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乃是万物之源,是而平静,时而风起云勇。水面平静,则可以载舟,水大了,照样能把舟给颠覆。
(1)关于水的古代哲学思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战国时著名思想家荀况的《荀子王制》,原文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如同一艘船,老百姓犹如河水,水既可以把船载负起来,也可以将船掀翻淹没。这句话后来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所认同并重视,特别是唐代名相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这就告诫统治者在要重视民众的力量,尊重民意,体察民心,了解民情,做到执政为民,才能维护自己的统治。
这句话从哲学角度来看,体现了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在唯物辩证法中,这个规律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是相互贯通,也可以相互转化的。水既能行舟,也能把舟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