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纣和秦是一个朝代吗

纣和秦是一个朝代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461 更新时间:2024/3/9 7:32:42

不是,纣王是商朝的末任国王。纣王(前1105-前1046),子姓,名受或受德或辛,也叫“帝辛”。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帝辛在位30年,后世称商纣王。据正史所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他继续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为古代中国的最终统一奠定了物质和思想的基础,是统一古代中国的先驱者。

秦国的历史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传说周武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封在秦。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它是一个比较不显眼的国家。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37年嬴政登基,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请参看秦统一中国之战。自前221年起中国历史正式进入封建社会,秦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秦国自商殃变法之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奖励耕战“赏不遗匹夫,刑不避大夫,使天下之利系处于一孔”的基本国策。秦内修明政理以储军国之资,外开疆辟壤与列国争衡。秦国统治者运用严酷无情的法家思想以赏罚为二柄,彻底的动员了倾国之力,投入到战国时代规模宏大而惨烈的兼并战争中。自秦孝公起至秦统一天下的一百五十余年的时间里,被称为“虎狼之师”秦军与东方列国大小百余战,累计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五十余万。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大战场上,冷血的秦人踏着六国之人的尸骨与鲜血走上了统一之路。前237年秦王赢政亲政的这一年,被强秦连续折腾了一百余年的东方六国以无还手之力,各国弱势以成,天下合纵无望,而强秦独步天下随时便有泰山压顶之势。六国君主面临累卵之危,无论再怎样垂死挣扎也无法改变秦国所具有的压倒性优势了。秦国与各国总摊牌的日子为期不远了。对此,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得很清楚了。李斯与韩非的授业恩师,战国晚期的大学者荀子就曾预言这个纷争了四百多年的天下,将在二十年之内统一。前230年至前221年的十年的时间里,秦国统治集团经过精心的谋划与筹备,力图一次战争只针对一个对手,以每两年为一阶段消灭每一个国家。为此,秦国令全国男子书年进行了总动员,随即秦国的百万虎狼之师对六国发动了灭国之战。史记中所载:“秦尚黑,秦崇水德。”不难想象,如黑云蔽日一般的秦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天下,北方四国首当其冲。前230年秦将内史腾攻韩,韩王安被俘、前228年大将王翦率秦军经数日激战消灭了赵军主力,攻破邯郸,虏赵王迁,赵公子嘉突围逃往代郡。前226年秦军大举伐燕,燕王喜与代王嘉(赵公子嘉)联合抗秦,燕代联军迎战秦军于易水之滨,燕军大败溃不成军。秦军乘势突入燕境直取蓟城,燕王喜仓促弃城率残部远遁辽东。前225年,被秦军四面合围,只剩下一座孤城的魏王豹,妄图坚守大梁,垂死挣扎。秦军决黄河之水灌城,城中百姓尽成鱼鳖,是年三月城破,魏王豹被杀。至此,秦国把注意力转向了南方的楚国。与中原国家不同,楚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与独特文化的南方大国。楚国地大物博,极盛时期,统治着淮河以南,东过三峡西至吴越的广袤领土。楚人自西周以来就有着极强的自豪感与独立精神。虽然一百年来,在秦军的凌厉的军事打击之下,没落的楚国丢城失地,屡次迁都避祸,楚国的发源地东楚地区几十座城邑大部没入秦国,楚怀王也入秦被囚,客死他乡,楚人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皆以为耻。以至于屈子发《离骚〉之感,叹《国殇〉之悲,投汨罗江而死。应该说,在秦国十年统一战争中,秦军在楚国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李信率二十万秦军伐楚,初战不利。前224年秦国发倾国之兵六十万,由大将王翦率领以优势兵力造成压顶之势,对楚国的心脏西楚地区发动致命一击。楚国集中了全国的兵力迎战秦军,两军决战于淮阳一线,楚军大败,楚王也被俘。楚国大将项燕立即在都城寿春迎立昌平君为王,继续抗秦。秦军进击淮南,兵围寿春,并发动总攻。项燕率楚军拼死抵抗,但终因力量悬殊,经数日激战寿春城破,昌平君身死,项燕在绝望中自杀。秦军分道渡江进军江南,楚国灭亡。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汤(商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末年,商族逐渐强大,眼见夏桀暴虐,失去民心,汤决心灭夏。桀担心汤势力壮大而威胁自己,便将汤召入夏都,囚禁在夏台。商族又送桀以重金,并贿赂桀的亲信,使汤获释归商。汤的妻子有个陪嫁奴隶,名叫伊尹,汤差使他在厨房干活。伊尹很有才能,为了让汤发现自己,故意有时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时却或咸或淡。有一次,汤就

  • “汤”这个姓起源于哪个朝代,现在主要分布于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汤姓是子姓的衍生分支,汤姓得姓,既有美丽动人的传说,也有确切可考的历史文献资料。汤姓的祖先向上可以追溯到黄帝。黄帝有个儿子叫玄嚣,其后代有子曰契。汤姓始祖商汤是契的第十四世孙。汤名“天乙”,又名“履”。夏朝时曾任方伯之职,专管征伐之事,在夏朝末年继立为商族领袖。由于他一直握有重点,并能爱护百姓,施行

  • 高中历史中西方科技对比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1.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中国古代科学是应用科学,倾向于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探索,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而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与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理论。2.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科技注重理论的研究和整理、总结。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

  • 汤,商朝的建立者,又称武汤、武王、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作唐、太乙,一称高祖乙。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因为汤真名是子天乙,或者子履,所以表示敬重称太乙,而唐我不大清楚,猜测应该是当时唐和汤为同一字,毕竟当时甲骨文字的数量还不多这个说法是有误的,君王名称为成汤,因为是商代君王,习惯叫商汤,但是商单独一个字只是朝代,不是人名,成汤和商汤都简称汤,不会称商。商朝建国后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

  • 历史上有哪些“听着很扯淡却确有其事”的历史事件?沙雕又搞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有哪些“听着很扯淡却确有其事”的历史事件?沙雕又搞笑?朱元璋批奏折明朝有个大臣叫茹太素。给朱元璋打了一份报告,长达17000字,朱元璋看得眼花缭乱,就让中书郎王敏念给他听,都念到10000多字了,仍然不得要义。朱元璋实在崩溃,命人当朝将茹太素狠狠揍了一顿。第二天还是接着让王秘书往下念,念到一万

  • 为什么商朝之前的历史描写那么神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因为商朝之前的话,很多历史记载的都没有那么详细,同时当时的文字也没有那么的完善,更主要的是历史太过于久远。因此在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的话,很多就形成了一些我们难以置信的事情。可能在当时都是事实,但是现在的话我们感觉就非常难以置信,因此当做那么神话。因为那时的历史基本没有文字记载,全是口头传下来的,越传越

  • 狂人日记实际是一部什么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鲁迅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一部“吃人,被吃”的历史,中国人在“一治一乱”的循环更迭中,“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而“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和异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毒,也都身受过,每一考查,真教人觉得不像活在人间。”在她历史和现实

  • 甲骨文主要出土于哪里其史料价值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高中历史老师回答您甲骨文集中出土地在今天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第一,将中国文字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提前到了三四千年前,也为中国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提供有力佐证。其中,为夏商周断代工程贡献良多。第二,为研究夏商历史提供第一手历史史料。与《春秋》等先秦著作共同构建相对完整的夏商历史。

  • 中国最早出现商业活动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商业、商人、商业文化的起源在商丘、在中原,是考古学界、史学界基本定论的共识。对此,我只有老老实实学习、接受,作不出丝毫有价值的补充。我这里只能谈一点学习了诸位时贤研究成果的肤浅体会。本文之所以说“中原早期商业文化”,不仅是旨从商族先七世族王亥、及其子上甲微的商业或与商业有关的活动,而且还包括先奏

  • 历史殷商故事,姬昌的三儿子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姬昌儿子长子伯邑考(早卒)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霍叔处七子叔武八子卫康叔九子毛叔郑(据《毛公鼎》铭文,毛叔郑实际上为周文王之孙、冉季载之子)十子冉季载十一子郜叔十二子雍叔(雍伯)十三子曹叔振铎十四子滕叔绣十五子毕公高十六子原叔,原公丰,原氏始祖,其后有原氏、荀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