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约法三章主要人物?

约法三章主要人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337 更新时间:2024/1/10 23:36:58

约法三章的主要人物是刘邦。约法三章出自汉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木纪》,约法三章是1杀人者死,2伤人者刑,3及盗抵罪。刘邦宣布约法三章深得百姓拥护,最后取得天下。

“约法三章”完整内容,即“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意思是告咸阳父老先亲,下列三章是法令,一是杀人的人是死罪,二是伤人的人处以刑罚,故意伤害和盗窃要付相应的责任。

并说:“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按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意思是,秦朝过去做什么官的,以后还是什么官,我到这里来,是为父老乡亲除害,不会侵害你们的利益的,大家不要害怕。

这三个法令,其实是为他们的统治服务的。是刘邦从一个底层穷人,农民起义者,摇身一变,变成了封建地主阶级标志。

刘邦作为农民起义者时,杀官造反是不犯法的,但这里的“三章”,杀人者死,就是规定以后所有人不得杀官造反。不准杀人也不准伤人也不准偷东西。秦人看了刘邦的告示,听了刘邦的许诺,大家心中大喜,以为从此天下太平,都以刘邦为明君最佳人选。

因此,刘邦在咸阳收买人心,获得了各方面的好感,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也!

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刘邦显然深刻地意识到了秦始皇的反动。通过“约法三章”的简约,刘邦最大限度地给予了他治下的臣民以自由。

虽说在封建的王国制度下,平等是一个不可能的概念,但是,人们对于作为平等基础的自由的获得,显然为刘邦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相对于繁杂的秦法,刘邦的约法三章,可以说,几乎就是一种对当时人们的解放。

或许,在刘邦的个性中,本身就有一种自由的倾向,并且,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后来他也不得不为这种自由的倾向付出巨大的精力,但是,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必然的方向,刘邦的那种自由主义的倾向,显然具有着超越他所在的时代的重大意义。

中国历史中。谁是第一个约法三章的人?

刘邦是中国历史中笫一个约法三章的人。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进入咸阳,想在秦宫中住下休息,经过张良樊哙规劝,便下令将秦宫室中之贵重宝器财物和所有府库封存起来,率领军队回到霸上(今陕西西安市东)驻扎。刘邦召集附近各县的父老和有名望之人,对他们说:“父老们受秦朝严刑苛法的苦害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的要灭族,相聚议论的要杀头。我和诸侯们同受楚怀王的约定,先入关中(今河南灵宝东北故函谷关以西以及今陕西和甘肃东部秦岭以北地区)的在关中称王,所以我应该在关中称王。今天特地与他们约法三章:杀人的处以死刑,伤人和抢劫的依法治罪。此典又作“三章律”、“汉三章”、“三章约”、“关中新约法”。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约法三章的人是刘邦。他进入咸阳时和关东父老约法三章。

历史人物故事会大全?

历史人物的小故事篇一:孔明计克陈仓

诸葛亮第二次上表伐魏国,领精兵三十万奔陈仓道口而来。

陈仓口守将郝昭有勇有谋,更得大将王双相助,诸葛亮造云梯,制冲车,填城壕,掘地道,强力攻城,但所有能用上的办法几乎都用上了,陈仓口还是久攻不下。

诸葛亮郁闷至极,一时无措,无奈问计姜维。

姜维仔细分析了陈仓城池坚固,兼守将郝昭坚持防御战,防御工事牢固,更得王双相助,认为不能硬攻,只能智取。

于是建议诸葛亮暂停攻城,派大将依山傍水下寨固守,分兵把守关隘要道防止敌方从街亭进攻,自己派人献书诈降魏国大都督曹真,暗里袭击曹军大本营祁山。

曹真中计,损失兵折将,于是祁山攻克。祁山一克,攻克陈仓口指日可待。

历史人物的小故事篇二:诸葛亮七擒孟获

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傲慢地加以拒绝。诸葛亮也不勉强他,而是陪他观看已经布置过的军营,之后特意问他:“你看这军营布置得怎么样?”

孟获观看得很仔细,他发现军营里都是些老弱残兵,便直率他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虚实,所以我被打败了,现在看了你们的军营,如果就是这样子,要赢你并不难!”

诸葛亮也不作解释,笑了笑就放孟获回去。他料定盂获今晚准来偷营,当即布置好埋伏。

孟获回去后,得意洋洋地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些老弱残兵,军营的布置情况也已经看清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营,定能逮住诸葛亮。

当天夜里,孟获挑选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进蜀军大营,什么阻挡也没有。孟获暗暗高兴,以为成功在即,不料蜀军伏兵四起,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他带领所有人马退到沪水南岸,只守不攻。蜀兵到了沪水,没有船不能过去,天气又热,困难重重。”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装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对岸射来的箭立即退回来,随后再去渡河;一面将大军分成两路,绕到上游和下游的狭窄处,渡过河去包围孟获据守的上城。后来,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虽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气。诸葛亮还是不杀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将士中有人对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认为他对孟获大仁慈宽大了,诸葛亮向大家解释说:“我军要彻底平定南方,必须重用孟获这样的人。要是他能心悦诚服地联络南人报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万大军。你们现在辛苦些,以后就不必再到这里来打仗了。”

孟获这次被擒又释放后,下决心不再跟蜀兵作战。但时间一长。营里快断粮了,他派人向诸葛亮借粮,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获亲自出来,与蜀军大将一对一比武。孟获接连打败了几名蜀将,但刚到大堆粮食旁,被绊马索绊倒被擒。蜀将当即传达请葛亮的命令,让盂获回去,并把粮食搬走。

在这种情况下,孟获终于从心里佩服诸葛亮。为了让各部族都归顺蜀国,他把各部族首领请来,带着他们一起上阵。结果又被蜀兵引进埋伏圈,一网打尽。蜀营里传出话来,让孟获等回去,不少部首领请孟获作主,究竟怎么办。孟获流着眼泪说:“作战中七纵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丞相对我们仁至义尽,我没有脸再回去了。”

就这样,孟获等终于顺服蜀汉,听从管辖。

历史人物的小故事篇三:好色好酒的刘邦约法三章

当各路诸侯攻破武关(在今陕西丹凤东南),离咸阳不远时,赵高派心腹把二世杀了。赵高想自己即位,又怕进关的诸侯不服,就把二世的侄儿子婴立为秦王。子婴明白赵高一肚子坏水,非常危险,就设计杀了赵高。项羽想借着咸阳内乱连夜进军,又怕投降过来的秦军叛变。大军到了新安城南(今河南新安),楚军把投降的二十多万秦兵都给杀了,埋在大坑里。打这儿起,项羽的残暴出了名。

公元前207年,刘邦进了武关。秦王子婴派了五万兵马守住(yáo)关(在今陕西商县西北)。刘邦用了张良的计策,派兵在关左右的山头插上无数的旗子,作为疑兵,又吩咐大将周勃带领全部人马,从东南侧面突然打进去,杀了主将,消灭了这一支秦军。

刘邦的军队进了关,到了灞上,秦王子婴带着大臣前来投降,车马好像戴孝似地都用白颜色。刘邦接受了子婴的投降,把做了四十六天秦王的子婴交给将士们看管。

刘邦的军队进了咸阳。将士们乱纷纷地争着去拣值钱的东西拿。萧何首先进丞相府,把那些有关国内户口、地形、法令等的图书和档案都收管起来。这些文件是将来治理国家不能少的,他认为比银金财宝更有用。

刘邦进了阿房宫,一见宫殿这么富丽,宫女们这么漂亮,就进了内宫,躺在龙床上不想离开了。

部将樊哙这时闯了进来,说:“沛公要打天下,还是要做富家翁?这些穷奢极欲的东西使秦亡了,您要这些干吗?还是快点回到灞上去吧!”

恰巧张良也进来了。张良对刘邦说:“请您听从樊将军吧!”刘邦只好封了库房,自己回到灞上的军营里去。

刘邦召集了各县的父老,对他们说:“你们吃秦朝的苦头已经吃够了,从今儿起,秦朝的法令一律废除liuxue86.com。我跟诸位父老订立三条法令:第一、杀人的偿命;第二、打伤人的办罪;第三、偷盗的办罪。办罪的轻重看犯罪的轻重而定。”“约法三章”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百姓们兴高采烈,纷纷拿着牛羊肉、酒和粮食来慰劳刘邦的将士。刘邦耐心地劝大伙把这些东西拿回去,他说:“粮仓里有的是粮食,父老乡亲们就不要再操心了。”

打那起,刘邦的军队给关中(函谷关以西地区)的百姓留下了好印象,百姓们都希望刘邦留在关中做王。但刘邦却担心项羽也会打进关中,不肯放过自己。

有一个谋士说:“将军,我们可以一面立刻派兵去守函谷关,别让诸侯的军队进来,一面招收关中的壮丁,扩大自己的军队。这样才可以抵抗诸侯。”听他这么一说,刘邦就派兵去守函谷关,不准项羽的军队进来。项羽的大军到了函谷关,刘邦的守关将士说:“沛公有令,无论哪一路军队都不准来。”

项羽知道后,气得连眼珠子都突出来了。他打进函谷关,到了新丰、鸿门(在今陕西西安东北)把大军驻扎下来,召集将士们商议怎么去惩罚刘邦。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张宝人物小传?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还真的比较难,这个角色实属酱油,虽然名号震天响“地公将军”,但是实际能力不高,在各种游戏里也是大众脸。虽然会一点法术,但是竟然能被刘备这样的人给,可见其功力还是不深厚。张宝,张角之弟,张梁之兄,同兄弟一起发动黄巾起义,于阳城与朱军对抗。后刘备兄弟率军前来,帮助朱与张宝交战,张宝使用妖术,一度获胜

  • “胸有成竹”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胸有成竹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意思原指画竹子时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了主意。成语故事:北宋时有一位学问好、品格高尚的人叫文同,他很喜欢竹子,经常在竹林中散步,仔细观察竹子生长的情况、枝叶伸展的姿态、竹笋成长的细节以及在四季中的变化。他对

  • 东山高志在称赞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谢安。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名士,太常谢裒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从弟。谢安少以清谈知名,屡辞辟命,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后谢氏家族于朝中之人尽数逝去,他才东山再起,历任征西大将军司马、吴兴太守、

  •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1、舌战群儒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

  • 中国文学自传作家?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十大传记文学作家是叶永烈,岳南,顾保孜,周海滨,周有恒,王晓华,王凡,王道,刘宜庆,密斯赵。在《名人传记》中评为“十大优秀作家”,他们中有的擅长写领袖题材,有的擅长写知识分子题材,有的以民国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有的以当代外国政坛首脑为写作重点,对我国传记文学界有很大的影响。是《史记》。《史记》,

  • 王阳明电视剧为什么不在中国播?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电视剧《王阳明》国内并未禁播,可能没有视频网站买这部电视剧的版权,所以该剧在网上无法观看。《王阳明》是陈晓雷执导的一部古代传记电视剧,由周海媚、陆剑民、魏宗万、梅子、刘红雨、朱一龙等人主演。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是王阳明的恩怨情仇。该剧于2012年2月27日在贵阳电视台首播。邵阳县地古属荆洲域,春秋战国属

  • 初出茅庐的故事简写?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初出茅庐刘关张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新野县诸葛亮分兵派将抵挡曹兵进攻,于博望坡用火攻大破曹军,令曹家胆颤心惊。此为诸葛亮自出山以来第一次实战用兵,其效如神,令刘关张兄弟更加拜服。后人有诗称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现在用初出茅庐来形容初露锋芒的效果。故事:东

  • 三国演义关羽的传记600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先主之袭杀徐州剌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还小沛。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

  • 狂人日记是传记文学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狂人日记》是小说,不是传记文学。该书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是鲁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

  • 金华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金华市域春秋时属越国。秦、汉为乌伤县,属会稽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置郡名东阳,以郡在水(即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金华”这一名字由来相传于金星婺女争华之地。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婺城区、金东区、兰溪市)、乌伤(今义乌)、永康、吴宁(今东阳)、丰安(今浦江)、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