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讲解(作者李清照借此描写秋愁)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讲解(作者李清照借此描写秋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127 更新时间:2024/1/16 2:55:51

《声声慢·寻寻觅觅》清照一首描写秋愁的词!

《声声慢》

作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1.声声慢:词牌名。亦作胜胜慢。双调,96至99字,有平韵、仄韵两体,仄韵例用入声。

2.乍暖还寒:忽冷忽热,气候变化不定。

3.将息:保养、修养。

4.这次第:这许多情况,这光景。

我从早上起来苦苦寻觅,看到的只有冷冷清清,凄惨悲凉,这忽冷忽热的天气,最让人难以休息保养了。

喝两三杯薄酒,怎么能抵挡得住这寒风的袭击!抬头看见一行大雁从高空飞过,更让人伤心难过,因为那也是旧日的相识啊。

园子里堆积了一地的菊花,更是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想采摘呢?一个人独自坐在窗前,冷冷清清的,怎么熬到天黑呀!

梧桐树上的叶子细雨淋漓,到了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就能了结啊?

这首词是李清照的名作,通过对悲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凄凉悲愤的感情。这首词创作于靖康之变之后,这期间国破家亡、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已故去,李清照避难南方。

她写了一些怀念亡夫抒写自己孤苦凄凉感情的诗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就是这期间的代表作品。

《声声慢·寻寻觅觅》分为上下两阕。上阕又分为三层。第一层,前三句,7个叠字,描写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凄凉。作者从早上起来,就恍恍惚惚,心神不定。

寻寻觅觅,也不知道在寻找什么。她满目看到的只是冷冷清清,进而感到凄凄惨惨戚戚。把一个人孤苦凄凉的心境描写得淋漓尽致。

第二层通过对天气的描写,把作者孤独凄凉的心情更进深了一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忽冷忽热的天气,最难保养身体。

两三杯淡酒,抵挡不住寒冷的晨风。

第三层通过看到的大雁描写对故人的思念,表达作者的惆怅之情。大雁从北方飞来,那不是在北方见到过的故雁吗?睹物思人 ,更让人伤心难过。

下阕也是分为三层。第一层通过对庭院菊花的描写,表达作者无心摘花以及感慨花落及人的心情。

秋风里,无心摘花,任凭菊花凋零,满园堆积的落叶也无心打扫,从花落感慨自己的命运。

国破家亡,丈夫故去。避难南方。自己和国家的命运就是这南飞的大雁、秋风里的菊花啊。

第二层写时间难熬,雨打梧桐,把作者的惆怅更深了一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孤独凄凉的时间是多么漫长呀,第三层也是最后两句,以一个愁字结尾,把全词进行了概括,给人以无限的回味。

这首词描写了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秋日黄昏,紧扣悲秋这一主题。

语言朴素无华,刻画内心世界深刻细腻。是李清照众多诗词中的名作,也是婉约派诗词的代表作。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她的作品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闺情词和激昂慷慨、雄浑悲壮为主。

后期南渡、国破家亡。诗风转以悲凉感伤。作品大多是感时伤事、思乡怀乡之作。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失传。

后人集有《漱玉词》,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我们熟知的她的诗词有《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

更多文章

  • 风雨送春归全诗是什么意思(出自毛主席《卜算子·咏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全诗,主席,意思,风雨,出自,什么,卜算子·咏梅

    毛主席写的《卜算子·咏梅》,境界之高,远非历代文人能比!大家都知道,毛主席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词人,即使跟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人相比,也毫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那么,毛主席的词到底伟大在哪里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毛主席和陆游写的《咏梅》词,谁的境界更高。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开放于漫天飞雪中,象征着中华

  • 楼台倒影入池塘全诗是什么意思(出自古诗山亭夏日)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山亭,楼台,古诗,池塘,倒影,意思,出自,夏日,什么

    唐诗中的夏日,每一句都很美,读后令人陶醉!“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会因为夏日的炎热而苦闷,但对于诗人而言,消夏纳凉则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当孟浩然独坐南亭,夏日是清幽的,是“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当王安石漫步郊外,夏日是生机盎然的,是“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而当晚

  •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哲学道理(这句经典蕴含的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哲理,蕴含,哲学,道理,经典

    古代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善良的人为何一生穷苦?在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曾提出善恶论,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便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寓意着自己产生的因,将会得到相应的果。然而实际生活中,善良的人却不一定迎来好的结果,甚至还有可能因为善良而吃亏,最终得到一句“吃亏是福”。究其根本,还是人们没有真

  • 七言律诗有哪些作品(10首精彩的七律诗句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七律,律诗,赏析,诗句,七言,作品,精彩,哪些,10

    10首精彩的七律,用得是平水韵的同一个韵部,该韵部最受诗人喜爱!我认为是“下平十一尤”。因为格律诗韵脚是平声,“下平十一尤”属于宽韵,里面有“留、流、悠、秋、愁、周、休、谋、侯、头、鸥”等字都非常适合作韵脚,这些字都是诗中常客。“下平十一尤”这个韵部尤其适合写怀古诗、登楼诗和抒发世事变迁、人生感慨的

  • 诸葛亮多少岁出山辅佐刘备(三国诸葛亮28岁出山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出山,山辅佐,刘备,原因,多少,28

    诸葛亮28岁出山的原因是害怕郭嘉?三国演义中司马徽两次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第二次荐诸葛临走之时说诸葛亮,得其主却不得其时,惜哉,惜哉。注定了诸葛亮的败局。诸葛亮不仅是一个善于谋虑的军事家,还非常善于营销。刘备因为说表嫂跟侄子的坏话,得罪了表嫂跟小舅子蔡瑁。被小舅子骗到荆州想杀了他,幸亏的卢马会飞才逃过

  • 姚广孝和刘伯温谁厉害(姚广孝和刘伯温是一个时代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姚广孝,刘伯温,时代,厉害,一个

    刘伯温与姚广孝谁更厉害些?刘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的过程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当然,在建国后他仍然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大明影响深远的卫所制度就是他的建议。他的名气也很大,正所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可见刘伯温还是很有本事的。姚广孝就是大名鼎鼎的黑衣宰相,他

  • 江南烟雨意境好的诗句(形容江南烟雨意境的唯美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意境,烟雨,江南,诗词,诗句,形容

    30句关于江南烟雨的唯美诗句,一眼沦陷!0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02.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03.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04.江南三月听莺天,买酒莫论钱。——吴锡麒《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05.千里江

  • 薛刚反唐故事简介(薛刚反唐中七位女将人物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薛刚,女将,简介,反唐,介绍,人物,故事

    薛刚反唐中七位女将是哪些人物?她们之中实力最强的女将又是谁?薛刚反唐的故事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传奇,薛葵、白文豹、薛刚这些人物也留下很多的精彩,这些耳熟能详的男英雄早已千古传唱。在这场兴唐灭周的大战中,也涌现出一些传奇女将,侠气刚毅的纪鸾英,勇斗薛刚的罗素梅,雄枪退击兵的凤莲,七位传奇的女将让故事

  • 明成祖朱棣怎么样(如何评价朱棣的一生)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棣,成祖,评价,一生,怎么样,如何

    朱棣是否有资格被称为永乐大帝?永乐盛世是否名副其实?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朱棣结束了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亲征,七月十日,明军回师抵达翠微岗,朱棣决定在这里休息一下,小憩时,他突然问服侍在旁的宦官海寿:“大概什么时候能到北京?”海寿回答:“八月中旬可以到。”朱棣沉默了一会,又对身边的杨荣说:

  • 林志颖年轻时的照片帅气(林志颖早年长发旧照颜值青涩帅气)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颜值,帅气,林志颖,旧照,青涩,长发,年轻,早年,照片

    林志颖早年长发旧照曝光,颜值青涩帅气,本尊看后不记得何时拍摄!9月25日,据台媒报道称,林志颖将于下个月15日迎来自己48岁的生日,挥别47岁车祸带来的伤害和阴影,无论是心态还是身体状况都在超着好的方向发展。近日,与林志颖有过多年合作的资深摄影师通过社交平台晒出一组林志颖的黑白旧照分享给广大网友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