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顺世论的思想对印度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顺世论的思想对印度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140 更新时间:2024/1/24 5:03:51

顺世论是古代印度最著名的唯物义哲学流派。顺世论,意为“流行在人民中间的观点”。顺世论认为,万物是由地、水、火、四大物质元素构成的。万物的形成皆是四大元素的积聚,而其死亡则是四大元素的离散。顺世论还进一步指出,四种物质元素不断运动,其聚散是自然发生的,不存在什么超自然的主宰者。顺世论的观点具鲜明的唯物主义特征,对婆罗门教的创世说作了彻底的批判。顺世论不仅认为万物由四种物质元素积聚而成,而且指出人的意志产生也与四种元素的积聚、离散有关系。顺世论认为,人的意志与肉体样,都源于四大物质元素。四大物质元素本身并没有意识,但它们结合在一起时,意识就产生了。顺世论彻底否定了灵魂的存在,对意识与肉体关系的解释是深刻的。在认识论方面,顺世论重视人的感觉作用。顺世论以为“唯有(可)知觉之物存在,不可知觉之物不存在,因为它从未被感知过”,甚至信“人们也从不说不可见物被感知”。这就是说,只有被感知的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顺世论指出,除感知外,人们也通过间的或推理的途径获得知识。然而,从后两种途径获得的知识是不真实的。因为,间接知识经过了中间环节,而经过中间环节就有不可信的因素混杂进来;推理所依据的是不能感知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虽然某些推理可能成为事实,那只是偶然幸中的,并投有确定性。不过,顺世论并没有否定一切经过推理而获得的知识。它所否定的是对灵魂、来世、前世等在世间并不存在的东西的推理。在社会伦理方面,顺世论充分肯定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欲望,反对各种禁欲主义苦行,提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它指出,没有,没有来世的解脱,人生的幸福就是尽情地享受。对种姓制度,顺世论也进行了抨击,认为人皆由四大物质集合而成,生而平等,并指出婆罗门和首陀罗血管中流的血液都是红色的。顺世论的思想,具有反对一切宗教的特点,对印度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它代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利益,反映出他们热爱生活、追求社会平等的心声,在否定吠陀权威和反对婆罗门教的思想运动中发了积极的作用。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哪些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2.德国古典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费尔巴哈的辩证法,黑格尔的唯物论。3.描述两者关系。a.(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

  • 中国古典艺术的现代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典艺术包括很多种类,比如:古典园林、美术、戏曲、舞蹈、美学、诗歌、等等。就拿《中国古代艺术教育方式的现代意义》来说吧。传统的即是永恒的,这句话在今天看来亦具有特别的意义。随着中国社会在工业化途中的行进,随着商业经济意识的普遍渗透,随着文化全球化迅速展开,中国现代的艺术精神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化,

  •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表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怎么样的思想传统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古代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在20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儒、墨、道、法各家伦理思想及佛学中的心性之说,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一)整体至上,“克己奉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国传统伦理结

  • 你认为我国中医理论中包括哪些哲学思想理论的应用?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现代中医有三个哲学观(相似分形观)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中医学理论体系约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代表

  • 明正德13年王阳明门人主要哲学思想的内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明正德13年王阳明门人主要哲学思想是心即是理的哲学思想。也就是说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是理。王阳明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

  • 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思想环节和基本精神怎样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中国哲学认为,科学是关于有的学问,主张为学日益;哲学是关于无的学问,要化繁为简,最好达到无。是忽悠的程度,哲字主要看你哲的怎么样!让思想打幅度转哲!

  • 宋明理学和以前的儒家思想有何联系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因有此称。宋明理学大致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阶段:“程朱理学”的核心是“天理”

  • 关于中式风格的设计手法,传统哲学与现代文化如何碰撞?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中式风格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展现形式,在中式风格的装修中,即传承了古代的哲学思想,也融入了现代文化。如果想突出中式风格的传统哲学,可以将一些方圆之道应用到空间设计中,并且在家具布置时可以运用对称的手法,这样就可以达到室内空间的平衡。这种设计可以让家里的风水学更稳固。在中式风格中,可以融入一些现代文化,比

  • 求一篇中古代设计史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散见于各种典籍之中,虽不成系统,但对我们理解中国古代设计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概括地看,中国古代艺术设计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观点一、“坚而后论工拙”以实用为根本中国古代设计注重产品的实用功能。这一点是中国古代的美学家和工艺家都十分强调和重视的,“坚而后论工拙”就是要求产品设计首先要有实用的

  • 左右沙发的“中庸之道”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是很有意思的一种品牌文化,我看了这些资料也很感兴趣“左右”其意取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中庸之道”--“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一左一右,不偏不倚。“左右家私”以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起名,用现代的几何概念作为图形设计表象,其商标具有深刻的内涵:上、中、下三个圆点,分别代表着天、地、人的宇宙万物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