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历史上十大王佐之才

古代历史上十大王佐之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758 更新时间:2024/1/25 8:47:30

第一、韬略鼻祖,百家宗师姜子牙

姜子牙(姜太公),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或姜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益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

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第二、开创先例,春秋第一相管仲

管仲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人。管仲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

孔子曾称赞管仲:“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一匡天下。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蛮人统治下的老百姓了。

第三、才高齐天,谋深如海李斯

李斯,名斯,字通古,秦代政治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人。他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

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佐助秦王政制定了吞并六国,实现统一的策略和部署,并努力组织实施。

第四、功冠群臣,声施后世萧何

萧何,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汉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

第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人,汉族,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蜀汉丞相,谥曰忠武侯。人称“卧龙”。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之民权主义中称赞诸葛亮:“诸葛亮很有能,所以在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政府,并且能够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吴魏鼎足而三。”。清朝康熙帝:“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第六、道破天下事,一策定乾坤房玄龄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因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新唐书》本传对房的评价是“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

无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后世史学家在评论唐代宰相时,无不首推房玄龄,总是说:“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

第七、断案神探,深谋远虑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政治家。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狄仁杰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把孝、忠、廉称之为大义。狄仁杰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杰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八、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

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淳化三年(992年),赵普病逝,年七十一。追封真定王,赐谥“忠献”,宋太宗亲自撰写八分字神道碑赐之。咸平元年(998年),追封韩王。次年,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第九、熙宁变法,争议不休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王安石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

第十、帝王之师,救时宰相张居正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汉族,幼名张白圭。江陵人,时人又称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

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开创先例,相杰第一中国第一宰相管仲

才高齐天,谋深如海秦朝名相李斯

功冠群臣,声施后世西汉开国名相萧何

奇谋善变,不下三杰汉初名相陈平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汉名相诸葛亮

道破天下事,一策定乾坤初唐名相房玄龄

断案神探,深谋远虑盛唐名相狄仁杰

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北宋抗辽名相寇准

熙宁变法,争议不休北宋名相王安石

帝王之师,救时宰相明朝名相张居正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转折点有哪些转折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的建立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是“家天下”的开始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王嬴政大举修驰道,骊宫,长城,兵马俑1840年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由封建社会转向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孙中山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1年)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2

  • 李姓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李姓起源一、来源有六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

  • 李姓的来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据史载,李姓原是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我们知道颛顼有一个孙子叫皋陶,做了尧帝的理官。理官,专管狱讼推断,有些像当代的法官,当时盛行以官职为姓,皋陶也就以“理”为姓。商朝末年,皋陶后裔有一个叫理征的人,忠心耿耿,多次进谏纣王,当时纣王暴虐无道,沉湎酒色,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他。纣王对理征的多次劝谏很恼

  • 李氏最早发源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十一世。

  • 李姓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李姓起源: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

  • 有谁知道商朝忠臣比干的全部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国神比干:子姓之后,商朝沫邑人(今河南省卫辉市北),中国古代著名忠臣,被誉为“亘古第一忠臣”;国神比干也是林氏的祖先。比干生于殷帝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092年夏历四月初四日),卒于公元前1029年。为商朝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名干。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

  • 传说历史上在夏朝和商朝之间还有一个朝代?有谁知道的介绍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没有证据说明是一个存在的朝代,要是商朝之前可能有几个部落形式的方国存在过,比如土方,鬼方。你可以查一下这些方国,希望有帮助。尧舜禹的传说传说中,尧年老了,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尧死后,舜继承了尧的位置。舜年老了,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

  • 中国一共多少年历史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国际上说中国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所以是3700年。而如果算上五帝时候的话呢,是五千多年没错。因为夏600年,尧舜165年,三皇并不是传国,所以大约有500年。这样算就是差不多五千年。希腊和罗马不是文明古国,因为希腊实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时候,比4大文明古国晚,而且初期受埃及影响极大,后来才有自己

  • 求殷商时期的书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不要看史记里关于商周的东西,基本都是假的,那个不能怪司马公,因为他也不知道,基本上是沿用了春秋时期的寓言并且史记中还有不少后人加入的伪篇。《尚书》是周人写的,比史记靠谱点,但是胜利者一家之言,也有待商榷,但是别忘了,就连周人也没有说纣王残暴,可见后世的传说多可笑。周武王自己说自己在牧野一战中杀了很多

  • 为什么有网友说周人是从古公父开始灭商?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在历史的记载中古公父领导的周与商之间是没有爆发任何的冲突,因此这个说法是显然是不正确的。但是我们却不难从现有的史料中发现,古公父在其执政期间的所作所为,确实似有准备与商争霸的预谋。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古公父做了什么吧!一、复修后稷、公刘之业,收揽民心。在《史记周本纪》中司马迁高度评价古公父,称其“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