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为体,中医为用。中国哲学的基本思想就是天地万物是一体的,这在儒家中庸和宋明理学都有体现,道家更是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总是,天道流行与人体是一致的,因此人体是一种整体的结构,病灶和病因要从整体上去寻找,中医的很多基本理论也都是与哲学中的辩证观点和整体观点相一致的。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他认为两者即是一体,不分彼此
知行合一是阳明学说中比较知名的部分哦,根据其先后次序的话,先于总结性的“致良知”学说,但更为知名和普及,对后世影响巨大,不应该不知晓的。这样说吧,通俗地说,你对某事物或道理是否知道得深切是可以从行为中看出的;而行为的正确精准与否也反过来影响到对事物的理解。两者是一体的,这也是与朱熹的理学最大的不同之处: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就这样听上去好像很合理,对“知”、“行”没有偏重,但其实“知为先”就已经意味着以“知”引领、决定“行”,所以当时的读书人都只会说不会做,这也是阳明当时极力批评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