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服饰受到了儒家思想哪方面影响?

中国古代服饰受到了儒家思想哪方面影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822 更新时间:2024/2/2 20:07:38

服饰作为一种化现象,在汉代儒家传统地位确立之前,就被“礼”所约束。随后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汉代把《仪礼》列入五经。“仪礼”的关注点是整个社会活动,项目繁缛,对于服饰有全面严格的规定,是典型的儒家所倡导的礼制在服饰上的反映,它直接影响了几千年来国人的服饰观念和风格。例如,西汉建立以后,新的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的教训,在服饰礼制方面规定得十分用心,不仅对百官服饰的样式和色彩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甚至对民间服饰也做出了限定。在当时,百姓只能穿着本色的麻布衣,而不得使用其他色彩的服饰。除此,还对生活用品进行详细完备的规定,诸如相关的生活基本需求,如衣帽鞋袜、车马乘骑、日用杂品等。在汉朝,不论花色、品种、质料,还是色彩,都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历代更是在朝廷中设立相关的机构对礼制进行管理。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历代统治者都把此作为行为准则,用法制、礼教、哲理等各种手段统治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循礼蹈规,安分守己,使之成为相应的风气。在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代,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物质的生产都达到了一定的历史高度。服饰纹饰以一种“标识”的特有形式显示着封建礼制的等级制度。在《旧唐书·舆服志》中有一段关于中国官服补子起源的记载:“则天天授二年二月朝,集使刺史赐绣袍,各于背上绣八字铭……诸饰以盘龙及鹿,宰相饰以凤池,尚书饰以对雁。”由此可见,武则天以绣袍赐予百官,是以鸟兽纹样为主,而且装饰部位在前襟后背。这一做法带有一定的标志性,它直接以一个有形的文化符号显示在服装上,使其具有了明显的中国礼制文化特点。到了代,宋人受程朱理学的影响,焚金饰、简纹衣,以取纯朴淡雅之美,对妇女的装束也有了详细严格的规定,服饰制度与宋代程朱理学观点有着异密切的联系。而清代的服饰是我国服饰发展的顶峰,服饰纹样在这时的装饰作用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清代在图案的设计上承袭十二章的纹样,在明代的八吉祥纹样的基础上,集图案的装饰作用之能事,使之达到了繁复的程度。这一时期,服装出现了一种叫“补子”的装饰,以“补子”的纹样代表官职的贵贱,“补子”纹样的差别反映了清代等级的森严。并且清代的帽子一改历代的式样装束,注重帽子上顶戴花翎的装饰,以花翎的不同反映不同的官职。因此,如果分析清代服饰的发展与历代服饰之间的差异,那么,主要表现的就是各种服饰装饰纹样的繁杂堆砌,以及在图案上等级观念的反映。可以说“礼”在中国古代,是法权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撑。而服饰在这一过程中,则体现了相当重要的补充作用。中国的服饰制度始终与中国礼制思想紧密相连,使中国古代服饰纹样始终依从着礼制而发展。

儒家思想只是我国诸子百家思想中的一门,汉武帝之后儒家在社会上才逐步成为显学,到唐宋明时期儒家思想才真正成为主流思想。所以中国古代服饰(即华夏衣冠、汉服)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主要是唐宋明这一阶段。清不是中国服饰发展的顶峰,而是彻底没落阶段。清初实行剃发易服政策,血腥地把传承了数千年直到明末的华夏衣冠——汉服禁止了。中国服饰最辉煌的时代从此结束。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思想的成因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服饰的成因正如你所写的,是受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使人的精神与这些自然之物融合而产生有独特美感的服饰。另外,每一个时代的服饰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意义,代表着每一个时代的兴旺衰败。还有一点就是可能受当时皇朝的影响,设计师按皇室的口感来设计服饰也说不定。其实,大部分老百姓的服饰都是千篇一律,粗布麻衣式

  • 中国古代服饰在古代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于等级制度的产生、上下尊卑的区分,适应于当时社会背景的各种礼仪也随之产生。服饰从一定程度来说是从属于这种需要的。如祭天地、宗庙等有祭祀之服;朝会时有朝会之服;做兵事有从戎之服;凶丧时有吊丧之服;婚嫁时有婚礼之服。上自天子朝臣,下至庶民百姓,在各项礼仪活动中都有应着的服饰。江冰在介绍祭服与丧服的种类、

  • 用哲学观点看服装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隋唐服饰鉴赏引言:隋在公元581年灭了北国,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公元589年灭陈后,统一了中国同南北朝一样,统一使得南北的服饰进一步融合,时间不长,隋被唐所代替,唐从此统治了中国近三百年,衣冠服饰制度,经过了长期的承袭、演变、又加上唐代强盛的国力和广泛的交流,因而显示出上承历代服饰,下启后世服饰的重要

  • 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并说说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现实与理想的和谐》邢台学院孙凤岐美即和谐,和谐即美,追求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谐,追求人与自己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古代文学发展的一条规律,也是古代诗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本文从诗歌的角度对李白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作些探讨,和诸位同仁商榷。(一)和谐思想的起源与发展“美在和谐

  • 古人的哲学诗,要有诗句中的哲理。 急。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简析: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2、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简析:发挥主观能动性,乐观向上,积极进,将终生有益、无憾。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简析:一切必然要

  • 孔子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核心理念是中庸。孔子面对春秋末期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汲取夏商的文化营养,继承周代的文化传统,创造了以“礼”、“仁”、“中庸”、“教”与“学”为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孔子的学说内涵丰富,自成系统,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在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对我国政治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政治思想和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1)儒家的主要典籍是《论语》《孟子》,其观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为国以礼”即礼治,二是“为政以德”即德治,经过孟子,又被归结为“以德行仁”的王道。2)法家与儒家是

  •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纵观中国历史,法家思想家虽然排斥伦理道德,但这种思想并不占统治地位,占统治地位的是以孔孟政治思想为主体并融合其他各家学说的新儒家思想。它把政治和伦理道德紧密结合起来,虽不一般地反对暴力,但却更重视伦理道德,强调“为政以德”,宣传“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讲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把三

  • 孔子,墨子,荀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孙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1、道家思想(1)老子:春秋晚期,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为“道”,道是没有形状、超时空的永久存在,这是一种唯心论思想。老子的学说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的运动着,有无、难易、高低、贵贱、刚柔,说明对立的东西是相互转化的,是相互依存不断变化的。老子在政治上

  • 从惠子相梁中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惠子相梁》出自《庄子秋水》,作者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周。在这篇短文中,庄子将自己比作雏,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表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表现了庄子的鄙视功名、清高自守、淡泊名利、超然物外。而惠子醉心功名、利欲熏心、无端猜忌、心胸狭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