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网络上说的六扇门是什么意思(六扇门是什么官职部门)

网络上说的六扇门是什么意思(六扇门是什么官职部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635 更新时间:2024/1/16 14:13:37

东厂、西厂、锦衣卫和六扇门,都是做什么的,哪个权力最大?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为了巩固皇权,杀了很多的开国功臣,但是他骨子里,还是不信任手下的武将和大臣。

所以他设立了锦衣卫,用于监督大臣,而他的子孙后代,还设立了东厂和西厂,以及六扇门等特务组织,帮助他们监控朝臣、武将,搜罗消息等,起到了维护皇权的作用。

大明设立的东厂、西厂、锦衣卫和六扇门这4大特务组织,都是做什么的,他们哪个的权力最大?

一、锦衣卫

锦衣卫的前身是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他最开始只是朱元璋的十二个禁军卫所中的一个,属于御林军。朱元璋设立锦衣卫,目的是让他们监视百官动向,负责案件的侦察审讯,搜集情报等。

洪武年间的“胡惟庸案”、“蓝玉案”、“郭恒案”、“空印案”等案件背后,就有锦衣卫的身影。

锦衣卫对加强皇权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他直接对皇帝负责,导致锦衣卫的权力缺乏约束,在日常侦察、审讯等过程中,锦衣卫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

同时,锦衣卫的权力不断扩大后,他也从屠龙者变成了恶龙,开始威胁到了皇权。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还曾试图造反,这让明朝皇帝开始担忧起了锦衣卫,于是又设立了新的特务组织东厂,来削弱锦衣卫,分化他的职权。

二、东厂

朱棣时期,由于锦衣卫的权力不断膨胀,还出现了锦衣卫指挥使纪纲造反之事,所以朱棣思来想去,决定设立一个新的组织,来制衡和分化锦衣卫的权力,避免出现锦衣卫一家独大的情况。

朱棣抽调了一些锦衣卫中的精英,让他们组建了东厂,但是东厂的统领,由他信任的太监担任。

东厂设立之初,他的权势就已经达到了可以抗衡锦衣卫的作用。

还有,东厂的管理者大多是生活在宫中的太监,因为太监没有后代,在朝中也没有势力,他们能依靠的对象,只有他们伺候的主子皇帝。

所以太监一般不会造反,皇帝比较信任他们,这也让东厂的权势超过了锦衣卫。

权阉刘瑾执掌东厂的时候,锦衣卫指挥使石义文还要阿谀奉承,讨好刘瑾,出现了锦衣卫依附东厂的情况。后来陆炳掌管锦衣卫时,锦衣卫的权力达到了巅峰,东厂要向锦衣卫低头俯首。

三、西厂

明宪宗朱见深继位之后,西厂的势力非常庞大,朝中不少大臣开始依附西厂。朱见深为了维护皇权,打压西厂的势力,又组建了东厂,用东厂来平衡西厂的势力。

西厂设立之初,只是一个临时性组织,没有正式官职,但是朱见深给了西厂很大的权力,他侦测的范围很广。

不但朝中大臣、地方名流、权贵、普通百姓,连同为特务组织的锦衣卫和东厂,都在西厂的侦察范围之内。

西厂设立之后不久,它的人数就超过了东厂,还有侦察锦衣卫和东厂的权力,职权也比东厂和锦衣卫大,所以它的权势在东厂和锦衣卫之上。

朱见深任命的西厂提督汪直,还成为了明朝权倾一时的权阉。汪直执掌西厂期间,西厂设立了自己的监狱、法庭,他们可以随意逮捕朝中大臣。

同时,汪直为了升官发财,拼命地构置大案、要案,通过严刑拷打等手段,制造了不少冤案。

西厂为非作歹,恶事做尽,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不满,他们纷纷上书弹劾西厂。同时,西厂的权势过大,也引起了皇帝的警惕。为了安抚人心,他将汪直贬官,并流放外地,随后废除了西厂。

明武宗朱厚照继位后,他为了对抗朝中大臣,又从开了西厂,由太监谷大用做西厂提督。

不过当时权势最大的太监是权阉刘瑾,他控制着东厂和西厂,但是东厂和西厂出于竞争关系,他们互相拆台等。

这让刘瑾不好管理,于是他又设立了内行厂,由他领导,内行厂具备东厂和西厂的职权,但权势又在东厂、西厂、锦衣卫之上。后来,刘瑾倒台,内行厂和西厂被取消了。

四、六扇门

六扇门是大理寺、司刑部和督察院的合称。因为这些衙门的每道门都有三个门,而每个门都由两扇门组成,所以被称为六扇门。

六扇门中的成员,有朝廷中的官员,还有民间有特殊才华的人,他们主要的职责是辅助官府侦办一些大案,相当于现在的刑侦警察,辅佐案件的侦办工作。

六扇门都是朝廷的正规衙门,所以他们做事,都要遵守律法,遵守流程,不能够独立于司法系统之外,而东厂、西厂、锦衣卫,他们为皇帝个人负责。

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不会遵守国家法律,权力很大,这也导致东厂、西厂、锦衣卫做了很多恶事,臭名卓著,而六扇门就要好很多了。

这4个组织,六扇门的职权最小,西厂、东厂和锦衣卫中,权势最大的是存在时间最短的西厂。

标签: 官职部门意思网络什么

更多文章

  • 回族明星有哪些人(娱乐圈回族明星名单)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星,娱乐圈,名单,哪些,回族

    回族明星竟然有这么多?我们都知道在娱乐圈里,有很多的明星都是长得非常漂亮的,特别是女演员,她们的颜值真的是让我们可望不可及。特别是一些回族的女演员,就比如说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就是迪丽热巴和古力娜扎,她们的脸都是非常立挺的,深邃的眼睛和高高的鼻梁。这是很多人都羡慕的一个存在,不知道这几位回族的演员当中

  • 日本广岛和长崎现在能住人吗(广岛长崎目前繁荣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广岛,长崎,日本,繁荣,目前,现在

    原子弹爆炸后百年不能住人,为何广岛长崎却如此繁荣?其实很简单!“战争所毁灭的不只是人民的财富,而是人民的生命以及子孙的前途。”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身心上的伤害,是我们早就通过历史的经验教训所熟知的。因而,全球人民才会如此热切的呼吁和平。幸运的是,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国力足够强大的国家,才能让我们如今的生活

  • 光绪与同治帝的关系(同治、光绪及溥仪之间的复杂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光绪,同治帝,溥仪,关系,复杂,之间

    同治、光绪、溥仪,他们的关系你真的清楚吗?我得喝口水压压惊!同治、光绪、溥仪是清朝最后的三位皇帝,大家都知道清朝一直奉行的是“父死子继”的继承制度,但这三位却打破这一常规。那这三位之间既非父子,那究竟是怎样的血缘关系呢?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先需从道光皇帝说起。道光有七个儿子,其中老四叫奕詝,也就

  • 光武帝刘秀是刘邦的后代吗(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秀,刘邦,光武帝,九世孙,后代

    刘秀为什么强于刘邦?东汉和西汉虽然都属于汉朝,但是在制度上却完全不相同。很多人说刘秀是一位中兴之主,不过我却认为刘秀是开国之君,甚至在建立东汉的过程中,难度比刘邦要大得多。事实上,有很多历史的爱好者总喜欢拿他们两个人来比较,究竟谁的综合能力更强一些?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在山东定陶称帝,定都长安,到公

  • 隋唐武将罗成个人简历(罗成一生坏在这3件事上)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罗成,武将,简历,一生,隋唐,个人

    “小诸葛”徐茂公曾断言,罗成能活73岁,结果却坏在这3件事上!纵览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和历史,几乎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涌现出一批能力卓绝的人才,尤其是天下动荡的特殊时期更是如此。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历史人物,便是在隋唐时期声名远播于疆场的武将罗成了。众所周知,罗成不仅长得非常俊朗,其性格也是稍微有

  • 隆美尔为什么被赐死(隆美尔为什么受人尊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隆美尔,尊重,赐死,为什么

    隆美尔军权在握,为何甘愿喝下希特勒赐的毒药?15岁儿子知情!二战名将隆美尔绰号“沙漠之狐”,被授予德国陆军元帅。他在战场上风光无限,下场却很悲催,最后居然被希特勒赐死,不得不服药自尽。其原因众所纷纭。隆美尔的战功在德军中无人可比。1940年,隆美尔率部进入法国,指挥装甲部队突破马其诺防线,其英勇表现

  • 刘诗诗彭于晏胡歌演的电视剧叫什么名字(古装片风中奇缘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装片,奇缘,于晏,刘诗诗,简介,电视剧,名字,什么

    明星云集的《风中奇缘》为什么没有火?胡歌、彭于晏都拯救不了!2014年下半年,电视剧《风中奇缘》在湖南卫视周播剧场播出,这部被压了2年的剧收视却并不如预期。即使这部剧制作班底跟《步步惊心》一样,演员阵容也很强大,还是没能摆脱糊掉的结局。那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因为这部剧的打光很差,剧中所有人的脸上

  • 影帝刘青云老婆有没生孩子(刘青云和港姐结婚25年零绯闻)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影帝,零绯闻,刘青云,港姐,结婚,老婆,孩子,25

    影帝刘青云:和港姐相恋,结婚25年零绯闻,没有孩子是唯一遗憾!提前8小时到剧组适应角色,58岁顶着烈日拍戏。为了和剧中人物更为贴合甚至不惜去睡桥洞体验生活。明明顶着影帝头衔却过着最为普通的生活。明明有着最为精湛的演技却依旧对于工作保持的极高的热情。这份敬业不知道打脸了多少靠着流量吃饭,擦破皮也要去找

  • 潘子灏现状(韩红收养2岁幸存孤儿如何怎样)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潘子灏,韩红,收养,幸存,孤儿,现状,如何,怎样

    1999年,贵州缆车坠落,韩红收养2岁幸存孤儿,如今孩子怎样了?22年前,韩红一曲《天亮了》传唱千家万户,每次唱起这首歌时,韩红总是热泪盈眶,只是因为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太让人揪心。这首歌唱出的,是韩红“藏”了23年儿子的身世。1999年10月3日,正是国庆放假的时间,在贵州一风景区内,游客们挤在入口准

  • 钱钟书先生生平及代表作品(钱钟书和杨绛的大家风范)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钱钟书,大家风范,生平,杨绛,作品,先生,代表

    夫妻都是旷世奇才,大家风范,钱钟书先生的清华大学毕业证书曝光!钱钟书(1910—1998年)先生的清华大学毕业证书。钱钟书先生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他是江苏省无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被誉为“博学鸿儒”“文化昆仑”。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