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我的结拜大哥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二哥关羽还有我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大哥只得失望地回去。
过了几天,我听说大哥说还要去拜访那诸葛亮,当时我就来气了,你说说他一个穷种地的,整天不在家,我兄弟三个大冷天地跑来跑去,他怎么就这么大个架子!什么贤人不贤人,我看就是一个草包!
他小子今天要是不从俺大哥,我给他来个五花大绑,不来也得来!叫俺们跑了这么多次,草鞋都跑坏了好几双!我这刚要出动,又被大哥给挡下了,还讲什么周文王,姜子牙,我管他周王姜子,有种让他试试俺的丈八蛇矛,我打得他满地找牙!不过还是得听大哥的,谁叫俺做了个弟弟!
俺们兄弟三个快到他那个草屋的时候遇见了他弟弟。你说他这个弟弟,年纪也不小了吧,一句话没说完就自己走了,连点礼貌都没有!要不是有大哥在,我今天非扁了他不可!他弟弟没礼貌也就罢了,俺们到了他“府上”,他到是挺悠闲,还睡着觉哩!大哥让在门外等着,没法,那就等呗!
我们这等来等去,眼看就中午了,他这厮还没起来!就这样的懒人也能治理好国家哩?我真是急得不行了,俺大哥在这站了这么久,他个劳什子,睡得还挺安稳!我非把他这茅草房子烧上一烧,看他还睡不睡!可俺二哥硬是不叫俺去,真郁闷!
不知道又过了多久,诸葛亮这厮才爬起来。你说起就起吧,还一边起一边念叨,装啥神人哩!哎呦,不过这下好了,俺可得进去好好歇息歇息去!
大哥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大哥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大哥出谋划策。
三顾茅庐指的是什么历史人物?
三顾茅庐是三国时期一段著名故事,主角,刘备和诸葛亮。配角关羽和张飞。前因是徐庶被曹操强迫征去,刘备依依惜别。临行时推荐诸葛亮,从此三国最闪亮的明星开始登场。
刘备展示自己求贤如渴,礼贤下士,不拘小节的明主影响,卧龙诸葛亮也展示了自己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留下了千古名篇隆中对。
三顾茅庐指的是东汉末年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刘备三顾茅庐?
三国》中,刘备为了实现雄心壮志,将张飞、关羽拉入团队,桃团三结义。但是为了使团队更强大,有更多的能人相助,怎么办,还是得接着增员。
有人给他出主意了,诸葛亮这个厉害,去增他吧。那诸葛亮到底多厉害呢?“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
三人拔山涉水、翻山越岭,终于找到‘卧龙先生’诸葛亮乡间别墅。刘备为了表示诚意亲自去:“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
没想吃了个瘪,看大门的说:“我记不得许多名字。”刘备直接无语了:你只说刘备来访。看大门的说:先生不在家,出去浪了。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张备先生,你要是想在这里等也无妨。
正念叨着,忽见一人,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杖藜从山僻小路而来。刘备下马行礼,来人去不是诸葛亮。
下雪的时候,几个人又去了一趟,还是没见到诸葛亮,倒是见到了他兄弟、他老丈人。客套了一番,然后告辞。张飞那爆脾气都快哭出来了,这诸葛亮,他亲戚都识遍了,就是不见他人。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总结了一下,可能是因为我心不诚,才见不到?于是“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张飞越想越气,说: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刘备吓了一跳,那可不行。于是赶紧给两人做思想工作,费尽口舌,安抚情绪。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礼。”飞应诺。
又到诸葛亮家,看门的说,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三人只能在雪地里等他睡到自然醒。张飞大怒:“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诸葛亮终于睡醒了,看门的说有人在雪地里等了好几个小时了,于是他怒道:“何不早报!尚容更衣。”
进屋里之后,刘备就开始和诸葛亮从星星月亮聊到诗词歌赋,又聊到人生哲学。从行业,到公司,到个人(三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相谈甚欢。
后来诸葛亮被说动了:“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