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夕与年的神话传说故事简介(有关夕和年的来历和传说)

夕与年的神话传说故事简介(有关夕和年的来历和传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800 更新时间:2024/2/13 16:45:45

“除夕”与“年”的传说:

1959年《新民晚报》上曾刊载一篇章《“年”的故事》。描述了“年兽”的外貌:“年”长着两个头,四只耳朵,八条腿,专门吃人过活。

但是‘年’很懒惰,一年四季它都在昏沉沉地睡觉,一直到除夕的夜晚,才从阴暗的山洞里爬出,寻找它的牺牲品。‘年’害怕日光,不喜欢红色,尤其讨厌喧闹的声音。”由此可以看出,所谓“年兽”只是民俗演绎。

这种头长触角、尖牙利齿、目露凶光、暴虐异;头大身小、身长十数尺、眼若铜铃、来去如风;嗷叫时发出“年”的声音的怪兽,名“年兽”。“年兽”又被称为夕、年、岁,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恶兽。“年兽”的形貌恐怖,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

“年兽”喜欢长年深居海底,每到腊月的最后一天会爬上岸,吞噬牲畜伤害人命。

腊月的最后一天,“年兽”会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施暴,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深海去了。人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

人们为了“过年关”,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思;所以置办得很丰盛。

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守岁”即由此而来。

面对“年兽”横行,连保护老百姓的灶爷也拿它没办法。于是上天请来神仙。神仙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

腊月的最后一天夜晚,“年兽”闯进村里。

它发现村东头人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朝室内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

将至大门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兽”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仙人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在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驱赶“年”的胜利,迎接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新帽,相互道喜问好。

人们为了感谢和纪念年在这一天除掉了,就把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叫“除夕”,把正月的第一天叫做“过年”。从此每到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目的是驱赶“年兽”

“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为了防止“年兽”的再次骚扰,每到腊月的最后一日,人们便会燃放爆竹、贴春联。渐渐成为一种习俗。初一大早,走亲串友道喜问好,“又熬过一个年了。”

慢慢地就有了过年的说法,也出现各地不同的过年习俗。

这样过了很多过腊月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不曾想“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

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再一次看见火光、听到爆竹声。它被吓得掉头逃窜。

此后,人们更加坚信“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

《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君那儿,为了拯救人们,消灭年兽。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不准它祸害人间。

所以每到除夕这一天人们总要烧香,感谢紫微星君下界带来平安。

《沪壖话旧录·岁时风俗之回忆》里的一篇,“其有悬紫微星画轴者,画家每绘一石柱,柱上锁一似狗非狗之兽,或云是兽即天狗星,或云是兽名年,常欲食人,紫微星故锁系之,不令至下界肆恶,而使人不逢年患,故过年时悬此最宜。”

于省吾所著《甲骨文字释林》中指出:“年乃就一切谷类全年的成熟而言。”《穀梁传·桓公三年》:“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由于五谷成熟需要一个周期,于是“年”逐渐演变成为时间单位。

《尔雅·释天》也有记载:“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曰载”。

中国是农业大国,威胁农业的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瘟疫,被视为无法抗拒的超自然力量。

人们无法抵御外来的灾难,于是将其转化为“年兽”、“山鬼”等怪物。这和“龙”的产生如出一辙。人们希望用过年的方式赶跑“年兽”,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标签: 传说神话简介来历故事有关

更多文章

  • 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人还在前(两个人对比谁更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鸿钧,天陆,对比,厉害

    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人还在前。陆压真的能跟鸿钧一较高下?提到封神里的陆压,很多人都会用“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人还在前”这句话来定义他在封神中的修为和地位。意思就是说,鸿钧在开天辟地之前就已经存在,但陆压出现的时期却比鸿钧还要早。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对此,我们可以从封神里的几个时间线来分析:鸿钧

  • 无事不登三宝殿三宝指的是啥(所谓的三宝指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宝殿,三宝指,意思,所谓,无事,什么

    “无事不登三宝殿”这里“三宝”指哪三宝?为啥没事就不能登呢?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这些人平时从来不联系你,可能见了你都要装作不认识。一旦遇上点什么事需要求助于你的时候,瞬间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又恭敬又有礼貌。这就是古人常说的:“无事不登三宝殿”。那这里的“三宝”指的是哪三宝呢?为什么说无事就

  • 吴国和蜀国哪个厉害(三国时期吴国和蜀国谁更强大)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蜀国,吴国,时期,厉害,三国,强大,哪个

    蜀国的实力真的不如东吴吗?为什么会在东吴之前亡国?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英雄辈出,在这样的一个年代,有三个国家冲破了重重阻碍,成为当中实力最强的。这三个国家就是蜀、魏、吴。众所周知,曹操的魏国是当中实力最强的,接着是东吴,最后才轮到蜀汉。那么蜀国的实力真的不如东吴吗?其实不然,蜀汉当时的实力不能算是比

  • 武松打虎是真的还是假的解释(武松打虎故事是真的还是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松,传说,解释,故事,还是

    武松打虎故事的真实性如何?武松不一定打过虎,但是古人确能打虎。《水浒传》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一本文学名著,其中得许多桥段都被大家津津有味的讨论。其中比较有趣的有,鲁智深倒把垂杨柳、林冲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等等。武松打虎这个故事最是精彩,武松喝的醉醺醺,最后还打死一只为祸乡里的猛虎,成了水浒当中最为典型

  • 戊戌运动是一场什么运动(戊戌运动又被称作百日维新)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运动,称作,百日维新,戊戌,什么

    戊戌变法为何又被称作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是晚清的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光绪皇帝通过康有为、梁启超等的一场改革。是从1989年6月11日开始,一直到1898年9月21日止,前后103天,所以被称为百日维新。从时间上看,当时已经是甲午战争以后了。输给小日本让统治者脸上挂不住了,让老百姓也非常气愤。尤其是

  • 西汉帝王在位年表一览(西汉十四皇帝在位的顺序表)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顺序表,帝王,年表,皇帝,西汉,在位,十四

    简说西汉十四帝:秦朝末年,天下揭竿而起,从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开始,历经楚汉之争,沛县的刘邦最终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在山东定陶称帝,国号汉,暂都洛阳,三个月后定都长安。西汉创立者,立国之初,提出了“非刘姓不得封王”,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剪除了韩信等开国功臣,

  • 西晋有多少年的历史(司马懿建立西晋为何50年就结束了)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懿,历史,建立,西晋,结束,为何,多少,50

    司马懿后代建立的西晋,为何50年就结束了,五大原因让它不得不灭!东汉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忠义无双的关羽、万夫莫当的张飞、雄姿英发的周瑜等,然而这些当世英雄最后都败给了冢虎司马懿。显然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并非魏、蜀、吴任何一个国家,而是熬死了曹魏三代人的司马懿。在司马懿的铺垫下,司马家建立了西晋王朝,按

  • 西厢记王实甫故事梗概(王实甫西厢记主要故事情节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实甫,梗概,解读,情节,故事,主要,西厢记

    惊艳了岁月的《西厢记》中诗,《红楼梦》曾借表达心意?《西厢记》是元代杂剧,王实甫撰写。故事梗概:张生挺身而出,故事讲述的是:唐朝时期,书生张生十年寒窗苦读,进京赶考。路过河中府地界歇息,听说普济寺是名胜古刹,前往游览,巧遇崔相国之女崔莺莺,佳人回眸,惊为天人。此时,崔莺莺正与其母和红娘等一干人等,护

  • 西游记里面镇守南天门的是谁(四大天门都是谁来镇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镇守,南天门,里面,西游记

    《西游记》中的四大天门都是谁来镇守,原来如来也是兼职守门?看过《西游记》的应该都知道,在天庭上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门,分别由天庭中的十分厉害的天将守护。孙悟空每次上天庭,几乎都是从南天门进入。南天门的守门天神看都孙悟空都像躲避瘟神一样,避之不及。因为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让他们看到孙悟空的厉害,不好惹。

  • 武则天最后把皇位让给了哪个儿子(武则天4子共当5次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皇位,4子,皇帝,儿子,让给,最后,哪个

    武则天4个儿子,均被册立太子,结局悲喜交加,4子共当5次皇帝。武则天与唐高宗共生育四子一女,四子分别为李弘、李贤、李显、李旦,一女为太平公主。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初唐的政治环境,四子一女分别有望成为大唐皇帝,但命运使然,却有的英年早逝,有的被逼自杀,有的被毒死,最终4个儿子等于当了5次皇帝。李弘作为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