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竹在胸这个四字词语故事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成竹在胸这个四字词语故事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515 更新时间:2024/2/3 1:57:42

成竹在胸【释义】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语出】苏轼与可画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笔直遂。”【人物】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以善画竹著称。他注重体验,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他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学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师”之称,人称“文湖州”,又称之为“文湖州竹派”。北熙宁八年(1075),文同任洋州(今陕西汉中市洋县)知州。在任三年期间为官勤政,体察民情,他看到茶农负担过重,上书朝廷革除“榷茶法”中弊端,给茶农带来实惠。同时,加筑州治城坦,重视教育事业,受到百姓拥戴。文同善诗文书画,尤擅长画墨竹。画竹的高超技艺来源于他长期对竹子的仔细观察和写生。当时,洋州谷(今洋县纸坊乡)生长着大片竹林。“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出自于此。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详情

胸有成竹

【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有成熟的思考和完整的计划

【近义词】成竹在胸、心中有数

【反义词】心中无数、茫无头绪

【同韵词】天官赐福、似有如无

【灯谜】个个记在心

【歇后语】心口窝生笋子

成语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典故】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与可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是他连用手抹也没抹一下,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与可,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地下开了。

文与可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竹林。他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没顾上抹一下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

由于文与可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与可说:文与可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贵州历史名人故事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那轮明亮而又似玉盘的朗朗明月高高挂在皎洁的夜空中,每年的中秋节都能引起不同的遐想和回忆。然而因人而异的这个中秋对于我个人来说非常有趣,现在回味起来丝丝甜蜜侵入心扉。傍晚时分,妈妈如往年一样早早的在阳台放好香案,摆上五颜六色、鲜嫩欲滴的水果、各种各样的月饼,对着天上又圆又亮的皓月,

  • 邯郸市滏阳河演变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滏阳河属海河流域子牙河系,发源于太行山东麓邯郸市峰峰矿区和村,在邯郸市境内段为最上段,自东武仕水库流经磁县、邯郸县、邯山区、丛台区、永年县、曲周县、鸡泽县至邯邢边界长约119公里,流域面积2747平方公里,其中东武仕水库坝下2407平方公里。滏阳河地处邯郸市腹心地带,西部为太行山余脉的丘陵区,西高东

  • 我想找一下《读者》有篇介绍胡雪岩的文章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胡雪岩的第一次机会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胡雪岩像往常一样到野外放牛,他把牛赶到草地上吃草,自己便想去不远处路边的凉亭里休息一下。走进亭中,他发现里面有一个挺大的蓝布包袱,上前伸手摸了摸,硬邦邦的,又掂了掂,分量很重。他不禁好奇,于是打开了包袱,想看一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一看不要紧,着实把胡雪岩吓了

  • 裴松之注解三国?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一、裴松之补注《三国志》这个人,姓裴名松之字世期,南朝宋代人。他最为后人熟知的事迹,就是为《三国志》作注。陈寿作《三国志》,囿于史实的缺乏,许多人物传记都相当简略,并没有很好地反映三国时代的原貌。到了裴松之生活的时代,魏、晋两朝收集的官方档案、文书和史料逐渐流出,为补全《三国志》提供了材料基础。裴松

  • 只行动不思考的名人例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富兰克林美国18世纪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参加过独立上星期争,参加起草独立宣言,代表美国同英国谈判,后签订巴黎和约,曾创办《宾夕法尼亚报》,建立美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他在研究大气电方面有重要贡献,发明避雷针。著有《自传》。富兰克林自幼酷爱读书。家贫无钱上学,从少年时代起,就独自谋生。常常饿

  • 凿壁偷光的历史人物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匡衡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人。祖籍东海承(今苍山兰陵镇),至匡衡时,始迁居于山东省邹城市城关羊下村。西汉经学家,以说《诗》著称。元帝时位至丞相《西京要记》匡衡凿壁借光匡衡少家贫,好读书,夜无油。邻舍秉烛,衡凿壁引光读书。[白话]西汉人匡衡,小时家里很穷,

  • 邯郸学步出自哪个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出处】1、庄周《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2、昔有学步于邯郸者①,曾未得其仿佛②,又复失其故步③,遂匍匐而归耳④。《汉书》邯郸这座古老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7000多年前,磁山先人就在这里创下了辉煌文明,据有关资料记载,邯郸仅建城

  • 邯郸刘姓是历史上谁的后代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根据相关资料,邯郸的刘姓应该属于汉高祖刘邦的后代。汉朝是刘姓的鼎盛和发展时期,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分封同姓于各地,其后支派繁衍,于是彭城、尉氏、临淮、南阳、广平、丹阳等地皆有刘氏。西汉初累计皇子封王30余人,封侯者达400余人。汉王室大封同姓王侯的结果使刘姓贵族遍布于大江南北,他们各据一方,很

  • 胸有成竹的成语故事的主角是什么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胸有成竹,汉语成语,成竹:完整的竹子;胸:心里。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盘的考虑和谋划。文与可(文同)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与可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

  • 刘禹锡,幸弃疾,韩愈的故事。急?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指韩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风。),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