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太史慈简介(太史慈是个什么水平)

三国太史慈简介(太史慈是个什么水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025 更新时间:2024/1/1 22:53:43

江东战神太史慈,山东龙口人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太史慈(166年—206年),复姓太史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猿臂善射,弓马熟练,智勇双全。

全能型选手,有勇有谋可惜英年早逝年仅41岁,死因不详,正史之中没有记载,较多的说法是病逝。

信义笃烈

不得不说山东真是人杰地灵,自古多出忠义之士。

太史慈二十一岁的时候担任本郡奏曹史,当时郡里和州里经常有摩擦,同时向朝廷写奏折,州里的奏折已经发出去了,郡守恐怕信件对自己不利,就想找人去解决这个事。

太史慈被任命了这个差事,星夜兼程抵达洛阳,拦截了州里的信使,骗对方拿出了州了奏章。

毁坏了信件之后对州里的使者说:“现在奏章已经被我毁坏了,你着急也没用,你就算告状,要不是你拿出奏章给我也不能出事,你也得受罚。不如我们一起就跑了,谁也没事。”

州里的使者相信了太史慈的话,约好了一起跑。

不料太史慈偷偷回了洛阳,虽然完成了使命,但是自身也遭到了州里权贵的仇视,只身逃到了辽东。(为了完成郡守的使命,不畏权贵。)因为这件事太史慈名声大噪。

北海相孔融知道这件事之后,非常看中太史慈,经常派人带上礼物去探望太史慈的母亲。太史慈从辽东回来以后其母亲就对他说你走之后孔融对我非常好。

如今孔融被黄巾军包围,你应该去救他才对啊。太史慈便独自一人突入包围圈,见到孔融后就跟他说现在包围不够严密,我们应该现在去打他们,孔融不以为然。

又拖了几天,黄巾军的包围越缩越小,孔融这个时候知道着急了,想派人出去找平原令刘备搬救兵,可这种情况下出城可谓九死一生,根本没人愿意出去送死。

这个时候太史慈站出来对孔融说:“昔日府君倾意照料家母,家母感戴府君恩遇,方才遣我来相助府君之急;这是因为我应有可取之处,此来必能有益于府君。

如今众人说不可突围,若果我也说不可,这样岂是府君所以爱顾之情谊和家母所以遣我之本意呢?情势已急,希望府君不要怀疑。”

次日天明太史慈便带着两个人出城,但却不急着突围,而是立下箭靶,练习骑射。

刚开始黄巾军还看看热闹,一连几天太史慈都出城练箭,终于这一日黄巾对太史慈已经放下戒备,认为他还是出城练箭,不料太史慈一骑绝尘突出重围,等黄巾反应过来追上去已经来不及了。

太史慈取下弓箭回头射杀追兵数十人,因此以无人敢追。

太史慈抵达平原之后和刘备一说孔融被围困在城中,希望能够得到刘备帮助。

刘备听完感叹;孔北海也知世间有刘备吗?。随即派遣三千兵卒跟随太史慈去救孔融,黄巾军本就是乌合之众听说援兵到了早就望风而逃。智勇双全的典范。

神亭斗霸王

这段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195年小霸王孙策即将攻打刘繇,有人建议刘繇任命太史慈为大将抵挡孙策,不过被拒绝了。

太史慈在刘繇手下得不到重用,属于侦察兵,有一次太史慈和一名兵卒探查至神亭,恰巧碰到了孙策、黄盖韩当在内一行十三人,太史慈毫无惧意。

与小霸王孙策斗在一处,数合不分胜负,孙策抢了太史慈背后短戟,太史慈夺了孙策头盔,直至两家军队行至神亭方才罢休,撤回本阵。

小霸王的战斗力大家是了解的,很快刘繇兵败。太史慈护送刘繇逃进山中。与此同时孙策已经平定宣城以东一带,惟独泾县以西有六县尚未平服。

太史慈即进驻泾县,屯兵立府,后孙策亲自攻讨泾县,终于抓住了太史慈。

孙策见到太史慈慈,亲自为其松绑,握着他的手说道:“尚记得神亭一战吗?如果卿当时将我生获,你会怎样处置我?”太史慈说道:“不可知也。”

孙策大笑,说道:“今后之路,我当与卿共闯。”返回东吴以后授予太史慈兵权,拜折冲中郎将。

后来刘繇丧于豫章,其原部下数万兵卒无人可以依附,太史慈请命前往安抚兵众,并将这些人带回来为孙策所用。

其他众人皆说:“太史慈必北去而不还了。”孙策却大笑,充满信心地说:“子义他舍弃了我,还可以投奔谁呢?”

更亲自替其饯行送别至昌门,临行把着太史慈的手腕问:“何时能够回来?”太史慈答道:“不过六十日。”众人还是不相信太史慈的话,但是现实让他们闭上了嘴,果然太史慈领兵如期而返。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

标签: 太史慈简介水平什么

更多文章

  • 泰山石敢当是什么意思(农村房子上有泰山石敢当的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石敢当,泰山,房子,农村,意思,作用,什么

    农村很多屋子上都写“泰山石敢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吗?这个问题同样困扰了我好久,后来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和村子里的老人聊天才解开了的疑惑。记得小的时候,发现好多人家的院墙外面都会有这样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泰山石敢当”。我家的老院墙旁边就立着这样一块红山岩雕刻的石碑。而且石碑上面字间距都比较小,以前

  • 投笔从戎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戎文言文,投笔从戎,翻译,内容,注释,班超,故事

    经典文言文赏析|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①以供养。久劳苦,尝②辍③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④,犹⑤当效傅介子、张骞⑥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⑦安⑧知壮士之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⑨立功封侯,史留名。为官佣书:给官府雇佣抄写书籍之类。尝:曾经。辍(

  • 行经华阴全诗译文及注释(崔颢行经华阴整首诗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经华,译文,赏析,华阴,崔颢行,阴整,注释,意思

    行经华阴–唐–崔颢–七言律诗:《行经华阴》崔颢〔唐代〕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地学长生。拼音译文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秦关北

  • 尹姓的来源和历史(韩国的尹姓源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尹姓,源自,历史,来源,韩国,哪里

    韩国新上任的总统姓尹,那么韩国的尹姓源自哪里?众所周知,朝鲜半岛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在几千年的历史上不断有中国人到达朝鲜半岛,并不断跟当地人融合。这包括文化融合、民族融合等等,才产生了现在的朝鲜半岛文化,历史上的朝鲜半岛都自称小中华。正因为如此,韩国和朝鲜的人名跟中国是一致的,基本都是单姓,如果

  • 古代为什么先成家后立业(讲究先成家后立业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立业,成家,讲究,原因,古代,为什么

    为什么要说先成家,再立业呢?古人云:先立业,再成家,这句话并不是毫无道理的,有些人成家了就是有家庭的责任感,有担当,能够撑起一个家庭的责任。如果没有成家,感觉自己一直都在流浪,有些人没有成家,年龄再大,可能都只是一个孩子,可能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觉得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想干嘛就干嘛呢!可能这样

  • 河东狮吼典故出处和哪位大文豪有关(河东狮吼的意思及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河东狮,出处,文豪,典故,意思,有关

    涨知识啦!“河东狮吼”的来历,你知道么?悍妻向丈夫发威,通常被称为“河东狮吼”。为什么把“河东”指代恶妻?为什么将“狮吼”比喻威武?这都是有来历的。据宋代洪迈《容斋随笔·陈季常》记载,宋朝永嘉府出了一个文武双全、生性风趣的人,他姓陈,名慥,字称季常,自号龙丘居士。陈慥重文尚武,好行侠作诗,广结天下义

  • 皇家的家谱叫玉牒是否正确(古代玉牒是什么宝贝)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玉牒,家谱,皇家,正确,宝贝,古代,是否,什么

    隆科多41款大罪中,有“私藏玉牒”一项,那么玉牒是什么宝贝呢?雍正皇帝清算隆科多时,将其列了41款大罪,其中有一条叫“私藏玉牒”。对清史不了解的读者,恐怕不知玉牒为何物。通俗地说玉牒就是皇室的家谱,从唐代开始凡皇室族谱都叫玉牒。时至今日,我们能看到的玉牒仅有清代的,其他朝代未能传世。玉牒的名字听起来

  • 苏轼儿子苏过的人生经历(苏过一辈子活在父亲苏轼光环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轼,光环,苏过,父亲,人生,经历,儿子,一辈子

    一辈子活在父亲光环下的苏过,曾任郾城知县。中国文学史上有“三苏”之说,指北宋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其中以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最高。其实,除“三苏”之外,还有“四苏”之说,那么第四苏是指何人呢?第四苏就是苏过,苏轼的第三个儿子。那么苏过有什么才能,能与“三苏”齐名呢?一、“我生三十余,忧患恰半生”作

  • 终极笔记塌肩膀是谁(塌肩膀仅是名叫张起灵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肩膀,终极,张起灵,笔记,名叫

    《终极笔记》:塌肩膀仅是名叫张起灵,只有小哥才是正宗的。在观看《终极笔记》的时候,很多人对于塌肩膀也名叫张起灵而感到意外。实际上这个世界上名字叫做张起灵的人很多,曾经就有组织找到许多名叫张起灵的人,进入到张家古楼,最后都是死在里面,也就这个塌肩膀的张起灵被盘马救出来。其实,这个塌肩膀张起灵,也并不是

  • 铁裙之刑谁发明的(朱棣生母无辜受铁裙刑下场很惨)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铁裙,朱棣生,受铁,裙刑,发明,无辜

    朱元璋为泄愤发明“铁裙子”,朱棣生母无辜受刑,下场比凌迟还惨。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北伐彻底成功的皇帝,明朝建都南京后,朱元璋命令徐达北伐。结果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徐达就攻占了元朝大都,打破了元朝继续统治北方的美梦,收复了自宋朝以来被游牧民族控制的燕云十六州。朱元璋在坐稳了皇位之后,就想方设法的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