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历史人物,刘禅
主人公是刘禅。现在大家用【乐不思蜀】来形容一个人过的很开心,都忘记了要回家。公元263年,蜀国被魏国打败,刘禅自愿投降,带着一些旧大臣倒魏国当上了安乐公。有一天,魏国大将军司马昭请刘禅吃饭,在吃饭时故意叫人来表演蜀国的杂耍,想羞辱这些蜀国过来的人。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指的是刘禅。刘禅是蜀汉末代皇帝,小名阿斗,是汉昭烈帝刘备之子。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常用于比喻一个人在新环境中安于享乐,以至于忘了自己从哪儿来,也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望梅止渴的历史人物是谁乐不思蜀?
曹操在行军途中,士兵口渴难耐,曹操骗士兵说前方有梅林,蜀国君主刘禅乐不思蜀
望梅止渴说的是曹操,刘禅乐不思蜀。
完璧归赵程门立雪乐不思蜀煮豆燃萁的历史人物?
完璧归赵讲的是赵国的蔺相如的故事,涉及到的主要历史人物就是赵国的蔺相如!程门立雪说的是程颐的徒弟想拜他为师的故事,主要历史人物就是程颐和他徒弟。乐不思蜀主要历史人物就是刘备的儿子刘阿斗,煮豆燃萁是七步诗的故事,主要历史人物有曹丕和曹植!
在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中,有数不清的经典故事。现在把朋友提问的几个典故中的历史人物分享给大家。
完璧归赵:蔺相如。秦王听说赵王得了珍宝和氏璧,想无偿占有。假借以15城来交换。赵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相如机智勇敢,粉碎了秦王的阴谋,使和氏璧完好地回到赵国。
程门立雪:杨时。为了求知,在老师程颐家门口的雪中等待多时。
乐不思蜀:刘禅。国家破灭后被送到许昌,人家问:想家不?他说:此间乐,不思蜀。
煮豆燃萁:曹植。他哥哥曹丕想迫害他,逼迫他在七步之内完成一首诗:曹植随即写下煮豆燃豆萁的诗。
乐不思蜀的历史故事两分钟?
乐不思蜀的典故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蜀国灭亡后,刘禅投降,魏帝曹奂命刘禅迁到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并封他为安乐公,给予他很多赏赐。刘禅对此很满足,心安理得地在异国他乡重过享乐生活。
一天,晋王司马昭请刘禅饮酒。席问,特地为他表演蜀地歌舞。在场的蜀汉旧臣看了,触景生情,十分难过,有的还掉下了眼泪。只有刘禅观看得津津有味,乐不可支,全无亡国之恨。司马昭见到这种情况后,私下对一位大臣说:“一个人竟糊涂到这等程度,真是不可思议。如此看来,即使诸葛亮还活着,也不能保住他的江山!”
还有一次,司马昭故意问刘禅说:“你思念蜀地吗?”刘禅回答道:“这里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地。”过了一会,后主起身上厕所,原在蜀汉任职的正跟到廊下,暗地里对刘禅说:“今后大再问您是否还思念蜀地,您应该哭着说,我没有一天不思念。这样,您还有希望回到蜀地去。”不久,司马昭果然又问刘禅是否还思念蜀地,刘禅照正教的说了,还勉强挤出了几滴眼泪。不料司马昭已知道正教刘禅说这话的情况,听后哈哈大笑,当场点穿,刘禅只得承认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