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问题。
哲学的局限性之源在于哲学本身。哲学源于人们对自己无知事物的思考。苏格拉底的哲学智慧在于“我的智慧在于我知道自己没有智慧,我的知道在于我知道自己的不知道。”因此哲学表现为一种永无休止的追问。哲学的局限性表现为哲学的内容。哲学的内容在于发现事物和生活的意义。意义是一种价值判断,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这种价值判断在于对一些终极问题的思考,比如人是什么,世界是什么,上帝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来源于所有人(时间从古到今,从今天到未来,空间包含了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人)。所以任何哲学意义的回答都是不完善,不能自洽的。然而,哲学的这些“局限”正是我们需要哲学的理由,正是哲学生生不息的缘由所在,正是历代有识之士投身于哲学思考的理由。哲学不朽.....
请问中国哲学如何解答哲学界三大终极问题?
别夸太大,世界哲学还没有解答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正确伦理。
关于人的生与死,父母与子,自体与异体,性与婚姻,家庭与社会,千百年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观念。可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来生去世,与哲学的伦理冲突和矛盾在目前还无法解释清楚。
早在三千多年前建造古希腊德尔斐神庙前,就耸立着刻有:知汝自身:的铭文碑石,但时至今日,谁也不敢说:我是谁,我知道自己的来生去世:人是什么?人与自然,人的未来是什么?……
关于人的生命,也是莫衷一是。人的生命从何时开始,最后要到哪里,的这个问题来论,就会有许多大相径庭之论:人出生是人的生命起点,人的生命起始于大脑皮层形成的时期,受孕是人的生命始的标志,人的生长是出现在胎儿发育的后期开始,出生到老死去回归自然而终。
这些仅是见仁见智之说,而不是学术哲学理论的理论,重要的问题是,人到底从哪里来。但是这个问题世界哲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正确的答案。
既然人体与生命至死,都还是一个谜,那么当哲学论理以人的生命为指称对象时,产生众说不一的伦理是不足为奇了。
哲学理论对是否真理的求属程度,其实被称为真理或谬误的东西,并非完全的真理或谬误,一个真理论可以同时包含着真理和谬误,且有不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