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说“晋无公族”,爱折腾的晋国是如何一步步将自己玩没的?

为什么说“晋无公族”,爱折腾的晋国是如何一步步将自己玩没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307 更新时间:2024/3/8 11:25:38

所谓的公族,原本说的是先秦时代,各诸侯国君主身边的近亲旁支,他们也是王室后裔,与国君同根同源,但因为作为宗室分支,通常情况下并不能继承王位,跟后来的“宗室”是差不多的意思。

在晋国的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公族叛乱的事情,引起了晋国的很多麻烦。

晋文侯继位之后,倚重赵氏等卿族,将宗室中的诸子给遣散到各国去为质子,以削弱公族。

为了防止自家人叛乱,晋国将自家的公族给遣散削得七零八落,结果造成了诸多的卿族实力不断崛起,成为晋国的新的威胁,最终发生了著名的赵魏韩三家分晋事件。

晋国曾是先秦周王朝时期最鼎盛的诸侯国之一,曾率先称雄北方,其先祖唐叔虞乃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周成王的亲弟弟,因此地位也非常显赫。

只不过,在晋国前期的两百多年里,经常发生各种公族反叛的事情,晋国也被折腾得不行。

从晋文侯时期开始,晋国才真正走向强盛,但是晋文侯年轻的时候,晋国还是乱糟糟的,叔侄之间争夺王位,晋国内乱不休,更是发生了著名的“曲沃代翼”。

好不容易等到晋文侯登基,他觉得之前的叛乱,就是因为公族的实力实在太强大了,有必要进行削弱,以保证晋国大宗力量的绝对优势。

这么想其实也没错,刚好当时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晋文侯倒向周平王,凭借扶持东周建立的功劳,晋国得到了大量封地,实力急速上升。

不过后来尴尬的是,一心想着削弱公族的晋文侯,竟然将曲沃封赐给了自己的弟弟公子成师。

本来也是兄弟之间手足情深,但晋文侯怎么都想不到,后来公子成师的后人竟然以曲沃作为基地不断壮大,与晋国大宗之间对抗不断。

公子成师的孙儿晋献公最终继位,以小宗取代大宗之后,晋国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国的实力也走向了鼎盛时代。

可是,晋献公也想的很清楚,他知道自己的王位是怎么来的,所以对于公族力量过于庞大也就更加忌惮,他可不同于晋文侯,晋献公对于公族的铲除,真正落实了。

晋献公听从大夫一件,设计铲除掉了当时公族之中实力最强的桓、庄两家,不过可惜的是因为他宠爱骊姬,又引发了著名的骊姬之乱,晋国再次陷入了长久的闹腾当中。

晋献公的宠姬骊姬构陷之下,晋献公与几个儿子之间的关系一落千丈,太子申生自尽,而重耳等人被迫流落在外多年。

经过了长期的清洗,晋国的公族力量,在这个时候就已经非常薄弱了。

当年晋献公时期,就曾前往祖庙中发誓,晋国“无蓄群公子”,后来的历任晋国国君都奉行着一个传统,就是没有成为国君的公子们,全都要被赶走到其他诸侯国去生活。

多年以后,重耳回到了晋国登基,也就是晋文公,他没有可以倚仗的公族,因此只能去倚重那些卿族大夫,像是赵成子、魏武子等人,都是辅佐晋文公的功臣。

其实,同时期的其他诸侯国,几乎都是公族主掌朝堂事务,不管是楚国、宋国还是鲁国,几乎都是如此,唯独晋国,将公族打击得几乎不成气候。

当然,晋国并非完全没有公族,像是祁氏、韩氏等也算是公族,他们的先祖都是晋国的王室旁支,但经过几百年岁月,他们几乎与卿族无异,跟公族差得多。

公族被击垮的同时,晋国也不能完全国君一个人玩儿,所以那些卿族就受到了重视,这个时候晋国大量的卿族纷纷崛起,成为了晋国新的显贵群体。

晋献公晚年的继承人斗争之中,赵氏与魏氏都支持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因此获得先机。

晋文公称雄中原以后,赵成子深受器重,地位权柄都无与伦比。

晋灵公时代,赵成子的后人赵盾几乎掌握了晋国全部的君权,当时晋国三军六卿全都是赵盾的心腹,晋成公时期,赵盾更是公然册封,让赵氏成为了所谓的“公族大夫”。

如果事情继续发展下去,赵氏很有可能直接取代晋国,但赵盾却突然去世,而晋成公逐渐长大以后,自然是不肯放过赵氏一族的。

赵氏的后人才能有限,虽然实力强悍,但到了晋景公时期,终究被击垮。

眼看着赵氏就要被灭族,但当年受恩于赵氏的韩厥为赵氏求情,而晋景公心慈手软,不愿看着赵氏终结,因此留下了赵朔的儿子赵武

而赵氏感念韩氏,在背后默默支持韩厥,并且休养生息,赵氏不断恢复,韩氏也迅速兴盛。

最终,赵武恢复了祖先赵盾时期的辉煌,而赵魏韩三家的联盟也彻底形成,当时晋国的六个卿族之中,除了智氏、范氏与中行氏,就是赵魏韩三大家。

后来的事情就愈发清晰了,因为六大家族的兴起,晋国王室衰落,而六大家族之间,也为了争夺大权不断攻伐倾轧,相较于赵魏韩,其他三家显然并不团结,率先失败。

晋定公时期,中行家与范家先被赵氏所灭,而赵魏韩三家联手除掉了实力最强的智氏,将智氏的土地人口全部瓜分,这就是著名的晋阳之战。

此后的赵魏韩三家,不停吞食晋国公室的土地人口,而晋国国君丝毫没有办法反抗。

晋哀公薨后,晋幽公登基,这个时候的晋国公室,只剩下了绛、曲沃两块土地,没多久后晋国彻底被赵魏韩三家瓜分,并且得到了周天子的册封承认。

可以说,晋国在某种程度上是被自己的玩儿崩了的,约束公族是没错,但放任卿族壮大,无异于换汤不换药,甚至结果更糟,晋国削了自家的公族,结果被外人给彻底取代。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烽火连天,晋国为何能称霸中原百余年?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因为晋国大并且位置好。地盘大向南扩张到了豫西山地、河南平原,向北扩张到了雁北,向西扩张到了陕北高原,向东扩张到了冀中平原。随着铁器普及,新开发的地区农业发展,土地土地产出多,人口也多。土地和人口是构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有强敌在外,才能时刻不放弃,不断的提高自己还有晋国之所以强大,还有临近狄人,武风

  • 秦朝为什么怎么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您的邀请,以史为镜,换个角度看历史。秦朝这么强大有三点原因。贤君,政策,人才。贤君:秦朝强大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强大的,大秦帝国的努力与前几任领导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先秦时期,秦穆公,秦惠王等领导人十分贤明,没有一个昏庸,平庸之人。为秦朝打下了厚厚的基础。政策:秦国商鞅变法给秦国的经济,实力等等带

  • 秦朝贡献最大的是哪个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如果说是秦国的历代君主(大部分不是王),那贡献最大的毫无疑问是启用了公孙鞅并推行了变法的秦孝公。商鞅变法与列国的变法最大的区别是颠覆性。它国变法都是改良,而商鞅是革命。“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等这些变法措施,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对颠覆了传统,商鞅变法主要包括

  •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嘴炮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输入全靠嘴,“装备”全凭吹,咱来聊聊一个靠嘴走天下、靠一张嘴走向人生巅峰的人物。前言他是个骗子这个人的日常业务就是骗人,自身条件足够,会说话、幽默,精通多种语言,这些能力是他骗子生涯的“辅助”。刚开始的时候,他就干点小活,在来往各地的船上进行诈骗,凭借一张嘴,游刃有余。但这对他来说都是小活,后来他推

  • 你心目中秦朝历代国君哪个最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曾经用自己的才情,为秦朝写过一首诗《古风秦王扫六合》。将秦始皇嬴政的威势、一扫六国、统一天下的历史,写进了这首诗中。然而,秦始皇之所以能够一扫六国统一天下,实际上是建立在他的祖先“襄公立国”、“穆公东扩”、“孝公变法”、“昭王争霸”的功绩之上的。

  •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哪些重要的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战役有鄢郢之战,桂陵之战,邯郸之战,秦灭齐之战,鄢陵之战,鸡父之战,城濮之战,肴之战,浊泽之战,函谷关之战,马陵之战,华阳之战等等。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西周

  • 春秋的历史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春秋中期,出现了

  • 说说春秋战国时期大事件吧。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春秋时期开始。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任管仲为相。齐桓公改革开始公元前684年齐鲁长勺之战。

  • 《春秋》的历史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本是当时各国史书的通称,《墨子·明鬼》下篇就曾提到“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春秋》是一部鲁国的编年史,书中按年代顺序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事件,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史事。

  • 春秋主要写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东周一开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在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