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山打的第一仗是什么?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山打的第一仗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632 更新时间:2024/1/25 10:32:13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山打的第一仗是火烧博望坡!有诗为证“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出山伊始,即逢夏侯敦引十万曹兵,气势汹汹奔新野杀来,声言一阵擒刘备,活捉诸葛。刘备闻报,将剑印付与孔明,命众将皆听军师号令。于是,诸葛亮将关羽、张飞、赵云、刘备诸人一一派出城外,各个吩咐如此如此。

现在大敌当前,眼看着一个年轻人发号施令,指东挥西,关羽忍不住问:“我等皆出迎敌,未审军师却作何事?”孔明曰:“我只坐守县城。”张飞大笑曰:“我们都去厮杀,你却在家里坐地,好自在!”张飞等人十分气愤,要看看这个诸葛亮到底有多大本事。诸葛亮在城里也没闲着,督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使刘备亦疑惑不定。结果,诸葛亮略施小计,在博望坡用火攻败曹军,终令关、张等人折服。

然而,历史上火烧博望坡这场战斗进行之时,诸葛亮尚在南阳躬耕,没有出山。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投奔荆州刘表后,刘表使刘备屯兵新野,以拒夏侯敦、于禁李典等所领曹兵于博望。两军相持了很长时间。一日,刘备伏兵于路旁,自烧屯营伪遁。夏侯敦不知有诈,率兵追之,为伏兵所破。原来火烧博望坡之战乃刘备亲自指挥,功在刘备,与诸葛亮毫无关系。

《三国志李典传》亦记载了博望坡之战。说:“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敦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敦率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敦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敦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拒《先主传》与《李典传》的记载来看,刘备虽此战获胜,但曹兵损失并不多。而且,《三国志》的《武帝纪》、《夏侯敦传》、《于禁传》及《资治通鉴》等均未记载这次战斗。说明博望坡之战的规模并不算大。

演义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中,描写了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一次用兵。

当时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可谓如鱼得水,对待他很尊重,这就引起了关张两人的不悦,要看一下这个年轻人有什么才能。

适逢夏侯引十万曹兵,气势汹汹奔新野杀来,声言要擒刘备,活捉诸葛。

刘备闻报,将剑印付与孔明,命众将皆听诸葛亮号令。于是,诸葛亮将关羽、张飞、赵云、刘备诸人一一派出城外,各个吩咐如此如此。

命令关羽、张飞埋伏在豫山、安林,等待夏侯领军通过,就以伏兵以火攻击其辎重粮草。

另外派遣赵云领老弱残兵,担任先锋与夏侯交战,并诈败撤退,引诱夏侯进入山林窄路之中;又遣关平周仓刘封等人潜入曹军后方,焚烧物资,制造曹军恐慌。

交战后,一切如诸葛亮所安排般发生,曹军死伤惨重,夏侯等将领败逃回许都。

演义中为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常常出现这样的描写,“孔明吩咐关羽、张飞如何如何……二人领命带兵就去,到地方一看,和军师说的一样,干……”

这个描写的太过儿戏,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怎能按部就班地行军作战。

诸葛亮出山的第一战,火烧博望坡获得了成功,此后关羽、张飞等人对诸葛亮也愈加敬重。

但演义毕竟是小说,主要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实描写。

历史上博望坡之战时,诸葛亮尚在南阳躬耕,没有出山。博望坡之战乃刘备亲自指挥,功在刘备,与诸葛亮毫无关系。

由《先主传》与《李典传》的记载来看,此战刘备虽获胜,但曹兵损失并不多。而且,《三国志》、《夏侯传》、《于禁传》等均未记载这次战斗,说明博望坡之战的规模并不算大。

因刘备与曹兵交战,常常败多胜少,所以火烧博望坡之战才被罗贯中大肆渲染,用于诸葛亮出山的第一战,从此开了丞相崭新的一面。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北魏历史简介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386年拓跋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迁都平城,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

  • 了解秦国的始末有什么好书可以推荐一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要看想了解得多深入吧,史记、资治通鉴当然不错,但是一般读者,如果只是想读一些故事的话,推荐一些通俗读物,写过《知行合一王阳明》的度阴山最近出了一本《秦始皇:创造力一统天下》可以看一下,对秦始皇的刻画还是很到位的。要了解真实的历史,还是应该看《史记》,最接近史实。其它的小说或者电视剧都是作者根据史实加

  • 胡雪岩的个人传记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简介胡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生于道光三年,为长。自幼智于常人,因家道贫寒,以牧为生。其长,入钱庄为徒,揽各杂役,勤恳踏实,颇受庄主赏识,三年有成,录为正工。自此,举家有着落,诸亲能护助。发迹岩有知己,曰雪轩(王有龄),轩苦读数年,欲往京都应招,囿于财资寒碜,长为叹息。岩知之,素知轩才学过人,非凡

  • 古代历史和近代史,都有哪些大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尧舜禹、夏启、商汤、周文武王、周公旦、老子孔子孟子旬子韩飞子庄子、齐桓公、秦始皇、项羽、刘邦、刘彻、卫青、霍去病、李广、周亚夫、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张昭、司马懿、谢安、李世明、武则天、李隆基、赵匡胤、张居正、张謇、等现代名人怎么厉害也比不过历史名人李时珍,孙思卯。

  • 《史记>人物传记是如何反映出作者司马迁的进步历史观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1、力求真实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铁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扩了眼界,扩大了胸襟。汉朝

  • 让你说一个心中最爱的历史人物,你觉得谁能入选?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说一个心中最爱的历史人物这个提问不难答,谁最爱人民,最关心人民,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中只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并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人民心中留下永不磨灭的光辉,不但影响全中国人民而且影响世界各国人民的人,这样的历史人物,在中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只有伟大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才是也

  • 古时欧洲人称物理学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西方古代物理学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物理学思想极其丰富,但由于所处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她的文化对西方世界影响甚微,西方人习于把中国文化称为东方神秘主义。但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就截然不同了,由于他们所处开放的地理位置和频繁的商业往来,营造了温和相溶的文化氛围,使他们的哲学思想不断地向语言不同的国家渗透

  • “白衣卿相”柳永对宋词的贡献有什么?他只是一个寻花问柳之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柳永不只是个寻花问柳之人。他对宋词的贡献主要有二。一,发展慢词丰富了词调。二,把市民情调和民间俚语融入词中。谢邀!柳永对宋词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他的词影响很大。叶梦得《避暑话》卷下称:“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他的词在民间流传之广,影响之大。柳永词的格调通常被认为

  • 商鞅的历史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最近在研究战国历史,正好可以讲一段商鞅四次见秦孝公的事迹。公元前361年,商鞅被秦孝公招贤令吸纳入秦。正值秦国百业待兴,国力亏损,希望通过招贤纳士寻找发展和崛起的机会。商鞅带着自己的富国强兵方案来见秦王。第一次的方案讲解,商鞅从远古尧帝、舜帝开始讲起,他们如何建立国家,如何治理百姓。远古的时候当然不

  • 背水一战故事的历史人物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背水一战,指汉语成语汉“背水一战”。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背水一战:韩信《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