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学习孔子哲学的体会

学习孔子哲学的体会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882 更新时间:2024/1/24 6:54:31

给你来个批判性的体会:首先要明确,孔子思想是有历史属性的。要与时俱进的看待其中的道德规范。其次要明白,孔子所教导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一种在当时甚至现在也具有很高要求的行为规范。所以,并不是人人都能够执行他的规范。并且是相当多的人是不具备执行能力的。第三,就是孔子的思想,在后面被人学习、使用的过程中,都增加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些内涵,换句话就是为当时的统治阶层服务的。所以很多是被曲解的东西。“仁”的道德理想是孔子终生追求的东西。但是道德终归是一种自我识别的行为规范体系。所以他的有效性不如法律。但是作为追求较高层次精神体验的人来说,道德修养就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之一。所以要把道德规范与法律要求加以区分。孔子所描述的道德规范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并且需要不断的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并不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属性。比如说,人生下来就要吃饭,因为这样才能够生存;但是儒家典籍里面有“不食嗟来之食”的说法,强调的就是气节,就是如果违背了自己的道德诉求,就算是饿死也不会做有损于自己精神追求的行为。这就是道德属性自然属性的矛盾之处。所以,在学习孔子,一定要明确这两点,第一就是他的思想是有局限性的,有很多规范的内涵和外延都不适合现在的社会了。其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遵守他的行为规范,道德水准是有高低层次的。在运用孔子的学说进行自我调节和调节与自己相关的社会关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思想的局限性。什么是“仁”?把私欲隐晦在高尚道德之下的。没有剖析人为什么会有私欲的本能。仅仅是靠道德的力量来约束人的行为,他的作用是非有限的。没有客观公正的区看待私欲的问题。因为只有出自于私欲的行为模式才是最持久和稳定的。孔子,对人性的剖析并没有深入到最本质的东西里面。就是人的自然属性。而凭空要求人超越自然属性,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这是不现实的。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理论,更有助于理解和发扬他的道德理想。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对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认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春秋战国#(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2)政治基础: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3)经济基础: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发展(4)阶级基础:士阶级崛起和受重用(5)文化基础: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2、

  • 结合一篇古文谈谈里面的人生哲学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的体会有时候百很难用言语说出来的,何况需要200字.庄子的树,鹅之说很能表现为人之道,树没有用而不被砍,颐养天年.鹅却因不能下蛋而被杀.一个讲究“无才”才颐养天年,一个讲究“有才”才不会被杀.关键在度于时空的把握,不在于有才与无才,有无本来就是一体,哲学的魅力在于总能指导下一内步动作,指导下一段

  • 哲学是什么?请你谈谈对“哲学”的理解与感悟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杂谈》哲学与道学天道,指宇宙及生命的衍化。人道,即为人处世之道,指个人或群体同外界联系时,应当具备的方法、原则及态度。天道与人道合称源道。天道学,指人类对于天道的领悟与认识。人道学,指人类对于人道的领悟与认识。天道学与人道学合称道学。至于“哲学”,思来想去,我也无法给出完美的定义,姑且理解为:

  •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写作思路及要点:以哲学与人生的感悟为题,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描写,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正文:看完《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我对人生的看法有很大的提高,感觉人生的幸福指数是由哲学的价值所产生的。人生要是没有哲学,那这一生差不多就是虚度,没有任何价值。哲学是人生的精华。人生其实就意味着哲学。一个人,不论

  • 中国古代各朝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文体有很多,《典论论文》分为诗赋、奏议、铭诔、书论,四科八种。《文赋》分为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等十种。《文心雕龙》分为诗、赋、赞、颂、檄、移、铭、诔等。诗赋分别来源于《诗经》《楚辞》,碑铭诔箴是从《诗经颂》《尚书典诰》等文体发展而来。其中赋体还可以分汉大赋、抒情小赋、骚体赋、七体赋

  • 试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 (特点加具体阐述)多多益善啊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基于汉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形成具有诗性内在特质和外观式样的文学理论形态。充满诗性特征的中国古代文论虽然具有独特而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的巨大价值,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模糊了批评本体与批评物件的界限,消解了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之区别,牺牲了研究物件的丰富性和文论自身的复杂性,以及诗性文

  •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古代哲学 范文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人治思想.孔子主张建立一个“人道社会”。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

  • 关于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论文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我对神佛、宇宙、人生的理解前言我并不否认佛的存在,只是认为人的资质成佛几乎是很难的,我把自己的观点发表,只是个初级的想法,就是让你们提出意见,完善我的观点。从我的观点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人类,另一类是神佛类,并不意指神或是佛,并不做细化的表述,希望能够理解。我的立场在物质文明中叫中立,在精神文明中

  • 水的哲学,你知道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易经》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易者变也,易经主旨是万物皆变。水变化多端:水无定形,随境而适;水有三态,常温为水,低温结冰,高温化汽,云雨雾露霜雪雹皆水之不同形式。水无处不在:土壤中含水,岩石中有结晶水,植物从根到叶皆含水,动物从头到脚皆含水,人体含水量高达60%以上。无处不在的水千变万化,我们的祖先

  • 水的哲学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子形势解》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