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儒家思想与服饰有什么关系?

儒家思想与服饰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819 更新时间:2024/2/24 19:20:21

儒家思想对服饰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代的程朱理学。它强调封建的伦理纲,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在服饰制度上,表现为十分重视恢复旧有的传统,推崇古代的礼服;在服饰色彩上,强调本色;在服饰质地上,主不应过分豪华,而应简朴。宋代各朝皇帝还多次申饬服饰“务从简朴”,“不得奢华”。特别是对妇女服饰要求尤为严格,一改唐代妇女服饰袒胸露背的风尚。并在宁宗嘉泰初年,将宫廷中除帝后妃外,妇女所用的金石首饰,集中放火焚烧,以此警示天下。再如宋代初年妇女的发式承晚唐五代遗风,以高髻为尚,这种高髻的梳成,大多掺有假发,有的直接用假发编成各种形状的假髻,用时套在头上,这就违背了理学关于服饰简朴的原则,因而《宋史舆服志》曰:“妇人假髻并宜禁断,仍不得作高髻及高冠。”可见,在程朱理学影响下,宋人的服饰是十分拘谨质朴的。

请问一下,传统服饰的色彩发展演变是什么样的,可以详细说说吗?

(一)中国传统服饰色彩的演变

中国传统服饰讲求的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协调,需要在满足基础服饰功用的基础上,通过颜色和造型的搭配来体现人们的精神。也就是说,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主要内涵。中国服饰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对于色彩的认知也是随着化和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而且人们对于色彩的感知有一定的阶级性、民族性。人们最开始在服饰中应用色彩,主要是考虑到色彩的易用性和易获得性。在最开始人们对色彩没有赋特定意义的时候,什么样的色彩比较容易获得,人们就会选择什么样的色彩。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染料工艺越来越成熟,古人在选择服饰色彩时,会更多地想体现自然特色,比如山川日月、梅兰竹菊等。而对于自然界事物的认知一旦发生改变,就会对这些事物的颜色赋予相应的含义。

(二)中国传统服饰色彩的特征

中国传统服饰色彩的特征比较显著,最开始来源于人们对于自然的崇拜。在服饰设计中选择色彩的时候,人们会对多种颜色进行尝试,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色彩风格。传统色彩讲求的是简单明快,通过颜色直接表达人们的情感,整体呈现效果赏心悦目。

中国传统服饰色彩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以原色为主,比如比较常见的赤色、黄色和黑色,这些颜色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尤其我国秦汉时期对黑色比较推崇。而随着文化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认识的提升,服饰中运用的色彩逐渐出现了等级区分,唐朝的袍色制度就是非常好的例证,根据身份和关节的不同,袍色会出现差异。

以纯色对比为主,也是中国传统服饰色彩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传统服饰不仅喜欢使用原色,还喜欢通过原色对比来实现更加多样的效果。比如有些传统服饰喜欢通过红和绿搭配来体现一种生气。又如满族服饰大都以淡雅的白色为主,以蓝紫色以及红粉色为辅。这些颜色通过巧妙的运用,形成了一种颜色之间的对比,但是在整体的表现效果上浑然一体,其中吉祥如意和尊贵的寓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服饰的整体风格明艳而不失端庄。

在颜色的对比中寻求和谐也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这正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是阴阳合一的一种体现。服饰的颜色虽然会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色进行对比,但是在服饰的整体展现效果上,却能够实现和谐统一。

传统服饰的色传统服饰的色彩发展演变历经了千年的发展,也有过非常多的格局改变,而且也从一个颜色中衍生出了多种不同的含义,发展出了越来越多的色系。并且每一种颜色都是有一些自己的代表特征的。所以我觉得传统服饰的色彩演变一直都在不断的发展中。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传统服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素有“衣冠古国”的美誉。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璀璨的民族文化,服饰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和人们的精神价值追求及思想文化底蕴。郭沫若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我国传统服

  • 书法史上的两大宗师王羲之、颜真卿的书风,各代表了文人士大夫的哪种人文家国情怀?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友问:历史上的王羲之,颜真卿两大书家各代表了哪种人文家国情怀?要说两大书家的人文家国情怀,得从当时东晋和唐朝文化的历史背景谈起。东晋,从古代的数百年以后,文化的一次大复兴。包括书法及文人风尚,是-次大的改观。如:东晋文化在诗学篇首获创举,由郭璞注释的《尔雅》,《楚词》,《山海经》等书相继问世。善诗赋

  • 服饰体现的社会观念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关系是近年来思想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研究中的新课题,认识这一问题不仅要在理论上进行新的探索,更要从实证研究上开拓新的领域,把非观念性(即文本性)的资料,引入思想史的范畴,或从思想史的角度解释生活方式的变迁。本文以服装为例提出这一问题,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模式是礼俗文化,这

  • 世界哲学大师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老子丶孔子丶尼采丶康德丶叔本华……太多了。毛主席也是伟大的哲学家。在人类文明的光辉历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人物,包括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科学家、音乐家……,其中对人类文明进程影响最大的当推思想家,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在世界范围内很有影响力和声誉的世界公认十大哲学家。1、老子世界公认十大哲学家

  • 说明文: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一程振红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思想的成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属于历史上哪家的思想,怎么形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应该属于历史上道家的思想吧?没有找到依据,妄作推测,希望不要当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本质上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初看是一种利己,但它还有一层意思应该是“律己”,先做好自己的事,也许还可以“内贤而外王”,不过这又和儒家关联了。这也告诉我们,传统中儒释道三家很多时候也是相互渗透不

  • 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立场?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被誉为“震古烁今之著作”(蒋百里),是梁漱溟先生的成名作,现代新儒学的开山之作。初版于1921年,后曾多次重版,并被译为英、法、日等十多种文字,公认为东西文化论争的经典文本。作者在激烈反传统的时代潮流中,一反众议,独树一帜,竭力提倡儒家文化的真精神。本书将西方的非理性主义和中国传

  • 古代的房梁是干什么用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房梁是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房梁有下玄、上玄、支撑组成,因下玄受拉,上玄受压,故上玄用料的较下玄要粗。古建筑中,房梁均为木质。角形房梁中主房梁位于房屋正中顶部,三角形结构顶点,垂直主房梁有若干细房梁,公共编制房顶框架。现代建筑中,平顶建筑的房梁多为钢木房梁、钢房梁、钢筋混凝土房梁,各房梁相互垂直或平行

  • 中国古代史上的社会政治思想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诸子百家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汉武帝独尊儒术,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伦理思想与宗法体制,儒学在宋代成为理学,原因是受佛教影响,东西文化的交流自古有之。1、西周的就是等级制度。西周春秋时代所讲究的“礼”,是贵族根据末期父系氏族制阶段的加以发展和改造,用作统治人民和巩固贵族内部关系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维护其和

  • 政治哲学的传统哲学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政治哲学在中国没有成熟的形态,也没有明显的阶段性,这与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统治以及思维特性有关。就总体而言,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的主要特点有:①礼仁结合的本体论。“礼”是中国政治哲学的基本范畴,是国家和社会的规范、秩序、制度的概括与抽象。“仁”是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即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