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时期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由于赵括缺乏实战经验纸上谈兵致使公元前261年战国后期秦赵空前大决战长平之战赵国45万军队被坑杀此一战基本上使赵国青壮男丁几乎全部被杀为三十多年后秦始皇灭赵打下了基础
退避三舍破釜沉舟吴下阿蒙约法三章卧薪尝胆纸上谈兵项庄舞剑一时瑜亮四面楚歌巧借东风。是哪个时期的事情
春秋时期:退避三舍--城濮之战(晋楚争霸)卧薪尝胆--勾践灭吴(吴越争霸)战国时期:纸上谈兵--长平之战(秦赵争霸)秦末时期:破釜沉舟--巨鹿之战(楚汉争霸)约法三章--刘邦入城(楚汉争霸)项庄舞剑--鸿门宴(楚汉争霸)四面楚歌--垓下之战(楚汉争霸)三国时期:吴下阿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和成语“刮目相看”的故事同出一处)一时瑜亮--形容两个极富才华之人不相上下(凌霄之羽,一时瑜亮)巧借东风--赤壁之战
"纸上谈兵"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赵括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也叫马服子,其父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年幼时在其父赵奢的影响下熟读兵书、能言善辩,却无实战经验。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上任后便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引兵出击,被秦军包围。期间曾组织多次突围,但均不成功。在被围46天后,赵括在突围时被秦军射杀,40余万赵兵只得投降,后被秦将白起全部坑杀。此役为著名的长平之战。赵括因战败而断送40余万将士性命和赵国前途而成为千古笑柄,其事迹成为成语“纸上谈兵”。史上另一位赵括:出现在春秋时代“下宫之难”中,是赵朔的弟弟。在这次赵氏家族的劫难中被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