新起用屈原。

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约楚杯王到武关(今陕西丹阳县东南)相会,屈原阻止怀王不能赴会,他怀疑秦国不怀好意,会借此机会加害楚国。

可是,公子子兰等人却竭力劝楚杯王去赴宴。子兰说:“咱们把秦国当做宿敌,结果损伤惨重,丢失土地。如今秦国愿意同楚和好,我们怎么能推辞呢?”

楚怀王听信公子子兰等人的话。程去了武关。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一进秦国的国境,就被秦国预先埋伏下的士兵断了后路。

秦昭襄王逼迫楚怀王把黔中的土地割让给秦国,怀王没有答应。秦昭襄王就把楚杯王软禁起来,要楚国拿土地来赎回怀王。

楚怀王被关押了一年多,吃尽了苦头,一次,他冒险逃出咸阳,又被秦兵抓了回去。他连气带病,没多久便死去了。

襄王继位,偏听谗言,屈原二次遭流放湘南

楚大臣们立太子为国君,并拒绝割让土地。这个国君就是楚顷襄王。

楚顷襄王重用子兰等人,把国家治理得一塌糊涂。屈原看到这些祸国殃民的君臣,忧心如焚。

他竭力劝说顷襄王改变政策,联齐抗秦,重振国威,但顷襄王哪里听得进去。

这时子兰一伙人也把屈原看做是眼中钉肉中刺,总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他们对顷襄王说,大王您设听说屈原在背地里数落您吗?他说大王忘了秦国的仇恨,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是不忠。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

顷襄王听后大怒,把屈原革了职,再次流放到湘南。公元前296年,屈原遭到第二次流放。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他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除以前的《离骚》外,还有《天问》、《九歌》、《稀颂》等,成为我国古代文学中浪漫主义的杰作,在中国诗歌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

山河破碎,悲愤欲绝,投身汨罗,葬身鱼腹

公元前278年,秦大将吴起率兵接连向楚国发动大规模进改,洞庭、五湖、江南相继沦陷。

顷襄王仓皇出逃,已年过六旬的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后,极为悲痛,在汨罗江附近徘徊,一边走一边吟唱着愤怒和悲哀的诗歌。

一个渔夫见到他,问道:“您不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吗?怎么来到了这里?”

于是便有了屈原那悲壮的诗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纵身一跃,跳进了汨罗江!宁跳江葬身鱼腹,也不愿随波逐流,醉生梦死!

一腔悲愤的伟大诗人屈原,就这样辞世了,这个不幸的日子,是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

标签: 屈原汨罗投身自尽原因真正什么

更多文章

  • 上古神兽排行榜前十名(传说中的上古十大神兽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神兽,排行榜,传说,介绍,上古

    上古十大神兽,最强者你听过吗?今天小编和大家说说上古十大神兽。1.太阳烛照。盘古开天之后,两仪中的至阳之气与盘古之眼所化的太阳之精共同形成的圣兽,是太阳的主宰,同时也是宇宙诸天中最强大尊贵的圣兽,曾被称作圣神。烛照的外貌是一个巨大的黑色球体,有人认为烛照造化万物。众所周知,烛照就是太阳,太阳烛照,与

  • 少昊和颛顼是什么关系(帝喾是颛顼的什么人)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帝喾,颛顼,少昊,关系,什么

    中华上下五千年-少昊和颛顼!少昊和颛顼分别是继黄帝之后的二帝,他们同是五帝之一。由于史书记载有差别,我们暂且按照《资治通鉴》排位。五帝分别为:黄帝、少昊、颛顼、喾、尧。既然是二帝,那么我们就分开来叙说。也可能他二人都是黄帝的长子和孙,并且时期比较相近,所以就把他二人并列了。从简历上看,少昊和颛顼都不

  • 珠峰睡美人和席地而坐者无人敢动(为什么不运下来安葬)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珠峰,席地而坐者,睡美人,安葬,下来,为什么

    珠峰上的睡美人、绿靴子,20年来无人敢动,为何不在山下安葬?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由于每年珠峰都在长高,它的最新数据高8848.86米。作为地球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全球登山者心目中的圣地,每年都有大量的登山爱好者来到珠穆朗玛峰,希望可以征服这座高峰。但是因为珠穆朗玛峰的高海拔,在珠峰之上要面

  • 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史书(司马光编纂的编年体通史)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体通史,体史,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编年,什么

    《资治通鉴》——中国历史上相当重要的一套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司马光编纂的一本编年体史书。这套书在中国史书中具有十分突出和特殊的地位。若论中国史书,众所周知有“二十四史”。但是,二十四史中的二十三史,都是只写一个朝代的历史,也就是所谓“断代史”。仅有《史记》是通史——写了上至传说中的炎黄

  • 梁山好汉鲁智深的结局概括(鲁智深结局与他性格有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鲁智深,结局,好汉,梁山,概括,性格,关系

    梁山好汉结局大多悲凉,林冲、杨志病故,仅有五人修成正果。《水浒传》从第一百一十回起,梁山好汉就开始陆续退场。此前,梁山好汉们南征北讨,打辽打田虎打王庆,次次旗开得胜。梁山好汉也从来没有损失过一个弟兄,从征讨方腊开始,梁山就有了阵亡名单。征讨方腊结束后,梁山有五十九位好汉阵亡,占一半还要多。紧接着,施

  • 得鱼忘筌是什么意思解释(成语典故得鱼忘筌的故事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忘筌,成语,典故,得鱼,意思,内容,解释,故事,什么

    成语“得鱼忘筌”:得鱼忘筌,“筌”指的是用竹条编织而成的捕鱼用的器具。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总是战乱不断,常常搞得民不聊生。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避免殃及,只能四处逃难。一户原本是以打猎为生的人家,逃难到了一条大河附近。过了些时日,妻子对丈夫说:“咱们以后啊,就得在这儿生活了,你去找些竹条来吧。”丈

  •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还是庄子(为什么是张道陵而不是老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道陵,老子,道家,创始人,庄子,为什么,还是

    道教创始人为什么是张道陵而不是老子?看完这些你就懂了!众所周知,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现如今,道教不仅在我国有很多信徒,在国外也有不少的信仰者。但有人认为,道教的创始人,应该是战国时期被尊称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李耳,而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道教真正的创

  • 骊山老母到底是什么来历(传奇女仙骊山老母的前世今生)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老母,传奇,仙骊山,来历,前世,今生,到底,什么

    骊山老母:神界大佬,传奇女仙的前世今生。骊山老母,也称作黎山老母,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位传奇女仙。《西游记》中,她曾两度登场。第一次,是“四圣试禅心”。骊山老母化身中年美妇,观音、文殊、普贤化身成她的三个女儿一起考验唐僧师徒的取经之心;第二次是在唐僧师徒被百眼魔君困住时,她化身寡妇指点孙悟空去求助毗蓝婆

  • 辣椒何时传入中国(辣椒传入我国仅300年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辣椒,传入,历史,中国,我国,何时,300

    你知道吗?辣椒传入我国仅300年历史。你心中最能吃辣的省是谁?“辣”作为传统五味之一,深受吃辣群体的喜爱,甚至很多人“无辣不欢”,但其实“辣椒”原本不是我国原生的。1、辣椒的起源辣椒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种植,最早墨西哥人用它来调味。明朝末年,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

  • 八仙过海是哪八仙和名称(八仙过海的传奇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八仙过海,传奇,名称,故事

    八仙过海有哪八仙?他们有哪些传奇故事?八仙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均来自人间,而且都有精彩纷呈的凡间故事,之后才得道成仙,这与天界下凡的神仙神圣庄严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众喜爱。八仙在民间传说中都是神通广大的人物,他们在过海时,各显神通,顺利渡过。后人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在集体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