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5月国家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该工程集中相关学科的优势,以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力求作出能反映20世纪年代学研究最高水平的成果,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年表》。由于各历史阶段材料的情况不同,《夏商周年表》对西周以前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对商代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对商代前期提出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对夏代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历史学家以历史文献为基础,收集中国历代典籍中有关夏商周年代和天象的材料,加以分析整理;天文学家总结前人已有的天文年代学成果,推断若干绝对年代;考古学家将系统研究和夏商周年代有密切关系的考古遗存,建立相对年代系列和分期;在测年科学技术方面主要采用碳14测年方法,包括常规法和加速器质谱计法。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年表》正式出台,这是我国迄今最具科学依据的古代历史年表。这个年表为我国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建立起1200余年的三代年代框架,夏代的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商代的始年为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殷为公元前1300年,周代始年为公元前1046年。其中对夏代的始年、夏商分界年代、武丁在位年代和武王克商年代的估定具有重要创新意义,不但为进一步对夏商周的年代精确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还为继续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为揭示五千年文明史起承转合的清晰脉络,打下了坚实基础。而洛阳地区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的重要发现,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物证,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个成果还不是最终成果,在国际上也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但是历史这个东西,哪里可能全是真的呢?史官的一支笔本身就写的是二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