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深圳的历史底蕴?

深圳的历史底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517 更新时间:2024/1/18 13:23:57

1.地名由来

“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当地的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

深圳又称鹏城。

何谓“鹏城”?

在深圳东部50多公里开外的南澳镇,有一处名叫鹏城的地方,城门象北京的德胜门,只是规模小了很多。

城墙经风雨侵蚀,一番破败景象;

城楼虽不及山海关雄壮,仍古味十足。进入城门,只见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两旁平房都是砖木结构,鳞次栉比,露出房檐的椽子都已腐败,看起来年代已相当久远。当地居民称这个地方叫母,又叫大鹏,这座城就叫鹏城。“鹏城”由此得名。

曾几何时,有人把这个鹏城的名字安在了深圳的头上。特别是深圳自建立特区以来,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综合经济实力已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中的前列,是一座充满生机,充满美好发展前景,潜力无限的城市。而深圳的版图正象展翅高飞的大鹏,搏击风云,遨游长空,勇往直前。所以,鹏城也就名符其实地叫响了。

2.百越部族

史前公元前214年)考古成就表明,早在67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土著先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深圳的城市史已有1673年。夏、商年代,深圳是百越部族远征海洋的一个驻脚点。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区域的百姓,是百越部族的分支“南越部族”。他们以捕鱼、航海维生,甚少农垦。

3.秦皇设郡

(公元前214公元33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谪徙50万人开发。时属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中原化。

4.东晋建县

(公元3311573年)深圳市最早的前身为宝安县。宝安作为县建制始于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朝廷置辖地六县的东官郡,辖地大概为今天的深圳市、东莞市和香港等范围。郡治在宝安县(南头)。

公元590年(隋开皇十年),废东官郡,宝安县改属南海郡,县治在今深圳南头。公元757年(唐至德二年),宝安县更名东莞县,县治迁往东莞,于南头设屯门军镇。宋朝时期,深圳是南方海路贸椎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内设立了东莞守御千户所及大鹏守御千户所。公元1565年,又在南山半岛设立了南头水寨(广东6大水寨之一),为一庞大的军事机构,是“虎门之外卫,省会之屏藩”,管辖与牵制范围东至潮汕,西至上下川,南至大洋。明朝初年,中国舰队出使南洋,开航前必到深圳赤湾天后庙祭祀祷告。有600多年历史的南头古城,曾是广东省东南的政经重镇,也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区的政治中心。

5.新安古城

(公元15731841年)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为新安县。公元1573年(明万历元年),朝廷取“革故鼎新,转危为安”之意,扩建东莞守御千户基地,建立新安县,并建县治于南头,辖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区域。经济以产盐、茶叶、香料和稻米为主。

清朝初期,政府实行沿海省份内迁50里的“迁界”之举。新安县三分之二土地曾一度纳入东莞县。公元1669年(清康熙八年)复置新安县,至公元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再复原界。

6.县境分割

(公元1842年1898年)

公元1842年(清道光二十四年)7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香港岛被英国占领。公元1860年(清咸丰十年)1月11日,九龙半岛因《北京条约》而被迫割让给英国。公元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4月21日,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新界租给英国99年。至此,原属新安县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脱离其管辖,深圳与香港从此划境分治。

7.复名宝安

(公元1913年1979年)公元1913年(民国三年),广东省新安县复称宝安县,县治仍在南头。

8.县治迁移

(公元1938年1953年)抗日战争时期,南头沦陷,宝安县政府临时迁往东莞县。1953年,因深圳联接广九铁路,人口聚居较多,工商业兴旺,宝安县治东迁至距南头10公里外的深圳墟。

9.深圳建市

(公元1979年)

1979年3月,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受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11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将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将深圳定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1988年11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规的权力。

建市之初辖深圳、南头、松岗、龙华、葵涌、龙岗6个区。1979年10月,设立罗湖区。1980年7月,分罗湖区,成立沙头角区。1981年10月,恢复宝安县建制,辖特区外的1577平方公里。1983年9月至1984年8月,特区内设立罗湖、上步、南头、沙头角、蛇口5个管理区。1990年1月,撤销特区内管理区,设立福田、罗湖和南山3个区。1993年1月,撤销宝安县,设立宝安、龙岗两区。1997年10月,从罗湖区分出盐田区。2004年成为一个无农村的城市。邮政编码:518000,区号:0755。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郑成功的故事20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郑成功自幼头脑就清楚,读书写文章,绝不拘古人的陈见,他写的作文,往往都是自己的思想,有时候,他老师都会感到惊讶。现在我们举一个他十一岁的作文,就可以的看出,他在少年时代是多么的特殊了。有一天,老师给十一岁的郑成功,出了一个作文题目:“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像这样的作文题目,对现年十一岁的小学生来说,

  • 闻鸡起舞是哪个历史人物 闻鸡起舞人物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祖逖和刘琨。祖逖和刘琨在小的时候就认识,自那以后就是好朋友。两人感情深厚,后来两人商量好,听见鸡叫的声音就起来舞剑,这个故事就是这样得来的。晋代的祖逖是个襟怀坦荡、具有远大志向的人。可他小时分却是个不爱读书的调皮孩子,进入青年时期,他认识到本人学问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用。1、闻鸡起舞的历史人物是祖逖

  • 成语四面楚歌的主人公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讲的是项羽,在乌江被困的故事《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1、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西楚霸王项羽。2、这个历史典故,出自项羽和刘邦楚汉争霸中的垓下之战。当时韩信把项羽引到埋伏圈里围困起来。然后让人

  • 求一篇中国近现代人物传记读后感,1500-3000字,即用!谢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读《曾国藩传》有感近日读《曾国藩传》颇有感触,特别是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精神很是佩服,我觉得此种精神可用“呆子”哲学来形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可谓书呆子。此种精神我思之为当今中国少有之精神,因为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被认为是百无一用的呆子,但是我认为只有先做呆子才能之后做聪明人。一位日本

  • 史记中的人物简介,谁有?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吕不韦,战国末期人,商贾出身。因辅佐始皇登基有功,被始皇尊称为仲父,任秦国相国,一时权倾朝野,府中食客三千。为了给自己留名,他让府中食客编著了一本《吕氏春秋》,这本书形式统一但内容多样,从而开创了杂家体例。后因寥霭一案他被兔去相职,遣散封地。怕其造反,始皇写了一封信严厉斥责吕不韦,受到威胁的吕不韦自

  • 深圳的城市史于公元纪年的那一年?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深圳于1980年8月26日正式设立(之前只是农村地区),所以深圳的城市史始于公元1980年读《曾国藩传》有感近日读《曾国藩传》颇有感触,特别是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精神很是佩服,我觉得此种精神可用“呆子”哲学来形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可谓书呆子。此种精神我思之为当今中国少有之精神,因为双耳不闻窗外事,

  • 侯马孝义皮影的异同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皮影又称“灯影”,属傀儡戏的一种,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最古老的戏曲之一,它产生于汉代,盛行于北宋,明清时得到空前的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侯马皮影戏演出的“影人”,初以素纸雕簇,后用驴皮、牛皮,经过硝制、刮平,根据戏中角色和衬景的设计,进行雕簇、敷色、熨平、装订、制作,演出时在表演艺人的操作

  • 三位磨砺中成长的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1、勾践卧薪尝胆越国兵败吴国于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只好“审辞厚礼”向吴求和,等待东山再起。勾践先用美女、金银珠宝贿赂吴王和众臣,还用妻子作人质,自己为吴王当马夫。勾践还为吴王送茶送饭,端屎端尿,终于赢得了吴王信任,得以被释放。勾践死里逃生回国后,卧薪尝胆,一面继续进贡吴国,一面聚兵训练。最后他率

  • 有关历史名人传记的论文,如果实在没有,光有开头和结尾,也可以的!!!谢谢,急求...老师布置的作业。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结尾贝多芬和海伦凯勒在生活中遭遇着不同的磨难,但他们却有着同样的精神--永不向命运屈服!这不仅让我敬佩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作为21世纪的一名中学生,社会的竞争更加的激烈,我们的功课越来越多,学习上的困难也随之增多,面对重重的困难与压力,我们是不是也需要这种精神呢?是!在遇到难题时,在学习成绩下降时

  • 李白人物传记?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在大唐多若满天繁星的诗人中,李白是唯一被人们誉为既有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传奇的一生,豪放飘逸的诗风,确实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使我们一说起李白,就可以想见一个飘然不群的诗仙形象。其实自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起,李白的形象就定型了。然而这种定型化了的诗仙形象,也使人们与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