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竺可桢的研究,中国历史上有四次小冰河期,第一次是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第二次是东汉末年、三国、西晋,第三次是唐末、五代、北宋初,第四次是明末清初。
应该说,小冰河期与这几个朝代的灭亡肯定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在农业社会,靠天吃饭,经济基础是很薄弱的,一旦遇到天灾,很容易造成大规模的饥荒,从而引发社会混乱,动摇政权。
就拿明朝来说,明朝末期,气温普遍下降,造成全国大部分地区长年干旱,粮食大量减产。据史料记载,明朝末期自万历年间至明朝灭亡,几乎每年都有旱灾,至崇祯年间更是每年都是全国大范围干旱。长期的饥荒导致大规模的战乱,再加上北方游牧民族遭遇饥荒就会南下抢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明朝的灭亡。我们知道,明朝灭亡主要是内乱加后金的入侵,两个因素少了哪一个明朝都能坚持的住,可惜,长年的自然灾害导致明末农民起义不断,而后金也因为缺粮一直入侵中原,明朝拆东墙补西墙,最终没有抗住,亡了。
当然,一个王朝的灭亡肯定不只是某一个因素导致的,而是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我认为,小冰河期应该说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农业社会来说更是如此。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农业都要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环境,更不用说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