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海城地震发生在哪一年(人类真的可以提前预测地震了)

海城地震发生在哪一年(人类真的可以提前预测地震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855 更新时间:2024/2/17 12:31:53

历史旧闻:“海城地震”成功被预测,人类真的可以预测地震了?

近日,土耳其、叙利亚7.8级强震噩耗引发全球关注,也牵动千万网友的心。据报道,截止目前,本次地震已经导致至少2.8万人遇难。

紧接着有消息称,这场强震其实荷兰科学家早在3天前就预言成功。

但是,之后这名荷兰科学家便出来出来澄清,自己只是说:土耳其中南部、约旦、叙利亚、黎巴嫩迟早会发生7.5级地震,没想到这么快就应验了。他的意思是,碰巧了罢了。

难道人类明真的没成功提前预测过地震的案例吗?还真有,就是发生在我们中国,那就是发生在1975年2月4日的辽宁“海城地震”,让我我们一起回忆当时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海城地震被称为全球首次在政府主导下成功预报地震并且有效减少人员伤亡的地震呢?海城县这次地震又是怎么被我们预测到的呢?

先让我们先把时间调回1969年吧。1969年的渤海湾地震后,人们对于地震的预测预报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

1970年,国家召开全国第一次地震工作会议,在会议上,人们就把辽南地区为全国地震工作重点监视区之一。

1972年,沈阳地震大队在海城县建立地震观测站。1974年12月,辽南已形成专业队伍群测人员相结合的地震监视预报系统了。

从1974年12月开始辽宁就出现了许多动物反情况:数百条冬眠的蛇爬出洞穴被冻死的现象,家畜狂躁不安,老鼠成群搬迁,井水依旧浑浊有味道,甚至连蝴蝶、蚂蚁、蜈蚣这些天才能看见的动物也开始出现了,多种征兆预示着地震可能临近,一时人心惶惶。

之后,从1975年2月3日开始,海城地区的地震活动由几次骤增到几百次(均为小震),国家才将注意范围由整个辽南地区缩小到海城至营口一线,也预示着地震马上就要来了。

2月4日凌晨0点30分,辽宁省紧急全省发出地震简报,并在简报中指出小震后面会有较大的地震。

2月4日7时48分,海城某公社发生4.7级地震,部分房屋出现掉瓦和倒烟筒现象。

2月4日8时15分,在海城县临近的营口县,召开了防震工作紧急会议,作出四项防震决定:“从现在起,城、乡停止一切会议;从现在起,城、乡停止一切文体活动;从现在起,停止一切营业;从现在起,停止一切生产”。

2月4日10时30分,辽宁省向全省发了电话通播,并向海城、营口两县发出防震指示,主要内容为:划出戒备区,采取紧急措施,组织昼夜值班巡逻;市、县、公社,在震中区值班,要坚守岗位;工厂、矿山、建筑物、水库、桥梁及高压线等要有人戒备,坚守岗位,专人看管,此时距大地震还有9个小时。

2月4日14时,辽宁省地震办在海城召开了紧急防震会议。会议指出,当前,地震来势凶猛,且逐步升级,大震可能要在近几天内发生,甚至说,就可能在今晚发生,此时距大地震不足6小时。

2月4日17时,海城县委再次召开防震紧急电话会议,督促落实防震措施,并用有线广播宣传,动员群众赶快撤离住房并阻止群众回家(天气寒),此时距大地震不足3小时。

2月4日下午19点36分,果然跟此前预报的那样,辽宁海城发生里氏7.3级地震。

因为提前预测且防震措施得当,如此巨大的地震,遇难者人数仅仅为1328人,死亡人数仅占海城总人数的0.016%,有近500个村震后无一人伤亡,使得当地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降到了最低,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测被称为一场“科学上的奇迹”。

后期有人测算过,如果地震没有被预测的话,预计伤亡将达到10万人以上。

在我看来,大自然力量的不确定性太多了,人们仍然无法准确预测地震。

虽然“海城地震”预测被成功,但是其主要得益于人们当时对地震的重视,且“海城地震”前的各种前兆十分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同一地区大震前发生了多次小震,动物等行为反常等),而这些前兆,在全球之前和之后的很多重大地震发生前是所没有的,

也就因此,海城地震预测成功不具有明显的代表性,也仅仅算是个例而已,全球的地震预测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标签: 地震海城预测提前人类发生可以真的

更多文章

  • 韩愈最著名的五首诗赏析(五首韩愈经典唐诗值得品味)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诗,赏析,品味,韩愈,经典,著名,值得

    这五首韩愈经典唐诗,被《唐诗名篇鉴赏》收录,值得细细品味!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

  • 何日遣冯唐的典故是什么意思(作者表达了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意思,何日遣,典故,冯唐,作者,表达,什么

    藏在古诗词里面的故事九: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苏东坡,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特别是在词的创作方面,堪称宋词豪放派的开山鼻祖,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而奠定苏轼宋词豪放派开山鼻祖地位的代表作就是《江城子·密州出猎》。词的全文如下

  • 腊八是几月几号一般(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法宝节,农历,称为,腊八,八日,十二月,一般,每年

    12月30号腊八节,这3种传统美食别忘吃,应景寓意好,欢乐迎春节!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民俗专家介绍,“腊八”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但是称为“腊日”,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在我国北方有这样一句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腊八节意味着拉开了

  • 古体诗的特点(准确描述古体诗范围及主要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体诗,特征,范围,描述,特点,准确,主要

    如何区别“古体诗”——古体诗特点。古典诗歌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精髓,经过几千年的流传,人们从古典诗歌发展和格律特点的角度,把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大家知道,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成熟时期,为此,人们把唐代格律诗(近体诗)形成以前的诗歌称之为古体诗,把唐代以后遵循一定格律的诗称之为近体诗

  • 古长安是现在的哪里城市(长安如何演变成如今的西安)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城市,长安,演变,西安,如今,现在,哪里,如何

    万国朝拜的“长安”如何演变成如今的“西安”!为了上大学,独自一人背起行囊,踏上离乡的绿皮火车。那时候的我,单纯而美好,是最好的年纪,没有烦恼,只有梦想。彼时的我还不知道,西安这个地方,将带给我多少人生的精彩故事。古时长安繁华梦高中时期,背诵过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那

  • 易中天为什么说不要读三字经(读三字经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字经,易中天,意义,为什么,不要

    启蒙读物《三字经》、《弟子规》如何看待?易中天直言:这是毒药。古语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意思很简单,是说一个家族要想长久兴旺,靠的是忠厚的优良道德品质和养成读书学习的良好家风。纵览历史,此言非虚。一如清河崔氏、浙江钱氏等都是极其注重品德修养和读书学习的,是以家族才能传承千年而不衰。而在培养

  • 卫青与霍去病是什么关系(汉武帝更喜欢重用霍去病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霍去病,汉武帝,卫青,原因,重用,关系,喜欢,什么

    历史人物霍去病和卫青到底是什么关系?汉武帝为什么更喜欢霍去病?霍去病不可否认,是位少年英雄。他十八岁出征,到二十三岁去世,短短几年,就杀敌十一万多人!有人曾经统计过,说汉朝一共杀匈奴二十二万左右。单霍去病自己,就干掉了十一万!不知道这个统计是不是准确的,但是,总的来说就是霍去病为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 下葬下雨是什么兆头(出殡前下雨是不好的征兆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兆头,征兆,下雨,下葬,出殡,不好,什么

    俗语:雨打棺十年酸,雨洒坟出贵人,出殡下葬遇下雨究竟好不好?中国人对于丧葬那是非常的重视,尤其是在农村,出殡下葬的时间及墓穴的风水都是需要找人看的,很是复杂繁琐。对此村里的人就总结了一些跟丧葬有关的俗语,很多的俗语听完之后觉得很迷惑,还有这样的俗语,啥意思呢?比如这句:雨打棺十年酸,雨洒坟出贵人,同

  • 历史上西班牙大流感死亡人数(有记载以来最早的流感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流感,简介,人数,记载,西班牙,死亡,历史,以来

    有记载以来最早的流感:西班牙流感,感染超5亿人,死亡超4千万!西班牙流感有记载的流感病毒最早是在公元前412年,而最知名的是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我们本文以西班牙大流感为视角,回到1个世纪前,去了解这场席卷全球,感染超过5亿,死亡人数超过4000万人的人类之殇(WHO数据)。也有现代科学家认为,西

  • 赞美老师的名言名句经典语录大全(关于赞美老师的唯美诗句)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语录,名言,名句,诗句,赞美,经典,大全,老师,关于

    描写老师的好诗、好句,句句经典,写作文不可错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今天是第36个教师节。让我们在感谢师恩的同时,记住这些描写老师的诗句吧!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唐·罗隐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唐·杜甫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