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怒杀阎婆惜的主谋是谁(宋江怒杀阎婆惜怎么回事)

怒杀阎婆惜的主谋是谁(宋江怒杀阎婆惜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53 更新时间:2023/12/29 23:49:56

宋江怒杀阎婆惜的始末缘由:

宋江是在一时冲动之下杀死阎婆惜的。宋江跟阎婆惜在一起纯粹就是一桩买卖,宋江出钱让原本落魄的阎婆惜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阎婆惜一看宋江出手大方阔绰,自己正好需要依靠宋江这样一棵大树安身立命于是便以身相许。

两个人既没有媒妁之言也没明媒正娶就搭伙过起了日子,阎婆惜充其量只能算是宋江的外室。

最开始的时候两人各取所需倒也相安无事,但时间一长矛盾就出现了,阎婆惜心里根本就看不上又黑又矮的宋江,只是为了能安心花宋江的钱才委身于他;

当然宋江也嫌弃阎婆惜卖唱女的卑微身份,所以从来就没打算正儿八经地娶她,只是阎婆惜正值十八妙龄有几分姿色,勉强纳其为妾倒也凑合。

宋江和阎婆惜本来就没什么感情,同床异梦罢了,时间长了宋江也就懒得再到阎婆惜那里去了。

阎婆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遇见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张文远,张文远是宋江在郓城县衙门的同僚,此人细皮嫩肉巧舌如簧。自从宋江带着张文远见过一次阎婆惜以后,这张文远和阎婆惜算是王八看绿豆对眼了。

于是张文远瞒着宋江跟阎婆惜眉目传情暗度陈仓,宋江知道自己头顶已是一片呼伦贝尔大草原了但是他并不是十分介意,毕竟阎婆惜并非自己的正室随她折腾去吧!

托塔天王晁盖为首的七位好汉在黄泥冈智取生辰纲事发之后,济州府给郓城县下达公文准备缉拿晁盖等人,公文下到郓城县衙门,当时值班的恰巧是押司宋江。

宋江一看公文大吃一惊,他先是稳住济州府的公人然后快马加鞭给自己的好友晁盖通风报信,让晁盖快逃。

正是宋江及时送信,晁盖等七位好汉才避免了被官府缉拿归案的下场。后来晁盖等人摆脱官兵的追杀成功抵达梁山。在林冲火并梁山第一任寨主白衣秀士王伦之后,晁盖担任了梁山第二任寨主。

晁盖在梁山安顿下来之后念念不忘宋江的救命之恩,于是晁盖命赤发鬼刘唐带着十根金条和一封亲笔书信悄悄潜入郓城县来找宋江,希望宋江能入伙梁山共谋大业。

此时的宋江并无落草之意,他留下了书信和一根金条然后让刘唐速速离开。

宋江将金条和书信放到招文袋中准备找个没人的地方将书信烧掉,偏偏半路山碰到了阎婆惜的母亲阎婆。

阎婆知道女儿跟宋江的关系非常僵,她害怕失去宋江这个大金主和大靠山于是生拉硬拽把宋江带到阎婆惜住处。阎婆摆上酒菜希望宋江和阎婆惜能够言归于好。

宋江也是有意试探阎婆惜对自己的态度,当晚宋江便与阎婆惜同塌而眠。事实证明阎婆惜对宋江冷若冰霜早已没有了夫妻感情,她心里只有那个张文远。

宋江一看阎婆惜这个态度于是便在天未明之前就离去了。宋江走到半路上这才发现招文袋忘在了阎婆惜那里,宋江大惊失色,如果让阎婆惜发现了晁盖写给自己的密信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他急匆匆返回阎婆惜住处准备拿回招文袋。

殊不知招文袋已经落在了阎婆惜手上,阎婆惜看到了那封密信之后如获至宝,因为她清楚宋江身为官府公人私通梁山草寇的罪名足以让宋江脑袋搬家。宋江的把柄就这样落在了阎婆惜手中。

宋江返回到阎婆惜住处后好言索要招文袋,但是阎婆惜提出要那十根金条,宋江只留了一根金条那九根已经让刘唐收回去了但是阎婆惜不信。

阎婆惜威胁宋江要到官府告发,宋江见软的不行于是采取了硬抢的方式,两个人撕打在一处。

迟迟拿不到招文袋的宋江愈发焦急暴躁,在撕打的过程宋江无意间摸到了一把尖刀,情急之下宋江这才将阎婆惜杀死。以上就是阎婆惜之死的始末缘由!

标签: 阎婆惜怒杀主谋宋江怎么

更多文章

  • 赵将军歌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整首古诗表达岑参什么感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诗,原文,赏析,岑参,翻译,将军,表达,感情,什么

    岑参《赵将军歌》:为国戍边不言苦。“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是一代代为国戍边的热血男儿的共同誓言。无论边关的环境有多么恶劣,无论敌人有多么强大,他们都毫无畏惧,用一个个血肉之躯,为国家铸就钢铁长城。唐代诗人岑参在《赵将军歌》中,就歌颂了这些热血男儿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这首诗的原文如下:九月天

  • 古诗菊花唐元稹的意思赏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诗,菊花,唐元稹,赏析,意思,作者,思想,表达,感情,怎样

    世人皆知陶渊明菊花诗极有意境,却不知元稹的《咏菊》也不甚差!菊花,虽然是一种普通的花卉,可其身为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古代文人墨客便早已经赋予了它清寒傲雪的品格。魏晋时,陶渊明的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将隐士的高洁的寓意赋予了它。此外,中国自古便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如唐朝孟浩然在

  • 关羽失荆州深度解析(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原因及过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羽失,解析,大意失荆州,关羽,深度,原因,过程

    关羽为何会大意失荆州,最终败走麦城?关羽是东汉末年名将,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生年不详。在东汉末年风起云涌、群雄割据的乱世当中,关羽亡命涿郡,与张飞从刘备起兵,二人皆是万人敌。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刘备集团终于于占据荆州、益州两地,势力达到极盛。眼看着诸葛亮的隆中对已经实现一半了,只要等天下有变就

  • 庞万春绰号叫什么(水浒庞万春的故事情节内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庞万春,情节,绰号,内容,介绍,故事,什么,水浒

    水浒英雄谱—— “小养由基”庞万春。在《水浒》中,江南方腊手下有一位大将庞万春,绰号“小养由基”,养由基是春秋时期的神射手,其箭法并不比汉代的李广差,面且他的箭法的确不在小李广花荣之下。他在与梁山好汉的大战中,一人射杀梁山七名头领,可谓是一流猛将。庞万春自幼聪明,跟随父亲学箭,一连学了三年,不论在地

  • 敲边鼓的意思解释(真正聪明有智慧的人懂得敲边鼓)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敲边鼓,智慧,意思,解释,聪明,懂得,真正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敲边鼓”!树大招风,人大招祸。在社会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占据有利位置,成为大红大紫的人。可是你越往中间和前面走,越容易引起别人的忌恨,稍有差池,就被人算计了。主角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带来高高在上的快感,但是能够长久的,是“默默无闻”——越谦卑,越高贵。真正聪明的人,懂得“敲边鼓

  • 洪都之战为什么改成蓝玉(历史上洪都之战到底是谁打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蓝玉,洪都,历史,到底,为什么

    守洪都的不是朱文正吗?电视剧《朱元璋》怎么换成蓝玉了。陈友谅亲率60万大军,要一举灭了朱元璋,朱元璋的谋臣武将听到消息,都赶到了帅府,一时间,帅府吵吵闹闹乱做一锅粥,有主战的,有主和的,还有主张假投降的。其中,徐达,常遇春主战,打输了就上山打游击,汤和主张和陈友谅谈判求和,还有一小部分人主张投降。正

  • 寄和州刘使君诗歌鉴赏(尾联表达了作者张籍怎样的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尾联,刘使君,张籍,鉴赏,诗歌,寄和州,情感,作者,表达,怎样

    张籍的一首七律,开篇措辞委婉,最后两句更意味深长。刘禹锡是广大读者非常熟悉的诗人,他的很多作品流传千古。诗人虽然才华横溢,可是由于性格秉直,他的一生却极其坎坷。有一次刘禹锡被贬到和州,朋友张籍得知这一消息后,知道对方内心一定非常难过,很想去看望一下。可是张籍当时在京城任职,彼此间相隔万里,于是只能托

  • 蓼汀花溆是什么意思(红楼梦中蓼汀花溆赐名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蓼汀,花溆,赐名,意思,什么,红楼梦

    贾元春既然支持薛宝钗,反对林黛玉,为什么不立即下旨赐婚?贾元春确实支持薛宝钗和金玉良姻,这从她在省亲当晚的态度,和端午节赐节礼,打醮清虚观等一系列活动中体现的清楚。不过,尽管元春多方暗示,却从未发话促成金玉姻缘,只因她非是不想,而是不能!贾宝玉的姻缘,很早就明朗。贾母支持林黛玉的宝黛姻缘。王夫人支持

  • 沁园春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展现了诗人什么情怀)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沁园春雪,情怀,作者,诗人,展现,表达,感情,怎样,什么

    《沁园春·雪》展现了作者什么情怀?好在哪里?现实意义有三点! 《沁园春·雪》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首词,借咏雪言志,将毛泽东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决心改变祖国贫穷落后面貌的决心,一展无遗。借景抒情,借古喻今,通过对比手法,充分展现了作者的远大抱负,将革命豪情尽展无遗。读来让人感到气势磅礴,恢弘大气,是一篇不

  • 秋风引刘禹锡古诗译文及翻译(刘禹锡表达了什么感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禹锡,秋风引,古诗,译文,翻译,表达,感情,什么

    史上最孤独的一首秋风诗,仅20个字,看懂的人都老了。你是什么时候感觉到秋天来了的呢?也许,是秋风吹到脸上,丝丝凉意之时吧。古人感受到秋风时,会怎么说呢?在唐代,有一位诗人,看到院子里的落叶,感慨之下,写下一首秋风诗,结尾三个字,后人赞赏千年。诗名《秋风引》,全诗曰: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