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服饰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宋代的程朱理学。它强调封建的伦理纲常,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在服饰制度上,表现为十分重视恢复旧有的传统,推崇古代的礼服;在服饰色彩上,强调本色;在服饰质地上,主张不应过分豪华,而应简朴。宋代各朝皇帝还多次申饬服饰“务从简朴”,“不得奢华”。特别是对妇女服饰要求尤为严格,一改唐代妇女服饰袒胸露背的风尚。并在宁宗嘉泰初年,将宫廷中除帝王后妃外,妇女所用的金石首饰,集中放火焚烧,以此警示天下。再如宋代初年妇女的发式承晚唐五代遗风,以高髻为尚,这种高髻的梳成,大多掺有假发,有的直接用假发编成各种形状的假髻,用时套在头上,这就违背了理学关于服饰简朴的原则,因而《宋史舆服志》曰:“妇人假髻并宜禁断,仍不得作高髻及高冠。”可见,在程朱理学影响下,宋人的服饰是十分拘谨和质朴的。
请问一下,传统服饰的色彩发展演变是什么样的,可以详细说说吗?
(一)中国传统服饰色彩的演变
中国传统服饰讲求的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协调,需要在满足基础服饰功用的基础上,通过颜色和造型的搭配来体现人们的精神。也就是说,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主要内涵。中国服饰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对于色彩的认知也是随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而且人们对于色彩的感知有一定的阶级性、民族性。人们最开始在服饰中应用色彩,主要是考虑到色彩的易用性和易获得性。在最开始人们对色彩没有赋予特定意义的时候,什么样的色彩比较容易获得,人们就会选择什么样的色彩。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染料工艺越来越成熟,古人在选择服饰色彩时,会更多地想体现自然特色,比如山川日月、梅兰竹菊等。而对于自然界事物的认知一旦发生改变,就会对这些事物的颜色赋予相应的含义。
(二)中国传统服饰色彩的特征
中国传统服饰色彩的特征比较显著,最开始来源于人们对于自然的崇拜。在服饰设计中选择色彩的时候,人们会对多种颜色进行尝试,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色彩风格。传统色彩讲求的是简单明快,通过颜色直接表达人们的情感,整体呈现效果赏心悦目。
中国传统服饰色彩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以原色为主,比如比较常见的赤色、黄色和黑色,这些颜色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尤其我国秦汉时期对黑色比较推崇。而随着文化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认识的提升,服饰中运用的色彩逐渐出现了等级区分,唐朝的袍色制度就是非常好的例证,根据身份和关节的不同,袍色会出现差异。
以纯色对比为主,也是中国传统服饰色彩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传统服饰不仅喜欢使用原色,还喜欢通过原色对比来实现更加多样的效果。比如有些传统服饰喜欢通过红和绿搭配来体现一种生气。又如满族服饰大都以淡雅的白色为主,以蓝紫色以及红粉色为辅。这些颜色通过巧妙的运用,形成了一种颜色之间的对比,但是在整体的表现效果上浑然一体,其中吉祥如意和尊贵的寓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服饰的整体风格明艳而不失端庄。
在颜色的对比中寻求和谐也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这正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是阴阳合一的一种体现。服饰的颜色虽然会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色进行对比,但是在服饰的整体展现效果上,却能够实现和谐统一。
传统服饰的色传统服饰的色彩发展演变历经了千年的发展,也有过非常多的格局改变,而且也从一个颜色中衍生出了多种不同的含义,发展出了越来越多的色系。并且每一种颜色都是有一些自己的代表特征的。所以我觉得传统服饰的色彩演变一直都在不断的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