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507 更新时间:2024/2/1 1:43:50

1、舌战群儒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

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

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

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

之后,一个谋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权降曹,丢人吧你。

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2、赤膊上阵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军阀割据,互相攻伐。割据凉州军阀马腾,被曹操杀掉。马腾的儿子马超为报父仇,与西凉太守韩遂联合起来,出动数十万大军进攻曹操。双方在渭口一带对阵。

第二天,两军出营布成阵势。马超挺枪纵马,与曹操的猛将许褚大战。两人战了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因为战马疲累不支,于是各回军中,换了匹马,又出阵前战了一百多回合,胜负仍然不分。

许褚杀得性起,拍马回阵,卸下盔甲,露现突出的筋肉,赤着膊,提刀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3、锦囊妙计

荆州被刘备所占,东吴大将周瑜便一心想夺回荆州。他听说刘备的妻子刚刚去世,就设计要将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让刘备到东吴入赘,到时将他幽囚狱中,并用他换取荆州。

诸葛亮早知其计,便授予跟刘备前往招亲的赵云三个锦囊妙计:第一个锦囊妙计借孙权之母、周瑜之丈人以助刘备,终于弄假成真,使刘备得续佳偶。周瑜虚以美人赚之不得,便实以美人赚之。

他致书孙权说:莫如软困刘备于吴中,“盛为筑宫室,以丧其志;多送美色玩好,以娱其耳目,使分开关、张之情,隔远诸葛亮之契各置一方,然后以兵击之,大事可定矣”。

周瑜的真美人计,又被诸葛亮的第二个锦囊计破了,它以荆州危急,借得孙夫人出头,向国太谎说要往江边祭祖,乃得以逃出东吴。尽管周瑜早为防备,孙权派人追捕,第三个锦襄妙计又借得孙夫人之助,喝退拦路之兵。

这时,诸葛亮早派船在刘郎浦接应,布置关公、黄忠、魏延三支军马杀退周瑜的追兵。正是: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前番在南郡,送了城池折了兵,只是恼怒,暂时气昏,这番赔了夫人又折兵,是嗔羞交加,更见伤心!眼白白望着刘备夫妇平安归去,怎不令周瑜又气得金疮迸裂,昏迷不省。

4、身在曹营心在汉

公元200年,曹操打败刘备,关羽也兵败下邳与刘备失散。关羽因立誓保护哥嫂,在与曹操约法三章后不得已降曹。曹操十分敬重关羽,此后对关羽礼遇有加,但始终无法改变关羽的择主之心。

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在后来演化为为臣忠义的代表。其忠义形象在之后历朝历代倍受追捧,在清朝时期更被称颂至极致,被清朝皇帝累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宜德关圣大帝”。

徐庶通过自荐的方式成为刘备的军师,但被曹操的谋士程昱设计骗到曹营。后曹操兵分八路攻打刘备所驻守的樊城,在刘晔的建议下,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劝刘备投降,但徐庶到樊城后却告诉刘备大军将至,让刘备早作准备。

刘备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耻笑,又以刘备有诸葛亮辅佐为由拒绝,并告诉刘备,自己虽然身在曹操营,但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因此,亦有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之故事。

5、初出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而关羽、张飞对他不以为然。没过多久,曹操派大将夏侯领十万大军攻打新野,刘备找诸葛亮商议,诸葛亮说:"怕众将不听我令,愿借主公印剑一用。"刘备忙将印剑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开始集众点将。

命关羽带一千人马埋伏在豫山,放过敌人先头部队,看到起火,迅速出击。张飞带一千人马埋伏在山谷里,待起火后,杀向博望坡。关平刘封带五百人马,在博望坡后面分两路等候,敌军一到,立刻放火。又把赵云从樊城调来当先锋,只许败不许胜。刘备带一千人马作后援。

关羽忍不住问:"我们都去打仗,先生干什么?"诸葛亮说:"我在城中坐等。"张飞大笑说:"我们都去拼命,先生你好逍遥!"诸葛亮说:"印剑在此,违令者斩!"关羽、张飞无话,冷笑着走了。

在战斗中,各将按诸葛亮吩咐行事,直杀得曹兵丢盔弃甲。诸葛亮初次用兵,神机妙算,大获全胜。关羽、张飞等佩服的五体投地。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文学自传作家?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十大传记文学作家是叶永烈,岳南,顾保孜,周海滨,周有恒,王晓华,王凡,王道,刘宜庆,密斯赵。在《名人传记》中评为“十大优秀作家”,他们中有的擅长写领袖题材,有的擅长写知识分子题材,有的以民国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有的以当代外国政坛首脑为写作重点,对我国传记文学界有很大的影响。是《史记》。《史记》,

  • 王阳明电视剧为什么不在中国播?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电视剧《王阳明》国内并未禁播,可能没有视频网站买这部电视剧的版权,所以该剧在网上无法观看。《王阳明》是陈晓雷执导的一部古代传记电视剧,由周海媚、陆剑民、魏宗万、梅子、刘红雨、朱一龙等人主演。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是王阳明的恩怨情仇。该剧于2012年2月27日在贵阳电视台首播。邵阳县地古属荆洲域,春秋战国属

  • 初出茅庐的故事简写?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初出茅庐刘关张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新野县诸葛亮分兵派将抵挡曹兵进攻,于博望坡用火攻大破曹军,令曹家胆颤心惊。此为诸葛亮自出山以来第一次实战用兵,其效如神,令刘关张兄弟更加拜服。后人有诗称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现在用初出茅庐来形容初露锋芒的效果。故事:东

  • 三国演义关羽的传记600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先主之袭杀徐州剌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还小沛。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

  • 狂人日记是传记文学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狂人日记》是小说,不是传记文学。该书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是鲁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

  • 金华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金华市域春秋时属越国。秦、汉为乌伤县,属会稽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置郡名东阳,以郡在水(即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金华”这一名字由来相传于金星婺女争华之地。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婺城区、金东区、兰溪市)、乌伤(今义乌)、永康、吴宁(今东阳)、丰安(今浦江)、太末(

  • 中国历史人物这本书推荐理由?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诞生了很多伟大的人物,这是历史的光彩之处。这些受时代陶熔,同时又想陶熔时代的人物,有些人的功绩被人们广为传诵,也有一些人却饱受非议。虽然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一生,但往往在世人的评价中,“誉之者或过其实,毁之者或失其真”。历史学者说,研究一个古人,不仅要了解这个人,还要了

  • 草木皆兵的故事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东晋时,强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可是,谁料到先头部队的前锋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苻坚慌了手脚。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视察,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

  • “草木皆兵”的典故来自哪样的哪一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东晋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

  • 有哪些江西历史名人的名字、出身年份和对人的帮助?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著名作品有《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洪皓(10881155)字光弼,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著有《松漠纪闻》一卷、《鄱阳集》十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