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可以去他的贴看看阿图尔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1788年-1860年)德国哲学家。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不同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有时被解释是受他的家庭环境因素而造成的。他的父亲易怒而忧郁,他的母亲自私而冷漠,但这不是从他的哲学层面上来谈讨的。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构建于两个基础概念之上:一是表象和意志虽然是同一的,并且共同构成世界,但意志是决定性的,任何表象都只是意志的客体化;二是意志永远表现为某种无法满足又无所不在的欲求。于是世界本质就是某种无法满足的欲求,所以从逻辑上说,它永不可能被满足。所以如果不能满足的欲求是某种痛苦,那么世界就无法摆脱其痛苦的本质。人们只是永远试图使自己的欲求满足,但这种满足却更加证明和显现了意志本身,这被叔本华认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所以他认为无论一个人是乐天派还是悲观派,都不能摆脱根本上的痛苦,乐天派只是对现实的躲避,是自我欺骗所造成的假象。所以对悲观主义的怀疑者们只能从叔本华的形而上学上进行争论而不是争论悲观主义本身。叔本华的这种论调有时候使他被认为是虚无主义者,但事实上叔本华认为生命具有某种意义,虽然它是一种消极的意义。意志本身虽然无法逃避,但意志本身却体现了某种意义。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第四部分中,叔本华提供了一种以禁欲主义的方式来找到希望的可能。他认为人只有在摆脱一种强烈的欲望冲动的时候才能获得其根本上的自由,只有打破意志对于行为本身的控制,才能获得某种幸福的可能。但叔本华却又强调这种禁欲主义的行为方式其本身就是一种苦行。论命运叔本华是一个彻底的宿命论者和决定论者。表象间受到因果律的影响,而表象和意志间没有联系。意志通过某种超因果律的却又基于因果律的法则和表象世界发生关系。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按照其严格的必然性而发生,我们所感觉到的自由意志仍是处于表象世界的活动,而我们所观察到的任何表象以及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到意志这样一种神秘的力量的控制。这种观点可以被归纳为这样一句话: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但不能想我们所想的。叔本华的这种决定论受到了两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的强烈认同,他们都认为这种对自由意志的解释给予了他们莫大的安慰。
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求知:叔本华的为什么会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主要有哪些。
更多文章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关于人性问题的看法大致有哪几种见解?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关于人性问题的看法大致有两种:1、性本善: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2、性本恶: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的性恶论的思想在先秦百家关
给点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关于人性的分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儒家认为性善,法家认为性恶。古前者讲究德治,后者讲究法治。中国哲学没有分析的传统,所以就没有分析。《荀子》中有关于性恶的论证,在人性上他是承袭法家的。墨家、道家没有关于人性的言论。在哲学上人性有一下观点性善论是东方哲学的主流性恶论是西方哲学的主流性混论东汉的杨雄倡导性本根论有我倡导,认为善恶有环境决
如何了解中国古代哲学与人性?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五行,阴阳的学说最初是人们用来关照天地运行规律的,并非是用来解释人的思想行为。它能够解释人的行为是到了汉朝之后,人们将天与人联系起来,认为天人之间有神秘的感应。则外部的五行阴阳变化也可以引起人自身的变化,人的变化也可以引起外部的变化。这方面的探索经历了很多年了,但是肯定有许多胡乱附会的地方。现在
汉代开通了丝绸之路,为什么古希腊的哲学思想没有在之后传到中国?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非常喜欢关于丝绸之路的问题,所以主动回答一下。答案会有点长,因为回答这个问题既需要说明希腊文明东进的路径,也要顺着时间线提一下传播路途上的各大势力。首先必须要说的是古希腊和汉朝并不在一个时间轴上。古希腊时代开始于公元前800年,终结于公元前323年,以亚历山大大帝病逝,横跨欧亚非大陆的庞大帝国分崩离
老子的《道德经》,是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答题主》论哲学家,中国能撑得了台面的要数战国时期的公孙龙和宋朝的朱熹。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理论打破了传统思辩体系,是与中世纪时期柏拉图倡导的形而上学并驾齐驱的,开创了形式逻辑的先河,公孙龙(公元前320年)所处的年代比公元前60年安德罗尼柯编撰亚氏遗著《物理学》提出《形而上学》理论早二百多年;而朱熹
古代四大学派,哪家学派倡导节俭,爱心与苦行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墨家学派倡导节俭、爱心与苦行。具体的主张为: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苦行);反对侵略战争(非攻);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墨家学派主要由从事工艺的能工巧匠组成,个个都是技艺精湛的优秀工匠。后期墨家将前期墨家工
为什么说中国养生学与中国哲学思想紧密相连?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养生学与中国哲学思想紧密相连。一方面,养生讲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动静有度、养性修身,并且,养生法则来源于自然的运行规律,五行生克、有形与无形,都是养生的依据或参考。另一方面,养生并不是玄妙难解的学问,它简单易行,具可操作性,其受众覆盖社会各阶层,其理论细化到了生命中的每个时节、每种环境、每种行
中国传统的儒家哲学是否还能适应现代社会?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儒家思想不是哲学,这是第一。第二,当今社会并不需求人精。玩人玩不好就是搬石头砸自己。在现代公司里玩儒家,就是搞笑!当然,去国企混的人可以试试,但一般下场很惨。几千年证明了一个道理,学孔子的最后都是不伦不类的二半吊子。最认同墨家思想。墨家思想的几乎绝大多数主张都很符合无产阶级价值观,很符合今天我们和谐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和现代哲学理论,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一家的学说?如何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应说儒家影响最大。从你认字说话开始。就接受着儒家思想的教育。至于其它几家因人而论。儒讲进取,积极。遵循仁义礼智信。而佛家讲奉献,遵循安宁修心,无欲无求。讲求因果,认定来世。(我认为无欲纯扯蛋,无欲则人稀,佛国的人不比我们国人少)。而道家则讲自然规律,遵循守本,淡利,顺其自然,修炼今生。就本人而
外国人说中国没有哲学和现代科学,大家有什么意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课题非常好。借此发表一下自己的愚见。中国没有哲学和现代科学。关于这个题目仅是国外人的看法,就是中国人中也是有相当多的,在国外进修,留学,的科学家,哲学家,名人……也是持有这种观点。先表一下态度。他们这种看法,想法,观点……是十分“错误”的看法,想法和观点。为什么说他们是“错误”的观点。(如果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