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老子《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

老子《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835 更新时间:2024/1/24 6:15:05

“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它的字面含义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说到这其中所涵盖的思想意义,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释了。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老子还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知与理解的。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于“道”的,“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所不利。它避高趋下,因此不会受到任阻碍。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涤污淖。它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静,但却深不可测。它源源不断的流淌,去造福于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样的德行,乃至仁至善……

“‘上善若水'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水性柔,故能克刚;水性,故能包容;水性智,故能顺势;水性动,故能不腐;水性勇,故能百折不回、一往无前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山水的观念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中,山水的观念就意味着自然,道法自然的意思就是从自然界中找到万物生长的规律和奥妙。如果满意请及时采纳哦,谢谢。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山水的观念主要是人容于自然。庄子论水(静水)的基本观点是:水至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庄子与水庄子(约公

  • 古人的哲学思想精髓上善若水和大智若愚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上善若水”,语出先秦时期道家学说的创始人、古代著名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意为:世界上最善的事物莫过于水。水施万物而与世无争,哺育众生但不求厚报,养育天地却从不自恃……“上善若水”昭示人们:崇尚善良要像水之走下一样,自觉而行,勿须外力;处世要向水一样,容万物而不争,不弃卑微,不辞涓流,广采博纳,融

  • 水是万物的本原是什么观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和古希腊哲学关于水、气、火等是万物本原的学说。“水是万物的本原”是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观点。水既是实物,又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的唯物主义观

  • 是谁最早提出了万物源于水的观点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他们的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金、木

  • 何种观点影响泰勒斯的“水是万物本原”的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亚里士多德认为,古代人在神话中将水当作最古老、最受尊崇和最神圣的事物的传统观点,例如海神夫妇是诸神和万物的始祖的观点,以及诸神把大海和冥河(斯提克斯河)作为发誓的见证的观点,对于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本原的哲学思想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对于把海洋视为生存的命脉的希腊人来说,这种看法再平常不过了。

  • 请问: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跟西方的人文思想有什么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文化修养有很大的区别,中国人从古代开始一直受儒家思想意识的熏陶,将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同现实中人民大众的生活相结合,以唯物主义的科学理念认识问题,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按照科学的文化观,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唯心主义认识论是封建迷信的产物,远远脱离了社会实践,是封建制度骗人的鬼域伎俩,这

  •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有何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这两者不好比,事实上说的多的是王阳明跟康德、契可伽尔德之比较,黑格尔与王夫之相比较。其实黑格尔并不算一个纯粹的哲学家,如要更精准的表述黑格尔,不如讲他是优秀的【历史哲学家】。这些先谈一个问题:很多关于黑格尔的文章都是讲马克受到他的影响而提出【唯物辩证法】;甚至于他(重视国家、整体)而关联到希特勒的独

  • 西方的哲学和东方的智慧真正区别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讨论西方的哲学与东方的智慧真正的区别在哪里,只能从双方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主流文化来分析。西方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主流文化是基督文化,他们的哲学就是以基督文化为根本,首先从人性肯定原罪论,认为人性本恶。东方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我们的智慧就是以儒家文化为根本。孔孟之道肯定人性本善,是儒家文

  • 陆王心学与康黑(康德、黑格尔)哲学思想有何区别和联系?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陆王的心学与康德、黑格尔的哲学并不属于一类:〈一〉;陆王的所谓“心学”,简单的理解就是,了解体悟自己的悟知性格,也就是先天存在的本性。当你探求自身性格以后,就能针对外界的一切事物做精准的回应。这个时候能阻拦你的还有什么呢?各种分析有何用呢?相当于你了解自己是一个三毫米的镙母,自然会去找三毫米的镙栓。

  • 东西方在思维方式上有哪些差异?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与历史起源有关,也与宗教信仰有关。这个问题从古至今一直困扰,影响,制约着中国与西方的交流,接触和融合。搞清楚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以及文化大融合的今天,它将直接决定着我们的未来。本文所指的西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