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汉语中,“其”这个字有许多用法:1、代词:代表“他的”、“它的”,即第三人称领属关系,或者“他”“它”。2.副词:(1)表示推测和估计,“大概”、也许的意思。(2)表示祈使。3.连词:(1)表假设,“如果”之意,(2)让步,表示“尚且”之意。4助词:在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然”。5语气词:表示疑问语气。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什么时间?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中国古代文明探源的重点在文献记载的“五帝”时期至秦王朝的建立,即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21年。初步拟订的课题包括:黄帝、炎帝和尧舜禹时期的文化与社会、汉字的起源、夏商周时期环境的变迁、农业和牧业起源、手工业的发展、城市起源、战争与文明起源及王权形成的关系、宗教信仰的起源、中国古代文明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的比较等。相关课题还包括:史前至夏商周时期音乐、绘画、雕刻艺术、天文与历法、数学和金属矿产开采等。考古学家将在传说中炎黄集团主要活动区域内,提取五千年前古人类遗传基因,将其与夏商周、秦汉以至现代中国各地人类基因对比,以研究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扩展资料:中国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河南濮阳和陕西。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四个王朝都定格于陕西。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的陕西,既是当代中国的地理中心,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文化的中心。特别是建都陕西的周秦汉唐四个王朝谱写了中华文明最华彩的乐章,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跨越时空影响着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中国古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