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简述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原因)

简述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原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852 更新时间:2023/12/16 18:05:03

三分钟了解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

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的结果失败了,那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国内背景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的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

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

国际背景

从十三世纪开始,世界的大环境开始发生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农民和手工业者经过长期劳动,积累经验,改进了生产工具,农业得到发展。纺织、冶金等开始出现机器。不仅提高了产量。

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分化出各种不同的阶层。在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产业革命的推动下,至洋务运动发生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完成,人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世界整体化的趋势下,中国比较被动的卷入其中。当时中国没有经过长期的积累,没有经历资产阶级革命,但中国的洋务运动与世界大势是分不开的。

运动派别

洋务派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为爱新觉罗·奕訢,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团,此外还有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

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声、光、电、化、轮船、火车、机器、枪炮、报刊、学校等,打出“自强”和“求富”的旗帜。认为要富强,使中国“有备无患”,必须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然科学甚至社会政治学。

因此提倡兴“西学”、提倡“洋务”、办军工厂,生产新式武器、迠立新式军队,达到“自强”目的。为了解决军用工业的原料、资金、运输问题,进而大力兴办民用工、矿业和运输业,达到求富,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目的。

顽固派

顽固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同治帝的老师、工部尚书、大学士倭仁和宋晋等,地方上主要是一些内地的官员。

以倭仁为代表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洋务派反对守旧派,认为守旧派“陈甚高,持论甚正”,然而“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

洋务运动指导思想

洋务运动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

后四个字“中体西用”,表明洋务运动与本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的关系,表明中学与西学各自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即以中学为主体,西学为辅用。“师夷制夷”、“中体西用”,也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处理中西民族国家关系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

2.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3.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

4.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对洋务知之甚少,思想还处于被愚昧迷信和封建礼教束缚的阶段。

洋务运动历史意义

1.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洋务派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

3.洋务运动打开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缺口。

4.洋务运动促使了国防的近代化。

标签: 洋务历史运动简述意义原因背景主要

更多文章

  • 简述中国铁路的发展史(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历程感想)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铁路,发展史,简述,历程,中国,感想,百年

    高铁的发展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如今中国人的出行,高铁已然成为首选。中国高铁能够发展到如今的盛况,背后经历了近百年的曲折道路。中国高铁在百年前是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中国发挥励精图治的精神。至今中国高铁已经长达1.9万公里,覆盖全国各大城市,一跃坐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铁路是连接世界的工具,促进了现代化的交流

  • 简要说明什么是文艺复兴的核心(什么是文艺复兴的根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根源,文艺复兴,核心,说明,简要,什么

    文艺复兴是个什么东西?--残酷的宗教战争值吗?文艺复兴其实质就是从艺术入手,推翻了万事都去《圣经》中找答案、论是非的思维模式,从而孕育出了敢于挑战权威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后的人朝气蓬勃,相信不断探索的人类有主宰世界的能力。大家很熟的达芬奇等人在艺术方面的成就就不多说了,培根在科学界建立了实践科学,从

  • 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是谁(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家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风骨,建安,代表,作家,人物,作品

    “建安”是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从国计民生的角度看,那是个不值得庆幸的乱世。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文学界则诞生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后世一般称之为“建安风骨”。李白高吟“蓬莱文章建安骨”,陈子昂亦感慨“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建安风骨的魅力经久不衰,直到今天还荡着绕梁三日而不绝的回响。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那个时

  • 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谁(王粲文学水平成就最高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文学,七子,建安,王粲,水平,成就,最高

    他出身名门,文采居“建安七子”之首,死后曹丕学驴叫为其送葬!提到汉末三国时期,或许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都是当时群雄割据、天下大乱的复杂局面。其实自从曹操统一北方后,原本因战乱而一蹶不振的文学便逐渐恢复了生机。在当时,以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三人及“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十分兴盛,并对后世

  • 建安七子中喜好驴叫的是谁(王粲为什要学驴叫)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七子,为什,王粲,建安

    他是建安七子之冠,却有这样匪夷所思的爱好,学驴叫成为风潮!三曹和建安七子都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三曹大家应该都知道指的的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建安七子指的则是王粲、孔融、陈琳、刘桢、应玚、徐干、阮瑀七个人。他们是除了三曹之外这一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人,而他们也因为文章中具有的共同特点成为建安文学最具有

  • 建安之杰的诗人是谁(曹植是三国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诗人,盛名,曹植,时期,建安,三国

    曹植七步成诗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人为杜撰,其实正史并无记载!曹植是三国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被誉为“建安之杰”。曹植才思敏捷,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就是“才高八斗”的由来。由此足可见曹植才华出众,天赋异禀。同时,作为曹植的代表作《七步诗

  • 建立唐朝的人是谁(谁才是唐朝真正的开创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开创者,建立,唐朝,真正

    你知道唐太祖是谁吗?相比于李渊,其实他才是唐朝真正他的开创者。很多人都知道,唐朝的开国皇帝,名叫李渊。李渊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唐高祖,隋朝末年,出身贵族世家的李渊悍然起兵,在经过一番动荡之后,最终扫平了天下,建立了唐朝。不过,关于唐朝和李渊,很多人或许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其他朝代的开国君主,庙号大多为

  • 建文帝朱允炆下落终于找到了吗(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哪了)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允炆,建文帝,下落,找到,到底,终于

    朱允炆的墓被寻找到,600年前建文帝的下落总算水落石出。明惠帝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史又称其为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对于朱元璋而言,本身最看好的是长子朱标,可惜的是朱标英年早逝,因此朱元璋只得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朱允炆正式即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建

  • 混世四猴的武器分别是什么(神话中混世四猴的武器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混世,武器,神话,来历,分别,什么

    盘点历史神话中混世四猴的武器!在中国历史神话中,一共出现过四只以猴子为原型的神话人物,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通灵石猴孙悟空了,除了孙悟空之外,还有六耳猕猴和通臂猿猴以及赤尻马猴。他们都神通广大,他们除自身本领高强外,往往还有兵器加持本领,那么我们就来说说他们手中的什么兵器。1.如意金箍棒(通灵石猴)如

  • 活佛济公个人资料简介(济公李修缘是一个懂佛法的疯和尚)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济公,修缘,疯和尚,活佛,佛法,简介,资料,个人,一个

    “济公”李修缘,其实是最懂佛法的“疯和尚”。谈起活佛济公,多少人都能对其的故事朗朗上口,他是降龙罗汉,也是禅宗的第五十代祖师,南宋时期关于他的故事流传不止,民间称他为活佛济公。传说他疯疯癫癫不成派系,一副高僧模样也没有,甚至还喝酒吃肉,常把一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作为自己的借口。然而实际上,他却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