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的赵括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音hé)围住上党。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王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王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好呢?”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车,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更多文章
纸上谈兵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赵国时期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由于赵括缺乏实战经验纸上谈兵致使公元前261年战国后期秦赵空前大决战长平之战赵国45万军队被坑杀此一战基本上使赵国青壮男丁几乎全部被杀为三十多年后秦始皇灭赵打下了基础春秋时期:退避三舍--城濮之战(晋楚争霸)卧薪尝胆--勾践灭吴(吴越争霸)战国时期:纸上谈兵--长平
简要介绍桂林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著名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长平之战,前后耗时三年(近年来有一说为前期僵持对峙二年六个月,后期白热战六个月)。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据载秦军前后坑杀赵军四十万人,被后人认为是战国形势的转折点。此战后,山东诸侯国均不再有对抗秦军的实力。
纸上谈兵是出自历史事件的还是出自名言警句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这算是历史事件希望可以得到采纳!赵括从小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讲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抵得上他的。曾
与“纸上谈兵”有关的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人物:赵括,廉颇,白起,范雎,赵奢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范雎用反间计让赵王换走驻守长平的名将廉颇,用赵括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赵括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将白起大败,导致近40万赵军投降,最后被杀神白起全部坑杀。连横〖解释〗战国
想了解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图书名称:《战国七雄》中国大历史系列春秋末年,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战国早期,上述大国,除吴于公元前473年被越所灭,全都保存下来。秦国、燕国实力较弱,比较强大的是晋、齐、楚、越四国。其中晋国经过六卿之间的兼并,公元前453年,形成赵、魏、
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哪个是战国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1.田氏代齐,指中国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的事件。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绝祀,姜姓齐国完全为田氏齐国取代。2.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三家分晋分的事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
春秋时期的大战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时期,诸侯群雄纷争,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其中,史载较为著名的战争有葛之战、鞍之战、长勺之战、泓水之战、城濮之战。(一)葛之战。葛之战,是春秋初期的公元前707年郑国在葛大败周室联军的一次反击作战。东周初期,诸侯国崛起,不听从周天子之命。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周桓王即位。周桓王对郑庄
纸上谈兵涉及的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近义词:华而不实【拼音】zhǐshàngtánbīng【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
纸上谈兵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赵括.典故: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
退避三舍纸上谈兵老马识途百发百中唇亡齿寒卧薪尝胆朝秦暮楚三令五申一鼓作气完璧归赵哪是春秋哪是战国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纸上谈兵:战国时期老马识途:春秋时期百发百中:战国时期唇亡齿寒:春秋时期卧薪尝胆:春秋时期朝秦暮楚:战国时期三令五申:春秋时期一鼓作气:春秋时期完璧归赵:战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