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梅兰芳生平简介(梅兰芳的生活经历及主要事迹)

梅兰芳生平简介(梅兰芳的生活经历及主要事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194 更新时间:2024/1/18 14:47:00

一代宗师|梅兰芳的传奇一生!

1949年6月,一群艺术家应邀赶往北平参加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随后他们接受了毛泽东的亲自接见。

毛泽东同这些艺术家们一一握手问好,当毛泽东走到其中一个人面前的时候,突然停下了。

毛泽东看着这位艺术家,半开玩笑地说道:原来是你啊!我久闻你的大名了!你知道吗,在中国,我毛某人的名声可没有你大啊!某种程度上说,毛泽东同志并没有夸大,当时的中国老百姓中即使有没听过毛泽东名字的,但也一定听过此人的名字,他就是京剧名家梅兰芳。

民国新戏《孽海波澜》中梅兰芳反串女装剧照

初入梨园

梅兰芳名澜,又名鹤鸣,小名裙子、群子,字畹华,1894年10月生于北京前门外李铁拐斜街的一个京剧世家。

梅兰芳的祖父是北京著名的青衣花旦演员梅巧玲,梅兰芳的父亲则是一名优秀的京剧琴师,擅长拉胡琴。

梅兰芳的童年时代接连遭遇不幸,他四岁丧父,十二岁丧母,由当京剧琴师的伯父梅雨田抚养。

梅兰芳9岁时开始跟随伯父学戏,拜著名京剧青衣演员吴菱仙为师。当时吴菱仙已有五十多岁,本来已经不愿意收徒,只是因曾与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共事多年,交往甚厚,才收下梅兰芳。

吴菱仙心地极为善良,但教徒弟非常严格。每天天刚刚亮,年过半百的吴菱仙就带着梅兰芳到北京中山公园等处去喊嗓子,练习基本功,往往一练就是一个上午。

学戏是非常辛苦的,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童年时代的梅兰芳却很能吃苦,他扎扎实实地学好了所有的基本功。

而学戏这种东西,除了苦练以外,还一定要遇到几个良师,吴菱仙就属于非常擅长教学的老师。

教唱腔时,他先讲剧情,再解释唱词;学唱腔疲倦了,就教身段;练累了再坐下来学唱;唱得打瞌睡了,就用戒尺(教戏时打学生用的板子)轻轻地拍一下。

在吴菱仙的教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梅兰芳的进步极为神速。梅兰芳10岁时(1904年),有一个京剧班在北京前门广和楼演出《天河配》。当时的吴菱仙想给自己的徒弟增加一些实践经验,就同班主商量好,叫梅兰芳出演了《鹊桥密誓》中的织女。

当时梅兰芳还是个儿童,因为个子矮爬上不上做道具的鹊桥,最后是由师傅亲自抱着扶上去。

这是梅兰芳首次登台,他的表现非常不错。无论扮相、还是唱、念、表演都相当出色,赢得了观众们的满堂喝彩。

梅兰芳先生生前用过的扇子

1907年,经过5年艰苦的学习,梅兰芳终于正式出师了。

13岁的梅兰芳加入当时著名的喜连成班,正式参加演出。我们都知道京剧中角色很多,而梅兰芳最擅演的是旦角。

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龄、性格又可细分为许多行当,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称为正旦,又称青衣,这是因为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长衫而得名。

除了青衣外,旦角还分为活泼的花旦和有武戏的刀马旦,这些分类彼此之间界限森严,不允许串演。而梅兰芳却将花旦的活泼、青衣的端庄和刀马旦的轻灵融合在一起,最终成为历史上最为出色的京剧演员之一。

更进一步

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年仅17岁的梅兰芳名列第三,成为中国京剧界赫赫有名的新人。

1913年,19岁的梅兰芳赴上海演出《穆柯寨》,一时轰动上海,他塑造的穆桂英形象一时间广受赞誉。

第二年梅兰芳再次来沪,演出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曲目,一连演出了34天,场场爆满。

梅兰芳在京剧《穆柯寨》中的穆桂英造型

穆桂英这一角色是京剧中典型的刀马旦,在表演上唱、念、做并重,虽也需要开打,但打斗场面不如武旦激烈,而是较重身段,强调人物威武稳重的气质。

尽管梅兰芳的京剧表演艺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他并不自满,仍然试图进行多种创新,这时他遇到了著名的剧作家、戏剧理论家齐如山。齐如山是一个读书人,懂德文、法文,曾到欧洲游历过,接受过西方先进戏剧理论的教育。

1913年,齐如山在北平结识了梅兰芳,他将西方戏剧的理念和梅兰芳分享,并劝梅兰芳要勇于突破。

齐如山一针见血地指出京剧以往只重形式和规范,不允许演员自我发挥。而这个缺点导致传统京剧场面虽大,内容虽精彩,但演员却是缺乏情感的,他们的演唱往往只是刻板的背书而已。

齐如山告诉梅兰芳,这其实就是空有形式,没有灵魂。在齐如山的建议下,梅兰芳在开始在传统的表演中,配合词曲韵律的和谐,注入充沛的情绪感情。

梅兰芳表演的人物,不再是一个个动作漂亮、外表华丽、唱腔无懈可击,却死板没有感情的活道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梅兰芳的这种突破,对京剧的复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也具有很大的意义,梅兰芳也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京剧表演大师。

另外,梅兰芳并不拘泥于老的曲目,他大力创编新曲目,寻求艺术上新的突破。

1913年,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随后的几年中,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嫦娥奔月》、《春香闹学》、《黛玉葬花》等等。

1918年,梅兰芳移居上海,此时他已经24岁,他的戏剧艺术才华已经极为成熟,表演也形成了自己完整的风格。后来人们把这种具有独特风格的表演艺术流派,称为“梅派”。1921年,梅兰芳被评选为京剧“四大名旦”之首,而当时他不过27岁。

海外巡演

我们都知道,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戏剧,在创建的上百年历史中从未走出过国门。然而到了民国时期,对外文化交流有所增加,梅兰芳也就带着京剧这种国粹进行了海外巡演。

1919年4月底,梅兰芳首度访问日本,立即引爆了整个日本的新闻界,大批日本记者赶到港口采访,以至于梅兰芳最终是被其他演员抬着才冲出了拥挤的人流。5

月1日,梅兰芳正式在日本的剧场亮相,演出《天女散花》、《御碑亭》、《千金一笑》等多出曲目。很多日本的观众被梅兰芳的表演迷得如痴如醉,认为梅兰芳一定是一位绝代佳人,纷纷要求梅兰芳卸妆后见面。

结果,这些观众看到心目中完美的女性形象居然是个男人扮演的,顿时目瞪口呆。当时日本的报纸甚至发表评论说:“有梅兰芳的这双如玉般的美手,其余女人的手尽可剁去。”

1924年,因为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死亡失踪人数达到了十数万人,梅兰芳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再次前往去日本进行赈灾义演,又受到日本方面的大力欢迎。期间,梅兰芳由于水土不服,突患急性肠胃炎,一度危及生命。由于梅兰芳名气很大,一个日本著名医生上门主动为他治疗。经过这个医生的精心治疗,梅兰芳很快病愈康复。梅兰芳对这个医生非常感激,愿意给他高额的酬劳。

不过这位日本医生并未收费,仅要求梅兰芳给予一颗戏服上的景泰蓝袖扣,留作纪念。这个日本医生,可谓最早的追星族之一。

梅兰芳的两次访日演出,虽然时间不长,却连续轰动了日本。当时东京汇文书店专门卖过《品梅记》一书,里面全部是日本学者、名流对梅兰芳的评价和分析。

梅兰芳在苏联演出时的剧照

1935年初,梅兰芳来到苏联最大的两个城市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进行访问演出,先后演出了《打渔杀家》、《虹霓关》、《汾河湾》、《刺虎》、《宇宙锋》、《贵妃醉酒》等经典曲目,得到了苏联观众的一致好评。

1930年,梅兰芳前往美国进行演出,他在西雅图、芝加哥、华盛顿、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檀香山等地演出72天,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大的轰动。梅兰芳赴美演出时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大批美国民众失业,靠政府救济生活。当时梅兰芳对演出并不报什么希望,原以为最多在纽约演三场,卖出一半票就不错了,结果所有票全部售罄。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还写信给梅兰芳,祝贺他演出成功,并说自己因公务在身而未能看到他的精彩演出感到十分遗憾,希望他再来华盛顿演出。美国波摩拿学院、南加州大学还分别授予梅兰芳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爱国之举

就在梅兰芳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作为一名很有爱国心的演员,梅兰芳在战争期间再也没有去访问过日本,也拒绝登台为日本人和汪伪政权演出。

“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先后排演《抗金兵》、《生死恨》等曲目,以宣扬爱国主义精神。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11月底上海沦陷。

梅兰芳不愿意在日本人的控制区生活,他在1938年移居香港。在香港期间,梅兰芳演出了《梁红玉》等曲目,激励祖国人民的抗战斗志。

可惜香港也在1941年底沦陷,梅兰芳勉强将两个孩子送到大后方重庆去读书,夫妻两人却因为日本人的监视无法随意离开,最终被迫搬回上海居住。

当时日本人为了粉饰太平,鼓吹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一再要求梅兰芳上台演出。梅兰芳每次都以年纪太大,身体不好为理由予以拒绝,为了断绝日伪的念头,他干脆留起了胡须。

谁都知道,梅兰芳演的是旦角,旦角是女人,有了胡须自然也就无法演出。

据梅兰芳的幼子梅葆珍回忆,他曾好奇地询问父亲为什么不刮胡子,梅先生笑着回答说:“我留了小胡子,日本鬼子还能强迫我演戏吗?”

不过日本人并没有放过梅兰芳,他们派汉奸三番五次登门骚扰,有时说胡子是可以剃掉的,有时说年纪不是问题,变着法子催促梅兰芳公开亮相。

梅兰芳没有办法,只好推说身体有问题,就是不肯公开演出。后来汉奸们越逼越紧,为了敷衍他们,梅兰芳只得去朋友开设的医院就诊,假装看病,有时甚至还要打针来进行伪装。1942年,汪伪政权为了讨好日本主子,决定派梅兰芳赴日演出。

梅兰芳接到了汪伪政府发出的强行赴日命令,非常焦急,只好请私人医生为他连续打了三次伤寒预防针。

这种针剂毒性很大,打完后,梅兰芳连日高烧不退。汪伪政府还不死心,派出医生前往查证,发现梅先生确实有病在身,这才就此作罢。

当然,日本人和汉奸政府对梅兰芳的抗拒行为极为不满,寻机就要报复梅兰芳。由于梅兰芳名气太大,日伪没有直接动手,却下流地将梅兰芳存在香港的所有存款全部冻结。

日伪认为梅兰芳一家人要吃饭,要生活,存款又被冻结,只能出来演戏。当时上海由于汪伪政权实行掠夺性经济政策,老百姓生活困难,物资短缺,物价高涨。普通市民有钱也不容易从官方渠道买到粮食,只能吃一些米糠混合的代替品。

梅兰芳不能演出,又没有学过其他的谋生手段,家中的生活分外艰难。梅兰芳早年曾和画家王梦白学画,又和徐悲鸿、齐白石等画家切磋过画艺,此时的绝境之下,他决定以卖画为生,多少赚几个钱养活一家老小。

这个消息很快被日伪知道,他们找来了一些流氓捣乱,在梅兰芳的画作上贴上某某已订购、某某已订购的条子。

这些某某都是上海、南京有名的汉奸头目,他们的名字一出现,其他的买画人避之不及,哪里还敢来购买。梅兰芳知道后,气愤之极,他赶到卖画的场所,将所有画作全部撕碎,宁可自己的心血白费,也绝对不卖给日伪。

这样一来,梅兰芳再也无法以卖画为生了,彻底断了经济来源。他只好挥泪出卖北京的老宅,接着又卖出自己多年收集的心爱藏品。

可惜这样也是杯水车薪,梅兰芳被迫举债度日,向亲友朋友们一笔笔地借钱,生活非常潦倒。

后来著名画家丰子恺谈起这段历史,曾经称赞梅兰芳说:“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又有几人?”

蓄须明志的梅兰芳

1932年到1945年,或许不是梅兰芳先生艺术生涯里最精彩的时期,却是他生命里最灿烂的一笔,而这一笔正是落在上海这张“纸”上。

个人新生

1945年日本投降时,梅兰芳兴奋异常,他终于可以上台演出了。

他剃掉胡须,很快在上海复出,与俞振飞合作演出了昆曲《断桥》、《游园惊梦》等剧目。1948年,梅兰芳拍摄了彩色影片《生死恨》,这是中国拍摄成的第一部彩色戏曲片。

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回到北京,出任文化部京剧研究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等职务。1959年,梅兰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1年8月8日凌晨5时,梅兰芳因患心肌梗死病逝于北京,时年67岁。

梅兰芳去世以后,党和政府给予了他崇高的国葬礼遇,天安门和新华门均降半旗致哀,并决定将他安葬在八宝山烈士公墓之中。

而梅兰芳的夫人福芝芳要求把梅兰芳安葬在万花山自家私人茔地,还提出不要火化,要用棺木安葬。周恩来总理尊重了梅兰芳家属的意愿,由国务院安排施工。在香山万花山修建墓穴,安葬了梅兰芳的棺木。

兰芳先生在舞台上度过近60个春秋,演过无数经典剧目,他公开演出的曲目约有200部之多。

而梅兰芳生前却一再说,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确实,梅兰芳是一个平凡人,但却是一个伟大的平凡人。

标签: 梅兰芳生平简介事迹经历生活主要

更多文章

  • 演员白鹿是哪里人(来自广东的白鹿为何受观众喜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鹿,观众,演员,广东,来自,喜欢,哪里人,为何

    白鹿为什么如此惊艳,5点原因分析,观众喜欢是有理由的!作为内娱小花层出不穷,“小军小草们“也是蒸蒸日上。大家是否都有偶像,都有吧?但是白鹿为什么这么优秀呢?他的优秀与其他人有啥不同?好听的话咱不说,咱就说白鹿优秀的5点原因分析,白鹿是你的白月光和朱砂痣吗?1、白鹿的把控能力强首先,白鹿《王牌部队》饰

  • 聊斋志异是哪个朝代作品(蒲松龄聊斋志异是什么类型小说)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朝代,聊斋志异,蒲松龄,类型,小说,作品,哪个,什么

    《聊斋志异》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全书共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是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中间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

  • 林子方个人简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真正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林子方,净慈寺,含义,简介,个人,真正

    古诗词中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林子方!古代文人送别,多爱写诗,以杨柳依托思乡,诗文写就十里长亭。若是将古诗词中的送别诗剔除,整套的唐诗宋词也会被删减许多。送别诗,一为托物言志,一为借景抒情,杨万里的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属于后者。通篇28字,没有任何一个字诉说离别,也没有任何一个字在诠释送行,可

  • 中国当代作家有哪些名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四位女作家)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女作家,影响力,名人,广泛,中国,具有,当代,哪些

    谈谈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四位女作家及她们的代表作!中国文坛群星璀璨,巾帼不让须眉,当代具有影响力的女作家也不少,受篇幅所限,本文仅谈谈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四位。一、毕淑敏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协副主席。她1969年参军,在西藏阿里高原当兵11年。历任卫生员、

  • 中国牛顿历史上的牛顿之称是谁(刘徽在数学上的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牛顿,刘徽,贡献,数学,历史,中国

    刘徽,“中国数学史上的牛顿”!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他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他计算了3072边形的面积。他提出的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奠定了此后千余年来中国圆周率计算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他还因为对数学的巨大贡献被誉为

  • 夏青个人简介(夏青与葛兰被称为播音界的传奇伉俪)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夏青,播音界,葛兰,传奇,伉俪,简介,称为,个人

    夏青与葛兰:播音界传奇伉俪,用爱唤醒“植物人”丈夫,携手金婚夏青与葛兰是师生、是同事,是中国播音界的传奇,也是一对相濡以沫,伉俪情深的伴侣。夏青与葛兰用声音记录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同时伴随并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他们曾经是每一座城市,每条大街小巷里的人们都能脱口而出的名字,他们是播音界的开拓者与

  • 裘继戎个人资料简介(裘继戎是裘盛戎的什么人)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裘继戎,裘盛戎,简介,资料,个人,什么

    裘继戎:梨园世家后人,被半个京剧圈视为“逆子”,却在B站火了!裘家在梨园行里名声显赫,裘桂先是名角,裘盛戎和梅兰芳齐名,裘少戎也是京剧界的名人,裘继戎更是现代京剧的代表性人物。当流行音乐正在不断地超越传统戏曲的当下,裘继戎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京剧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得到了许多年轻观众的认可。而这样的

  • 何文辉个人资料(何文辉演过电影后退圈成千万富豪)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何文辉,富豪,退圈成,资料,电影,个人,千万

    凭功夫爆火,今却成千万富豪,龅牙珍也曾对其疯狂追求?如果您觉得我们的这篇文章给你带来不错的阅读体验,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我们将持续给您带来优质的内容。说到何文辉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但要是说起电影《少林足球》中的爆酱一角,想必很多人都有所耳闻。这个人物角色在当时的影片中出场不

  • 高澄个人简介(高澄为什么被厨子砍死)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高澄,厨子,简介,个人,为什么

    高澄:绝世美男兰陵王的父亲,好色无底线,登基前被厨工乱刀砍死!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经一百五十年的北魏王朝统治末期,内部矛盾愈演愈烈。在这场权利角逐战中,高欢和宇文泰逐渐胜出。他们以丞相的身份各自拥立了一位傀儡皇帝建立了政权,史称东魏和西魏,这高欢就是东魏的实际当家人。随后两个国家为争取魏

  • 明朝安庆公主最后结局(安庆公主和驸马欧阳伦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公主,安庆,欧阳伦,驸马,结局,故事,明朝,最后

    明朝首位下嫁平民的公主—明太祖的嫡次女安庆公主!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人物是明朝首位下嫁平民的公主,她就是明太祖的嫡次女安庆公主,接下来我将给大家详细的介绍她的一生。安庆公主,生卒年不详,我们只知道她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孝慈高皇后马氏的嫡次女。众所周知,朱元璋对待自己的发妻马氏特别好,所谓“爱屋及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