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制度变革西周后期,由于被剥削者集团本身的逐渐瓦解,以周宣王“料民太原”为标志,旧的剥削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旧的土地制度已经不能维持下去了,新的剥削方式以及在其基础上的新土地制度之形成便成为必然,而新关系与新制度的形成过程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先后发生的经济方面的变革运动。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1.历史背景:王室式微;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性加大;戎狄的威胁使在国地位变得更加重要2.春秋诸霸“霸者,常佐天子兴利除害,诛暴禁邪,匡正海内,以尊天子。”(《汉书严安传》)“率诸侯而朝天子,天下化之,兴复中国,攘除夷狄,故谓之‘霸’。主要事件和战争周郑交恶迁邢封卫(存邢救卫)葵丘之会(前651年)宋楚泓水之战(前638年)晋楚城濮之战(前632年)晋秦之战(前627年)晋楚之战(前597年)两次“弭兵之会“(前579年,前546年)争霸战争的历史意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使用渐多牛耕逐步推广水利兴修,利于农业2.生产关系的变化: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一种解释:井田制的瓦解)许多奴隶身份转化为农奴,自耕小农增多赋税制度的变化,突出的事例有:齐国之“均地分力”、“与之分货”、“相地而衰征”晋国之“作爰田”、“赏地而悦众”鲁国“初税亩”(前594年)、“作丘甲”(前590年)楚国“书土田”、“量入修赋”郑国“作丘赋”独立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出现压迫和反抗“积邪在于上,蓄怨藏于民”,“兽恶其网,民恶其上”,“民弃其上,不亡何待?”暴虐如晋灵公,酷政如齐国(齐景公时“踊贵屦贱”),奢侈如蔡侯,昏愦如卫懿公。劳役、兵役是人民沉重的负担,特别是小国人民,更是不堪重负,深受其害。反抗斗争的形式:民愦据险聚众抗暴,如“萑苻之盗”国人的斗争(卫国、莒国均发生过)统治阶级的夺权斗争1.“私室”对“公室”的斗争2.鲁国“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与“公室”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是“公室卑,三桓强”,是“三分公室”(前562年)、“四分公室”(前537年),鲁国国君的权力架空,政权实际落入“三桓”之手3.田氏代齐齐国田氏的来历(陈国公子完、田恒子)。前476年,田恒(田常)消灭齐国强族,掌握齐国大权前386年,田和列为诸侯,姜齐变为田齐4.三家分晋春秋时期,晋国经常发生内乱,“公族”势力消耗殆尽。出现“六卿强,公室卑”的局面,“晋之公室尽矣”。韩、赵、魏三家大夫日渐强大,先打败范氏、中行氏,又联合消灭智氏,分晋而立(前453年,但到前403年才得到周天子的正式批准)。如何看待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新兴力量崛起,权力下移,社会更趋活跃,奴隶改变身份、获得自由的可能性增大(“人臣隶圉免”)。新的社会结构、政治体制正在形成中。最大的意义在于:社会关系、社会组织进一步冲破“血缘”的锁链,民意也依托“天意”得到充分的肯定。《左传襄公十四年》有师旷与晋悼公间的讨论,悼公曰:“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此处卫君指卫献公)。师旷曰:“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若困民之性,匮神之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弗去何为?……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举例如齐懿公之被杀。懿公为公子时,与邴戎之父猎,争获弗胜。及即位,断丙戎父足,而使丙戎仆。庸职之妻好,公纳之宫,使庸职骖乘。五月,懿公游于申池,二人浴,戏,职曰“断足子”,戎曰“夺妻者”。二人俱病此言,乃怨。谋与公游竹中,二人弑懿公车上,弃竹中而亡去。(据《史记齐太公世家》,《左传文公十八年》略同)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1.魏文侯(前445---前396年在位)、李悝在魏国的变法2.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前382---前381年,时楚悼王当政)3.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两次公布法令:前356年,一说前359年;前350年)4.其他各国的变法(赵、韩、齐、燕等)5.变法的实质和最大的成效:中央集权政体的初步形成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动1.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2.农业生产水平的显著提高3.手工业和商业的显著发展4.城市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临淄、邯郸、郢等)5.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6.地主阶级逐步成为主要的统治阶级,封建官僚制度因之建立
更多文章
列举春秋战国时间点的重要事实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时期折叠诸侯争霸鲁国孔子的编年史《春秋》一书而闻名天下。《春秋》从公元前722年开始,至公元前481年结束。历史上通常将周平王东迁至公元前476年之间的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代,这段时间基本上和《春秋》一书记事所跨时间相同。(参见词条“春秋”)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以后,西土为秦国所有。它
求春秋战国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呆若木鸡纪子是春秋时训练斗鸡的行家,由于他的名声太响亮了,于是齐王也把他找来训练斗鸡。十天之后,齐王问他:「斗鸡现在训练得怎样了?」纪子回答说:「鸡的性情高傲,时候还不到。」十天后齐王又来问他:「这回斗鸡该训练好了吧?」纪子回答说:「还没有,它现在还不能沉住气呢。
历史上的春秋五霸是?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但这种说法比较勉强,是以会盟成为盟主而定的五霸,但宋襄公其实没能会成盟,只是名义上的盟主而已,没几天就被抢走了。秦穆公霸的是西戎,中原没他什么事儿,所以也不能算是霸主。这种说法是后来儒家的说法,因为吴越两国基本上算是夷狄,不是正统,被儒家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小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退避三舍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1、《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2、《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
《中国上下五千年》中重大历史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做皇帝改国号天授元年(690年)九月初九,67岁的武则天在6万民众与官员的拥护下登上皇帝宝座,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但仍以李旦为皇嗣。历史上将武则天的周朝叫做武周。武则天称帝后,经过两年整顿,消除了政敌,杀掉了大部分酷吏,内政巩固,令行禁止。自唐高宗病故,武则天一直忙于宫廷斗争,西边与北边吐善、突厥
中华上下五千年里每个朝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个朝代只要一件)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大禹治水商朝,盘庚迁殷,周朝,烽火戏诸侯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王莽篡权晋朝,五胡乱华隋朝,修京杭大运河唐朝,安史之乱宋朝,靖康之变元朝,民族融合明朝,靖难之役清朝,鸦片战争
秦朝统治的时间和重大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秦王嬴政当政以后,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10年间,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全国。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
唐太宗李世民和秦始皇谁的历史功绩更大?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秦始皇和唐太宗李世民都是赫赫有名的有作为的君王。秦始王是个有功也有过的君王,世人对秦始皇是颇有争议的,其争议的焦点主要是“暴政”、“焚坑儒”等,但他在执政时的功大于过的。他的功绩历史作了充分肯定:1,统一文字,使其文字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基础,一直延用发展至今。2,废封国,立郡县,成功的
秦帝国,一直到唐朝,历史上是那时候最强的吗?有跟其他国家发生过冲突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即诞生于唐朝、雕版印刷开始广泛应用。其政治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权力在皇帝与宰相,中后期宦官影响力大增。同隋朝推行科举制度,使得晋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兴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