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有谁知道秦朝大将白起的功与过是怎么回事?

有谁知道秦朝大将白起的功与过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683 更新时间:2024/1/17 16:48:26

谢邀

白起,又名公孙起,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

一,要说白起的功,我认为:他在征战六国,秦国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功不可没。

白起是战国时期唯一的胜将军,任秦国将领30年,主帅70战,攻城70余座,无一败绩。公元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后,主帅的第一场攻魏战斗,就一举夺取了61座魏城,为秦的东出崤函奠定了基础;公元前291年,攻下垣城;公元前286年,攻打赵国,夺取光狼城;公元前265年攻陷韩国五城等等,可以说白起是横扫六国所披靡,为后世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要说白起的过,我认为,他杀人太多,泯灭了人性

白起算得上历史最大的杀人魔。公元前274年,白起率军攻打赵、魏联军,斩首13万;公元前265年,白起攻打韩国斩首5万。公元前261年,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坑杀俘获赵军40万人,还有在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共计82万。据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不足两百万人,白起就占了接近二分之一。战场战死是一回事,打仗就会死人。但是,当时赵国战败后,40万将士已经投降,白起却找借口,几乎全部把他们坑杀,这是一种泯灭人性的行为,说白起是最大的杀人魔王一点也不过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秦朝常年战争,应该名将很多,除了白起还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他的名字叫做王翦,他是秦朝著名的将领,位于四大名将之列,他曾经帮助秦始皇平定了六国,而且,他们父子俩均是当时的名将。丝毫不惧八方之力。王健深通兵法而且战功卓越,就连心高气傲的秦始皇都只能称他为老师,虽然王翦有着很高的政治才能,但是却一点都不骄傲,而且并不居功,懂得急流勇退,最终才得以善终。王翦虽然死

  • 春秋战国时期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 春秋时期的历史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

  • 还有那些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以及主要相关人物。不要那些零散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说,南方的土山上有一种鸟,三年不鸣不飞,但一飞便可冲天,一鸣便能惊人。后世遂用“一鸣惊人、一鸣、一飞鸣、冲天翼、三年翼”等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成语“一鸣惊人”故事中的楚庄王,为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贤君,前613年前59

  • 讲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和成语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

  • 春秋战国时期小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

  • 春秋战国时期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封建制度先后在各个国家确立起来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新兴地主阶级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而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同时也有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当时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各个政治集团的争夺,就属于地主阶级内部矛盾性质。面对当时的社会动乱,

  •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楼主可以看下电视剧《大秦帝国》,里面有很多。另外有“鸡鸣狗盗”将相和、退避三舍、问鼎中原、围魏救赵、卧薪尝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优孟衣冠、三家分晋、西门豹之水、朝秦暮楚、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纸上谈兵”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

  • 春秋时期的战国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

  • 《春秋》是哪国的国史官的哪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春秋》,是鲁国的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鲁国《春秋》,又称《麟经》(《麟史》)。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