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柳永:生卒年不详,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世称柳屯田,因排行第七,亦称柳七。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节物风光,另有游仙、咏史、咏物等题材。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二百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七八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间口语写作大量“俚词”,下开金元曲。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巨,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有《乐章集》。
柳永对词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柳永是宋词发展史上一位标志性的人物,他大量创制慢词,改变了以小令为绝对主体的传统体式,发展了词的俚俗性特征。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是慢词体制的发展过程中影响最大的词人,而且,柳永还发展了词的俚俗性特征,使之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口味,开创了“俚俗词派”。柳永是宋词发展转变过程中的关键性人物。正是因为柳永的出现,才使宋词的创作走向更为广阔的道路。他的创作为宋词的发展展示出灿烂的前景。柳词语言表达方式直白,如话家常,呈现出口语化、通俗化和大众化的美学风范。在创作主体介入上的创新使词真正成为表情达意的利器,苏轼评价达到了“不减唐人高处”的境地。柳永的“三变”对两宋词坛的贡献是独特的,其创新精神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楚留香,柳永,唐伯虎他们谁最风流
盗帅留香,风流倜傥,武功卓绝,天下无双。在古龙先生的笔下香帅不仅武功卓绝,而且颇有女人缘,天下红颜无人不想得伴左右。上至皇族贵胄的金枝玉叶,下至烟花巷中艳帜高张的花魁,他几乎是书中所有女性的梦中情人;
柳永,字三变,号耆卿,柳永乃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在四旗中号“情长”,有“豪苏腻柳”之称北宋仁宗时,有位名妓谢玉英,色佳才秀,最爱唱柳永的词。柳永才高气傲,恼了仁宗,不得重用,中科举而只得个馀杭县宰。途经江州,照例流浪妓家,结识谢玉英,见其书房有一册柳七新词,都是她用蝇头小楷抄录的。因而与她一读而知心,才情相配。临别时,柳永写新词表示永不变心,谢玉英则发誓从此闭门谢客以待柳郎。
柳永在馀杭任上三年,又结识了许多江浙名妓,但未忘谢玉英。任满回京,到江州与她相会。不想玉英又接新客,陪人喝酒去了。柳永十分惆怅,在花墙上赋词一首,述三年前恩爱光景,又表今日失约之不快。最后道: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赋,试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谢玉英回来见到柳永词,叹他果然是多情才子,自愧未守前盟,就卖掉家私赶往东京寻柳永。几经周折,谢玉英在东京名妓陈师师家找到了柳永。久别重逢,种种情怀难以诉说,两人再修前好。谢玉英就在陈师师东院住下,与柳永如夫妻一般生活。
后来柳永出言不逊,得罪朝官,仁宗罢了他屯田员外郎,圣谕道:任作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从此,专出入名妓花楼,衣食都由名妓们供给,都求他赐一词以抬高身价。他也乐得漫游名妓之家以填词为业,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尽情放浪多年,身心俱伤,死在名妓赵香香家。他既无家室,也无财产,死后无人过问。谢玉英、陈师师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学和情痴,凑一笔钱为他安葬。谢玉英曾与他拟为夫妻,为他戴重孝,众妓都为他戴孝守丧。出殡之时,东京满城妓女都来了,半城缟素,一片哀声。这便是群妓合金葬柳七的佳话。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故事剧和一位漫画家的名字。
历史上有无盗帅本人不得而知,但是,柳永和唐寅确有其人,此二人文采风流今尚存,典故传说正史野传中不胜枚举,非要在此三人中选出谁更风流,只怕很难评说,大概在伯仲之间吧。风流但不下流,多情但不滥情,这才是众多后来者一直没有贬低他们的原因吧。论文采柳永更胜一筹,论画艺唐解元更胜一筹,武功么,就是香帅最厉害了。至于谁的女朋友多些就算风流,那么,我想也许是柳永吧。
不知道楼主满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