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朝从动荡走向稳定的转折是什么

商朝从动荡走向稳定的转折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202 更新时间:2024/1/25 10:59:08

迁都于殷是商王朝由衰落走上中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商朝自仲丁废除嫡长子继承制后发生了“九世之乱”,其王位的更迭无不是血腥和残酷的。盘庚继位后就着手改变这种状态,于是迁都于殷,缓和内部矛盾、改善政治和民生,使得商朝再度兴盛起来,人民安居乐业,文化发展,社会富足繁荣,故商又可称为殷或殷商,盘庚庙号为世祖。

商朝怎样灭亡的:

武丁死后,他开创的太平盛世,没能长久延续下去。祖庚祖甲以后诸王,特别是帝乙帝辛时期,国内矛盾十分尖锐,东南方的诸侯起来反叛。

面对这种情况,商王帝辛(纣)少年英勇,派部下向东征讨莱夷,自己攻打南方九苗,将商的势力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但是其连年的征战,极大消耗了国力,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国内兵力空虚,使其对西北的控制下降,给了周以可趁之机。

在周武王时,周起兵攻商,商王帝辛(纣)仓促间只能以奴隶为军抵御周人,结果,商王的军队毫无斗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战,“血流浮杵”,国内商军尽墨,帝辛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王朝就此灭亡,周王朝建立。

商朝从繁荣走向衰落是什么时期

从商建国至盘庚执政,历经4次迁都。约公元前1312年~公元前1285年,阳甲死,其弟盘庚继位,为了解决王室内部纠纷,于是决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但遭到不少商民的反对。盘庚便利用宗教对商民们进行威慑恫吓,说先王们都按照天帝的意志迁了几次都,我也经过占卜,“卜稽曰:其如台”,因此迁都的计划得到天帝的允许,并不是我个人的意愿。你们要服从天帝的旨意,否则上帝就要惩罚你们祖先的灵魂。商民们不敢违背天帝的旨意,跟随盘庚迁至殷地。从此安定下来,直到商纣灭亡,共历8代,12王,计273年。殷在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46年作为商代后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立位置的最早的一个都城。盘庚迁殷虽然披上一件神意的外衣,但却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商迁殷后,政治有所改善,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盘庚迁殷成为商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殷后,殷城逐渐荒芜,时间一久,变成废墟,慢慢被埋在地下,后人称为殷墟。自盘庚迁殷到商辛(纣)亡国共273年,国号也称殷,一般也称作殷代。整个商代也称为商殷或殷商。殷墟被发掘以来,已从墓内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大多数为青铜器和陶器。司母戊方为商代青铜器珍品,堪称世界之最,是世界最大的青铜器。殷墟还出土了1.5万片以上甲骨卜辞,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反映了殷商文化高度发展的史实。从繁荣走向衰落的商朝(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46年)。这是商朝从繁荣走向衰落的时期。约前14世纪末,商王盘庚为了抑制奢侈恶习,缓和阶级矛盾,把都城迁至殷,商朝从此摆脱转辗迁徒的局面,开始迅速发展并兴盛起来。自盘庚以后,商又称殷。从盘庚传到纣共8代12王,虽只有武丁和祖甲比较贤明,但商朝还是盛一时。这一时期,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青铜技术蓬勃兴起,教育文化开始出现,尤其是青铜文化,成为商朝最具代表性的光辉写照。甲骨文的出现,为我国文明走向世界跨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在农业生产上,金属开始用于生产工具,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与此同时,畜牧业也发展到了很高阶段。这一时期的手工业种类很多,分工细密,有效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但是大多数统治者讲究享乐淫逸,残暴不堪,尤其是纣王,使得商朝最终告亡。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历史上十大王佐之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韬略鼻祖,百家宗师姜子牙姜子牙(姜太公),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或姜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

  • 历史上转折点有哪些转折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的建立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是“家天下”的开始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王嬴政大举修驰道,骊宫,长城,兵马俑1840年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由封建社会转向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孙中山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1年)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2

  • 李姓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李姓起源一、来源有六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

  • 李姓的来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据史载,李姓原是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我们知道颛顼有一个孙子叫皋陶,做了尧帝的理官。理官,专管狱讼推断,有些像当代的法官,当时盛行以官职为姓,皋陶也就以“理”为姓。商朝末年,皋陶后裔有一个叫理征的人,忠心耿耿,多次进谏纣王,当时纣王暴虐无道,沉湎酒色,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他。纣王对理征的多次劝谏很恼

  • 李氏最早发源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十一世。

  • 李姓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李姓起源: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

  • 有谁知道商朝忠臣比干的全部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国神比干:子姓之后,商朝沫邑人(今河南省卫辉市北),中国古代著名忠臣,被誉为“亘古第一忠臣”;国神比干也是林氏的祖先。比干生于殷帝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092年夏历四月初四日),卒于公元前1029年。为商朝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名干。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

  • 传说历史上在夏朝和商朝之间还有一个朝代?有谁知道的介绍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没有证据说明是一个存在的朝代,要是商朝之前可能有几个部落形式的方国存在过,比如土方,鬼方。你可以查一下这些方国,希望有帮助。尧舜禹的传说传说中,尧年老了,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尧死后,舜继承了尧的位置。舜年老了,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

  • 中国一共多少年历史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国际上说中国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所以是3700年。而如果算上五帝时候的话呢,是五千多年没错。因为夏600年,尧舜165年,三皇并不是传国,所以大约有500年。这样算就是差不多五千年。希腊和罗马不是文明古国,因为希腊实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时候,比4大文明古国晚,而且初期受埃及影响极大,后来才有自己

  • 求殷商时期的书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不要看史记里关于商周的东西,基本都是假的,那个不能怪司马公,因为他也不知道,基本上是沿用了春秋时期的寓言并且史记中还有不少后人加入的伪篇。《尚书》是周人写的,比史记靠谱点,但是胜利者一家之言,也有待商榷,但是别忘了,就连周人也没有说纣王残暴,可见后世的传说多可笑。周武王自己说自己在牧野一战中杀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