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孔子在哲学上的贡献,请谈谈你的看法?

孔子在哲学上的贡献,请谈谈你的看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646 更新时间:2024/1/24 12:05:07

孔子的名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主张和谐的社会关系,以及用德治民的治国理念,应该是是他在哲学方面最大的贡献!

感谢今日头条邀请,感谢悟空问答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让我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一问百答,各抒己见,不喜勿喷。我们先看一下题中的两个重要元素:孔子,哲学。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孔子,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圣人。

再看一下,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一门论述自然事物实质的理论学科,是在人类生活中,一种超越现象和一般规律的,具有普遍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根据孔子一生所留下的书籍看,没有一部是有关哲学的书籍。孔子一生追求仁道,酷爱仁道,宣传仁道,但他的所有著作,多数是整理别人的作品,自己并没有对仁对道有明确清楚的描述及理论。自己也曾明确的表达过,说自己不是仁,没有成仁见道。

所以我个人认为,孔子只是个普通的历史、文学及礼乐学者,跟哲学扯不上关系。他所阐述的都是些持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些与见仁成道无关的术述。说白了,他就是帝将相才子佳人等统治阶级的吹鼓手。他所倡导的己所能欲方施于人的论调,是彻头彻尾的二说,是当之无愧的孔老二。所以,我说孔子在哲学上没啥贡献。老子在《道德经》中清楚阐述了道德,仁义和当时孔子所推崇的礼学的区别和性质: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当然,一有二的属性,万物都在一道之中,都是无量边绝对虚无之中,这唯一永恒生大身的一部分,也不能极端否定,存在就有价值,自然因为不同而伟大和美丽。

大王原作:

孔子学问非哲学,

对道不通重礼节。

君君臣臣一大套,

不伦不类创儒学。

韦编三绝填象辞,

遮掩易经把意邪。

如今又搞儒释道,

小鱼挤入大鱼列。

早晚要被大鱼吃,

后人可别瞎咧咧。

椽木怎可逞强梁,

大道无亲把伪揭。

处事之术终无常,

见性成道把苦截。

孔学虽不是哲学,

哲学必然容孔学。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你认为阐述了哪些哲学观念?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它反映了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这个规律适用于一切事物。人类必须遵循基本规律,是的、我们甚至必须更为严格的遵循的,因为共同的规律,具有普遍性。正如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中指出的:“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是再不向前发展的。地球是在发

  • 阴阳平衡论到底是真理还是谬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阴阳平衡这是自然界赖以生存的必然规律,是真真切切的辨证法和自然科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传统文化中就产生了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存中都存在着阴阳两个相对的事物属性,既阴阳两方面的对立统一。阴阳互根,相对立而生存,相互协调,相互依赖。独阳不生,孤阴不长,阳长阴消,阴盛阳衰。例如

  • “中庸”与“平衡”有何区别?为何中国人好中庸,西方人爱平衡?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中庸里讲平衡,但平衡里没有中庸中庸强调的是动态的平衡,也就是总体的平衡;而平衡二字我们一般都指的是静态的。也就是说中庸是活的,而平衡是死的。中华文化里从来不讲什么绝对,比如这件事绝对可以做好,这个东西绝对最美等等;而西方文化里却喜欢说:这件事绝对可以做好,或者说自由民主绝对是治理社会的最佳方式等等。

  • 天人合一怎么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自己理解,有错望指正。天人合一,就是大自然与人合一。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的五脏六俯,四肢五官,十二经络,骨肉血脉,督脉任脉,人体穴位都与大自然有对应的密切联系。比喻说一年四季,高山平原,阳光空气,白天黑夜与人体都有密切联系。大自然的变化和运动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人体。因此,人类不但要利用大自然为生活生

  • 你认为的最有哲理的诗词是哪一首?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个人认为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属最有哲理的诗句之一。你认为最有哲理的诗词是哪一首?诗词的历史已经很长。在诗词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的蕴含哲理的诗词。特别是进入宋代之后,富于哲理的诗就多一些。所以,哪一首最有哲理,我一时还难以比较。我最

  • 依据"对立统一”哲学思想和“万有引力"定律,宇宙是无穷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宇宙空空阔无穷,有引力不会生。只是学者未看透,扯出劲道拉妖精。宇宙;是一个物质世界!肯定是物质在对应的条件环境下,无穷的演变而转化,绝不会在对立的条件下,又去达到统一。一一一一东方道人一一一一人类处于采集、渔猎时代的历史,有两三百万年之久,进入农业时代的历史,至今不过一万年左右。这是为甚么?因为在采

  • 在古代哲学中,阴阳是同时并居的,那么谁应在前,谁当在后?理由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孤阴不存,独阳不生,没有阴何为阳,没有阳何为阴,互为参照,互为依托,无言先后。拿中医来说,中医理论认为,人体若阴阳平衡(动态平衡),则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若打破了这种平衡状态,无论是阴、阳谁盛、谁衰,都会生病的。阴阳的动态平衡在一定范围内,维持自身的变化发展,当超过了这个范围,就变为其它物质了。

  • 德国短片平衡蕴含了什么哲学原理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其核心思想“天道自衡”,包括物质观、时空观、质能观、宇宙观、平衡观、智慧观。天道自衡及其六大观点决定着三个存在模式、五个平衡法则、三个平衡层次和三个平衡工具等簇基本概念。西格尔认为神学院的教授们的研究目的是神学,而不是哲学。他否认了上帝创世说,认为上帝不是事物的作用因,而只是事物的目的因,也就是上帝

  • 周易有哪些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几千年来,《周易》以其外在的魅力(奇特的结构形式和抽象的符号显示),以及博大精深的内涵(千古永辉的义理和复杂神奇的运算机制),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体系。《周易》一书

  • 哲学题:分析“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礼仪是和平的根本,对人的尊敬,人必敬人而后人敬之,只有生存在和平的世界里才能体现出人的尊贵,这六个字知易行难,哲理上教人为人之道,实际上用于利已的交往,人心又怎么能想得这么简单!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前期的主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